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史家之韵”原创,首发企鹅;欢迎关注——史家之韵。


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戏曲是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戏曲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目前我们传承下来的主要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

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1)

而在山西省大同市及附近,却活跃着四大类地方戏曲小语种,分别是:北路梆子、耍孩儿、二人台、罗罗腔。而且这四类戏曲小语种均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类地方小戏曲。

北路梆子《打金枝》剧照

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北路梆子的传统剧目主要有《打金枝》、《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王宝钏》、《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 等两百多个。

二、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流传于山西北部大同、怀仁、山阴、应县一带的地方小剧种。耍孩儿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其表演特色是歌舞并重,舞蹈性强,为其它剧种少见。打击乐热闹火爆尤为一绝,正、反板胡同奏为其特色。而应县耍孩儿更比较活跃,其在民间长期的演出中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2)

耍孩儿《扇坟》剧照

耍孩儿的传统剧目约40余个。代表剧目有《狮子洞》、《金木鱼》、《绣鞋记》、《七人贤》、《对联珠》、《打佛堂》、《千里送京娘》、《扇坟》等。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三、二人台,又称“二人班”,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而得名“二人台”。从清代末年起源于山西,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在国内颇有影响。二人台音乐高亢粗犷,旋律跌宕起伏,音调朴实、自然、活波动听,乡土气息浓郁,很受人们群众欢迎。

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3)

二人台剧照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代表曲目有:《走西口》、《打金钱》、《卖碗》、《拉毛驴》、《挂红灯》、《闹元宵》、《水淹金山寺》等。

四、罗罗腔,流行于大同地区及河北部分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目前是流行于大同市灵丘县及河北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

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活跃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四类地方小戏曲简介)(4)

罗罗腔《小二姐作梦》剧照

罗罗腔的传统代表剧目有:《小二姐做梦》、《锦缎记》、《读绒花》、《龙宝寺》、《描金柜》等四十多个剧目。

读到这里,您是不是也对这几类戏曲小语种感兴趣了呢?我们中华有许多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挖掘、去传承、去发展,我们去宣传、去观看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大的保护。


史家之韵——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