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儒家、阴阳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鸣,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儒家:

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评价:

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2)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

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

老子

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3)

●法家:

韩非

思想主张:

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儒结合,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

墨子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