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川崎病这个名字,是不是你也感觉非常陌生?但是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不少家长在群里讨论说自己孩子得了川崎病,发病急,高烧不断舌头发红,后来确诊为川崎病。所以,川崎病是个什么病呢?川崎病――怪异的病名,不怪异的疾 (下)。

在临床上,医生碰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5天的宝宝,医生会向家长提到“需要除外川崎病”。家长都会一头雾水“川崎病?,从没有听说过,很严重吗?”“为什么需要做这么多检查?”“为什么需要特殊治疗?”“是不是对宝宝以后影响很大,怎么办?”川崎病虽然是少见病,但随着医生对该病的逐渐认识及重视,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在逐渐增加。

川崎病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川崎病?

1967年日本儿科医生TomisakuKawasaki(川崎富作)首次详尽报道了一种幼儿急性发热、皮疹性疾病,这一疾病以此命名为川崎病(Kawasakidisease),亦称之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川崎病怪异的病名)(1)

2、川崎病常见病吗?

川崎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但是它和过敏性紫癜同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及医生的重视。

大约85%的患川崎病的儿童年龄小于5岁,在新生儿和青少年中很少见,男性比女性更为常见(比例为5:1)。四季皆有发病,冬末和春天的病例数会升高。

川崎病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川崎病怪异的病名)(2)

3、什么可引起川崎病的发生?

川崎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

许多理论将该病与细菌,病毒(如链球菌、EB病毒、支原体等)或其他环境因素联系起来,某些基因可能会增加孩子对川崎病的易感性。所以遗传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4、川崎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川崎病的病变为血管炎性变,由于血管遍布全身各器官系统,所以川崎病有多器官系统的表现:

※不明原因持续性发热5天以上,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双侧结膜充血(眼球发红);

※红色皮疹;

※发病初期手、脚硬肿,手心和脚心发红,到了肿消疹退时,足、手,尤其接近指(趾)甲皮肤会有片状脱皮;

※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发红,唇发红及干裂,杨梅样舌;

※颈部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川崎病怪异的病名)(3)

5、川崎病的其它具有特征性表现?

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

6、为什么要重视川崎病?

川崎病对孩子的危害并不在于发烧、出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症状,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大多发生于发病后2~3周,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心脏需要健康的冠状动脉不断地提供氧气和营养。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当这种血管炎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造成冠脉异常扩大(扩张)或凸起(动脉瘤),动脉瘤增加血栓形成和阻塞动脉的风险,从而引致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很多国外的报道提示,青壮年期的冠心病发生者与儿童期的“错过”川崎病导致冠状动脉动脉瘤有关。

因此,川崎病的首次治疗一定要彻底,不要以为孩子退烧了就没事了,尤其要注意心脏、肝脏的保护,密切关注孩子的心脏变化以及血小板等生化指标。

川崎病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川崎病怪异的病名)(4)

7、川崎病为什么会发生冠状动脉瘤?

川崎病时血管发生炎症,可能会造成血管壁变薄,血液流过变薄的血管壁,在压力的作用下,像吹气球一样,变薄的地方会鼓出一个小包,这个鼓出的小包,就叫冠状动脉瘤。

8、哪些宝宝得了川崎病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瘤?

对于具备以下特点的孩子,有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可能:

(1)男孩;

(2)小于6个月或大于3岁;

(3)发热持续2周以上或再次发热;

(4)心脏扩大,有心律失常;

(5)复发川崎病;

(6)白细胞、血小板、血沉升高明显或持续不下降。

川崎病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川崎病怪异的病名)(5)

9、川崎病持续时间?

川崎病持续数周,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急性期—发病初的2周,主要表现为高热和其他症状,可发生严重心脏损害;

亚急性期—发病3~4周,患儿的发烧,皮疹和肿大的淋巴结消失,但仍然有食欲不振,眼睛发红,可能会在手指和脚趾上发生皮肤剥离。重症病例仍可持续发热,发生冠状动脉瘤,可导致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

恢复期—发病6~8周,所有的异常化验指标恢复到正常,如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即逐渐恢复;如有冠状动脉瘤则仍可持续发展,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脏病。少数严重冠状动脉瘤患者进入慢性期,可迁延数年,遗留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