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理论与人生之谜人生神秘莫测,深奥难解,古今中外人所共知,名之曰“谜”对于此谜之复杂,史铁生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体验在《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这篇他自己说不像小说的小说中,他总结了此谜的三个特点:1、谜面一出,谜底即现2、己猜不破,无人可为其破3、一俟猜破,必恍然知其未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史铁生对我们的启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史铁生对我们的启示(史铁生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人生之谜为什么永远猜不破)

史铁生对我们的启示

现代科学理论与人生之谜

人生神秘莫测,深奥难解,古今中外人所共知,名之曰“谜”。对于此谜之复杂,史铁生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体验。在《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这篇他自己说不像小说的小说中,他总结了此谜的三个特点:1、谜面一出,谜底即现。2、己猜不破,无人可为其破。3、一俟猜破,必恍然知其未破。

为什么此谜如此难猜,而且永远猜不破呢?史铁生借用现代科学理论对此作了解释:

Y= 50亿个人= 50亿个位置

Y= 50亿个人= 50亿条命定之路

Y= 50亿个人= 50亿种观察系统或角度

“测不准原理”的意思是:实际上同时具有精确位置和精确速度的概念在自然界是没有意义的。人们说一辆汽车的位置和速度容易同时测出,是因为对于通常客体,这一原理所指的测不准性太小而观察不到。

“并协原理”的意思是:光和电子的性状有时类似波,有时类似粒子,这取决于观察手段。也就是说它们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能同时观察波和粒子两方面。可是从各种观察取得的证据不能纳入单一图景,只能认为是互相补充构成现象的总体。

“嵌入观点”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是嵌入在我们所描述的自然之中的。说世界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孤立地存在着这一观点,已不再真实了。在某种奇特的意义上,宇宙本是一个观察者参与着的宇宙。

现代西方宇宙学的“人择原理”,和古代东方神秘主义的“万象唯识”,好象是在说着同一件事:客体并不是由主体生成的,但客体也并不是脱离主体而孤立存在的。

那么人呢?那么人呢?他既有一个粒子样的位置,又有一条波样的命定之路,他又是他自己的观察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猜破那个谜语至少是很困难的。(《史铁生作品集》第二卷第333—334页)

史铁生借用现代科学总结了人生之谜难猜的三个原因:

1、“每个人都有一个粒子样的位置”,这一位置如空中微尘,随时都在飞舞,旋转,变化;2、每个人“又有一条波样的命定之路”,这条路要受无限多的因素制约,路与路绝对不会互相重合;3、“他又是自己的观察者”,自己观察自己难免要受自我视角的限制,即“当局者迷”。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猜破每个人的人生之谜,当然十分困难,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样的解释未免抽象了点。不要紧,同一问题,史铁生在其他地方作过更为详尽、更为生动具体的解释。

在《小说三篇·脚本构思》中,史铁生从“静态”(即事物构成)角度解释了“人生之谜”为什么复杂。

他举例说,如果一个角色是一个谜(A),那么两个角色发生联系就不止是两个谜(A、B),而是三个谜(A、B、AB)了。三个角色呢?不是四个而是七个谜(A、B、C、AB、BC、CA、ABC)。那么一万个角色呢?五十亿个角色呢?

事实上,这种使一个谜增殖为若干个谜的方法,也就是使若干个谜变成无限个谜的方法。如果每一个角色身上都带了所有角色的信息,也就是说每一个角色都是由所有的角色造就的,那么每一个谜底不仅要引出若干个谜面,而且会引出无限个谜面。因为,要想猜破任何一个谜,都必须猜破所有的谜,而要想猜破所有的谜,都必须猜破这一个谜,这一个谜中有所有的谜,所有的谜中都有这一个谜,所有的谜面都是谜底,所有的谜底都是谜面。

——这里所说的“一个谜”与“所有谜”的关系,其实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个体寓于整体之中,包含着整体的特性。在整体中,没有哪一部分更为基本,因为每一部分的性质都取决于其他部分的性质,每一部分都包含了其他部分。所以,猜不破一个,也就猜不破所有;反之,猜不破所有,也就猜不破一个。正如人身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蕴藏着整体的遗传密码即生命信息。破译了其中的一个,就等于破译了全体;反过来,不了解全体,也就不了解这一个。

在《散文三篇·姻缘》中,史铁生又从“动态”(运动、变化)的角度悟到了人生命运的神秘。

他从一次具体的生活经历说起:某一日电梯载我升上十几层高楼,临窗俯看,如蚁的人群一如既往地埋头奔走,动机莫测出没无常;熙来攘往擦肩而过,就像互相绕开一棵树或一面墙;忽而也见两三位远远地扑来一处交头接耳,之后又分散融入人流再难辨认;一串汽车首尾相接飞驰向东,当中一辆不知瞬间受了什么引诱,减速出列掉头改道又急驰向西了;飘飘扬扬的一缕红裙,飘飘扬扬地分外醒目,但倏地永远不见了,于原来的地位上顶替以一位老人;老人缓缓地走,推的是一辆婴儿车,车厢里的小孩儿顾自酣甜地睡着------我想,这老人这小孩儿恰是人间亿万命途的象征,来路和去向仍是一贯地神秘。

此情此景,使史铁生联想到了科学。他说,居高而望这宏大的人间,很可能正像量子力学家们对微观世界的测验和观察吧。在量子力学中,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指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精确测定的,量子力学定律不描述粒子轨道的细节,它只能给出可能发生的事件及其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相对几率 。后来,物理学家把一切物质都看作具有波粒二象性。

史铁生认为人也是这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你每一瞬间都处于一个位置,都是一个粒子,但你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你的历史正是一条不间断的波,因而你在任何瞬间在任何位置,都一样是命途难测。物理学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同时存在着的无穷大的场构成,那么人间社会料必也是如此;在几十亿条命运轨道无穷多的交织组合之间,一个人的命运真可谓朝不虑夕了。你能知道你现在正走向什么,你能知道什么命运正向你走来吗?

说得好!物质世界是由同时存在着的无穷大的场构成,人间社会同样也是由无数场(或网)构成。在这种“场”里,纵纵横横密密麻麻交织着无限多的脉络或线索,其间相互纠缠相互影响,盘根错节,瞬息万变,人的命运就受这“场”中无限因素所支配,每个人的人生就在这“场”中演绎完成。没有人能勘破这“场”的无限复杂,因而也就永远猜不破人生之谜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