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全文内容广博,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读这本书可以掌握不少成语典故,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各方面的内容。


刻舟求剑,故而不通。——《幼学琼林·器用》

【注释】

刻:雕刻、刀刻

固:顽固、固执

通:变通

【译文】

在小船上刻记号来寻找宝剑,真是固执、不知变通。

【道理】

做事时要考虑实际情况,灵活改变办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吧。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他特别爱好剑术,一把宝剑是随身佩戴,有事儿没事儿就要拿出来仔细赏玩。

有一天,他坐着一条小船过江。船上的人们都在向远处眺望欣赏美景,只有这个楚国人两眼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宝剑,口中还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剑真是一把好剑,真是好剑。”

船行至江心,忽然一阵风吹过,他一下子没站稳,只听“扑通”一声。他的宝剑就滑到水里去了。“我的剑!”楚国人马上发出一声惊呼,船上其他人听到了,都朝着他这边看了过来。

“你的宝剑掉下去了,快下水咯。”

“对对对,现在还来得及呢,你会游泳不?快点儿去呀”

大家都是热心肠,可是这个楚国人就愣愣的呆在那儿,一点儿着急的样子都没有,看着大家都催自己赶快跳水去找剑。他笑着摇摇头说:“哎,你们不要这么慌张好不好啊?我呀,已经想好办法啦!”

说着他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边上划了几下,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记号。船上的人都不明白他想怎么办,但是看着他一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的样子啊,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小声的惋惜道,“这怕是找不回来了吧,可惜了可惜了。”小船继续行驶。过了好久,终于到了对岸,船平稳了,船上的人纷纷站起身准备下船。没想到,这时候这位楚国人却脱下了外衣,从船边刻记号的那个地方跳入了水中。

大家见状一脸惊讶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这楚国人在搞什么名堂?过了老半天,这个楚国人才从水里浮了上来。只见他盯着船边的记号,皱着眉头说道:“哎,我的宝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呀,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在这水底下捞来捞去?就是找不着!”

路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一个人问这个楚国人:“你为什么觉得从这个记号的位置跳下去,就能找着你的剑呢?”楚国人理直气壮的回道:“大家不都是这么找东西的吗?我还见过有砍柴的樵夫在山上留个记号,就能轻松找回他的斧头呢!”

“哎!山不会动,斧头也不会跑,所以樵夫才能跟着他的记忆号找呀!可是我们的船在前进,剑却不会跟着走,你怎么可能跟着记号找到剑呢?”船上的众人笑得更大声了。

这个楚国人知道东西丢了可以留个记号,跟着记号找东西。可是,他就知道这么一个方法,遇到了问题也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听别人劝,不懂得变通,所以他不仅没有找回宝剑,还闹了个大笑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时要考虑实际情况,灵活改变办法。不要像这个楚国人一样刻舟求剑,故而不通。


亲子共学,一学就会的国学经典积累。

全方位提高孩子的语言基础、文化素养、思维能力。

国学经典金句100句(一日一句国学课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