​​

人类应该怎样和野生动物相处(如何与野生动物正确相处)(1)

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

对于很多野生动物来说,人类接近它们可能会造成致命后果。每隔几年,黄石国家公园就会出现距离野牛(bison)太近的粗心游客上演侥幸逃生的故事。2015年,加利福尼亚州,一名男子尝试与响尾蛇(rattlesnake)自拍时被咬伤(他得以幸存)。还有人在与熊自拍时被袭击。在野生动物周围时需要谨慎一些。仔细阅读所在地的警告标志,认真对待上面的指示,不要小看任何熟悉的物种。


不要投喂野生动物

切勿触摸或喂食野生生物,即使它们乞求也不能投喂。人类的食物可能导致它们的健康问题,而过于适应人类和人类食物的捕食者往往会因此遭殃。“亲密接触”野生动物不仅很可能会在互动时被传播病毒,而且也会干扰影响野生动物的习性。投喂行为会因为食物来源过度单一化而让野生动物营养失衡、健康状况下降,过度依赖人为饲养,导致它们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需要特别注意那些以野生动物为噱头的旅行团。一些打着“野外摄影之旅”旗号的旅行团,会用危险且不道德的方式迫使野生生物接近游客,例如用活的或假的老鼠吸引猫头鹰。问题是,这些动物会逐渐习惯于不劳而获,持续等候在喂食地点,失去捕猎能力,有些还会在试图接近人类时发生被汽车撞到等事故。


停止对照片进行地理标记并清除照片上的GPS数据

您发表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可能会使一头犀牛或者大象被盗猎者杀死。每次拍摄照片时,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都会自动为该图像记录元数据:日期、时间、GPS位置等。在网上看到这张照片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取该信息,这意味着偷猎者可能距离猎物只有几步之遥。科学家们正在解决这类问题。爬虫学家总是会非常小心地清除原始地理数据,以免非法爬行动物收藏者发现并捕获这些动物。随着学术界越来越朝着开放出版的方向发展,生态学家要努力判断有多少稀有物种的位置信息可以被分享。他们还必须保护自己的数据库——在印度,偷猎者试图利用戴项圈的老虎的GPS信息入侵数据库。

发现野生动物交易,可以这么做

如果经营者没有陆生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 、检疫证等合法证件,可判断为非法交易,可举报。2020年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公告,社会各界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可通过 12315 热线或平台举报。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同时,该法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该法规定,违反上述条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类应该怎样和野生动物相处(如何与野生动物正确相处)(2)


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

市场上出售的很多野生动物有非法捕杀、繁育、非法经营以及未经检疫等问题。作为消费者,要充分认识滥食野生动物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风险极高。如果不小心误食,我们建议您拨打当地市民热线咨询并确认是否存在健康风险,以及是否应举报售卖商家。

结语:

病毒在自然界是长期存在的,与自然宿主形成了稳定共存的关系,比如蝙蝠身上携带的冠状病毒。只有当人类主动打破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天然界限,通过非自然的方式接触或食用野生动物,病毒才有可能通过中间宿主发生变异,引发对人类具有感染及传播能力的传染病。妖魔化蝙蝠等物种极为不妥,它不会主动寻找人类的麻烦,传染人类什么疾病,需要反省的是人类自己。

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在当下,我们可以首先做到:不食用、不买卖、不猎杀、不圈养、不投喂,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