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炫宇,这几天火了

2020年在衡水中学试验学校参加高考被北京大学录取!

2021年在湛江北大附属试验学校参加高考被北京大学录取!

2022年在广东化州青鸟试验学校参加高考被北京大学录取!

因为优异的成绩,地方政府三年累计奖励其200余万元现金!!!!!

北京大学录取,200余万元现金,任何一个字眼都在挑战着普通学子的心。

高考状元现在如何了(三年200万三上北大而不入)(1)

随着高考陆续放榜,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学校因为这些学子考上顶尖学府而欢呼,地方政府因为有学生被顶尖学府录取而骄傲,这些本都无可厚非,而全同学能三次考的高分被北大录取也是人家靠实力在说话,但是真是这样么?

民办掐尖教育是中国各地学校一直被诟病的一种教育模式,每年升学考试后,各学校尖子生都会被民办高中以各种优厚条件录取到自己的学校,这样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聚集到这所学校的很多都是学霸级的人物,三年后的升学考试成绩可想而知,学生考到名校,学校获得名校收益后能够抢到更多的优质生源,教育名师也会因为收入和名利到这些学校聚集。中国家长的内卷举世闻名,花再多的钱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挤进这些学校,这也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行“民转公”的根本原因所在,教育的不公就是最大的不公,因为这会彻底堵塞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因为这会让以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形式转变为一家独大!

国家对此已经开始警醒,教育部门以“违背教育规律,扰乱教育秩序”为由禁止过度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各省高考前50的考生的成绩也进行了屏蔽,但考上清华和北大学子的数量,仿佛也成了各地政府的一项教育GDP,也不吝花大价对这些考生进行奖励,回归到本文主角全炫宇同学身上,据网传:他每考上一次北大,就能收获一笔数额不菲的奖金,三年下来各种收入零零总总已经超过200万元。书中自有黄金屋,各地政府和全体同学算是把这句老话诠释到极致了。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3年200万,平均下来,每年就是66.66万元,这还是税后年薪,按照当前的税制,税前就是百万年薪,即使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刚毕业出来也拿不到年薪百万的工作吧,关键高考生每年还有长达三四个月的寒暑假,没有KPI、更没有996!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不服都不行!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连续三年被北大录取不去,北大还录取呢?

记者采访了北大宣传部,接电人员告诉记者:不管高考大省还是其他省份,录取名额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真是职业考生的情况,我们一般不太可能再给他发录取通知书。他同时表示、连续两年、三年被录取又放弃的风险比较大,对自身考研、就业也不利,另外考生前两年是不是确实拿到北大录取资格,也需要进一步查证,达到录取分数线和拿到录取资格也是有区别的。(附2020年8月18日湛江日报喜报)

高考状元现在如何了(三年200万三上北大而不入)(2)

2020年8月18日湛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截图

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全同学是否拿到北大录取通知,而北大的调查是否会向公众公布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作为中国顶尖学府的北京大学,实事求是应该是办学的底线,如果这样利用规则的漏洞大肆获利的考生屡屡都能被北大选拔,这对北大来说则是莫大的讽刺,毕竟,这几年北大的风评并不是那么的好,毕业生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并留在国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每一个考生的背后都是国家基础教育大量投入的产物,教育的本身也是为了提高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但是如果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高考状元现在如何了(三年200万三上北大而不入)(3)

2020年8月18日湛江日报公众号喜报截图

还有的就是,这些学霸的私人信息是怎么透露出去的?

为什么我们各省高考分数出来后,第一时间北大清华这些招生组就能第一时间获取学生家长的手机,今年襄阳状元郎自己都还没查成绩,半夜三点清华的招生电话就能打到学生家长手机上的新闻孩子互联网上报道。学生在还没有填报志愿前,这些私人信息都在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手里,他们有什么权利提前将考生的信息泄露给学校的招生办?这同样需要我们的教育机构去反思,把学生的报考权利放在学生自己手里去选择,学校能做的是按照学生的报考意愿去录取,学校可以做的是因材施教,学校可以做的是按照校训培养“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学子!

事情在网络上发酵后,化州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做出反馈:已经了解到网传的有关情况,相关部门也已经成立了工作组并紧急开展调查工作。广东教育考试院也回应:依照文件规定,往届生具有该省高中阶段学校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可以参加高考。据此,全炫宇同学符合现有的高考报名条件。但是规则正确,并不代表不需要对这种行为进行调查,全炫宇同学的行为纵然并不违规,但是对教育风气的破坏确是有目共睹的!

全炫宇有错么?他本身并没有错,所有的行为都是在现行的规则之类,错的是现行的唯分数论唯状元论的畸形的教育观,错的是我们的教育机构利用规则行教育最大不公之事实,错的更是我们对于“品格” 的要求,否则,也不会有民众对于清华北大的诟病,正所谓“爱之深则恨之切”,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经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开学演讲上强调:

大学是国家的大学,不能脱离她所在的土壤。人生的追求只有同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

我们在想想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为什么没有清北,因为清北也是他们的优质生源基地!

成语“屡战屡败”说的是多次打败仗都不放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为了胜利而战斗至死!高考,在中国一直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比喻,有的人在为能上本科线而奋斗,而有的人却能三上北大而不入,也能堪称是一个奇迹,按照网传辟谣,其不上北大仅仅是因为想上清华经管,那按照全同学这种百战不饶的性格,大概率现在已经又被哪个民办学校抢去复读准备备战2023年的高考了!北大是否会给全同学发放2022年的录取通知书,全同学是否还会继续回去复读要上清华,随着调查的深入,已经不是我们这些学渣所能关心的了!

我们需要关注和反思的是,全炫宇的炫,到底羞辱了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