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肌梗死康复治疗的特征,国际上将心肌梗死康复治疗分为三期。
I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
发达国家此期已经缩短到3—7天。指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治疗目标: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可以按正常节奏连续行走100—200米或上下1—2层楼而无症状和体征。能够适应家庭生活,能够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在心理上适用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治疗周期:一般为7天,急性心肌梗死可以适当延长至14天。
治疗方案:以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为原则,生命体征一旦稳定,无并发症时即可开始。
1.床上运动:运动一般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包括呼吸训练。肢体活动一般从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从不抗地心引力的活动开始,强调活动时呼吸自然、平稳,没有任何憋气和用力现象。然后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由医护监护下可以逐步开始较低水平抗阻活动。吃饭、洗脸、刷牙、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可以早起进行。
2.呼吸训练:呼吸训练主要是腹式呼吸。
3.坐位训练:坐位是重要的康复起始点,应该从第一天就开始。开始坐时可以有依托。在依托使用之后,患者可以逐步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4.步行训练: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先克服体位性低血压。在站立无问题之后,开始在床边步行。
5.大便:患者务必保持大便通畅。
6.上楼:上下楼的活动是保证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
7.心理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康复方案。
II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5—6周。
设立II期康复是基于心肌梗死瘢痕形成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而在这之前患者的病情仍然具有恶化的可能,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的危险性较大。因此患者在此期主要是要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逐步适用家庭活动,等待病情完全稳定。
治疗方法包括: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气功、家庭卫生、厨房活动、园艺活动或在附近区域购物、作业治疗。
活动强度:为40—50%最大心率。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分用力,活动时不能有气喘和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心脏平面的负重活动均为高强度运动,应该避免或减少。
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任何不适均应暂停运动,及时就诊。
III期: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或II期过程结束的心肌梗死患者。
包括外周效应康复、中心效应康复和危险因素控制。
(一)外周效应是指心脏外的组织和器官发生的适应性改变,是公认的心肌梗死康复治疗机制,包括:
1.肌肉适应性改善:长期运动训练后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和数量增加,运动时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和口径增加,肌肉运动时血液—细胞气体交换的面积和效率增加;
2.运动肌氧利用能力和代谢能力改善:肌细胞线粒体数量、质量和氧化酶活性提高,骨骼肌氧利用率增强;
3.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降低;
4.最大运动能力提高。
(二)中心效应包括:心脏侧支循环形成,冠状动脉供血量增加。
(三)危险因素控制包括:
1.改善脂质代谢异常;
2.改善高血糖和糖耐量异常;
3.控制高血压;
4.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5.戒烟。
(四)全面康复方案包括:有氧训练、循环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医疗体操、作业训练、放松性训练、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