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河南分社8月14日电 二师附小二九班“感恩父母,护蛋行动”,争做智少年实践活动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1)

2018年暑期,二师附小2016级九班的同学,在班主任张舒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开封圣玛医院进行了“感恩父母,护蛋行动”的暑假实践活动。当天参与成员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红领巾,带着自己特殊的宝宝——“一枚鸡蛋”,进行了特殊的护蛋之旅。

同学们携带着自己的“蛋宝宝”参与了整个活动。首先通过郭杰老师讲解《生命的孕育》,了解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细胞逐渐长大成为现在的样子,同时也明白了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接下来两名医护人员讲解如何给宝宝穿衣服,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给宝宝穿衣服,发现了照顾宝宝的辛苦。随后同学们又参观了婴儿游泳洗澡,并且学习了如何给新生宝宝包抱被,如何抱新生儿宝宝。最后大家参观四维彩超室,胎心音室。整个过程中每位同学都把自己的“蛋宝宝”照顾的很好,没有一个人让自己的“蛋宝宝”受到伤害。

这次活动让孩子体会了父母的不易。用实际行动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责任。让她们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同时也提醒家长应该用行动去影响孩子,去教育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对生命的珍惜是体验到的,而不是通过说教认识到的,孩子们的深刻体会,家长们感动和赞扬,都证明了这次“护蛋行动”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

通过一天的切身体验,孩子们体验到,保护一天的蛋宝宝都需要花费那么多的心血,父母养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不知道要多多少倍,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更加珍惜生命。也懂得了做事要细心、有耐心、有毅力才能取得成功,通过反复的感受、体验、理解、领悟,感情上得到了升华,对爱与被爱的感受,对爱的领悟,对生命的珍惜,都深深地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二师附小二三班“探索刘青霞故居,感受爱国情怀”STEM 深度混合式学习课程

迎着8月似火的骄阳,二师附小二三班进行了“Stem 混合式深度学习”课程的研究活动。在确定“探索刘青霞故居,感受爱国情怀”主题研究项目后,分别从深度探究活动的六大环节着手: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协作探究、创作作品、评价修改。通过对这次活动的组织策划及实施,不仅使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得到提到,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合作创新能力,同学们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但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更是被刘青霞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2)

课程首先从明确问题和设计方案开始,在明确了研究主题和方向后,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方案的设计,根据讨论结果再进行具体的研究整合之后,整个探索刘青霞故居课程便成了语文、数学、美术、历史,四门学科的融合体。语文方面感受体会刘青霞的爱国情怀,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个人爱国情怀的重要性;数学方面寻找刘青霞故居的建筑结构里所体现的数学知识,例如对称、角度、比例等等;美术方面进行刘青霞肖像画的创作;历史方面了解刘青霞的生平事迹。在确立了具体的方案之后同学们就开始了实地考察前的资料搜集,他们或查阅书籍或借助网络去了解刘青霞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主要事迹。

资料搜集完成后同学们进行了以实地考察为主要形式的协作探究学习,来到了刘青霞故居进行参观考察。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完讲解员的解说后,跃跃欲试当起了“小小解说员”把自己了解到有关刘青霞女士的事迹分享给了大家,赢得了阵阵掌声。协作探究过后,同学们开始进行作品的创作,通过写感悟、创作刘青霞肖像画和制作刘青霞故居宣传海报的形式展示此次课程的学习成果。

同学们在创作完自己满意的作品后,课程也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评价反思,反思此次混合式深度学习课程成功的原因以及不足之处。同学们在热烈的讨论与反思之后纷纷表示,这次课程不仅让他们知道如何组织和策划一次活动,而且在合作中深刻意识到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二师附小五九班“义卖献爱心,夏日送清凉”暑假实践活动

炎炎夏日,一抹清凉。近日,二师附小五九班组织开展“义卖献爱心,夏日送清凉”暑假实践活动。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3)

下午5点钟,同学们准时在万博广场集合。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同学们分组进行义卖,你看大家争先恐后,分别寻找合适的人进行义卖。“姐姐,买个娃娃吧,您看它多可爱!”“阿姨,买个大娃娃吧,买大的送您个小的。”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己手中的娃娃,不一会就销售一空,竟然筹到了219元,大家都乐开了花!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4)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5)

活动第二部分石老师组织大家购买矿泉水送给在炎炎夏日工作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和交警叔叔。一句问候,一瓶清水,似清泉流进心田,清凉了夏日,温暖了人的心窝!看到他门开心的笑容,同学们都似乎忘记了炎热。

这次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到父母挣钱的不易,同时也让大家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奉献。

涵养文化自信 情怀“壹脉”相承

二师附小西校区1712班走进开封壹脉非遗文化馆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6)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7)

壹脉文化非遗馆坐落在美丽的河南开封建业七盛角,被人们称作“非遗传承人的家”。这里有碧波荡漾的码头,有大宋城秀美的亭台楼阁。

二师附小西校区1712班学生在班主任李雅妮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壹脉非遗文化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近距离感受家乡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艺术,涵养文化自信。

步入非遗馆,同学们像是进入到一个文化大观园。这里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木版年画,有各种呆萌可爱的泥咕咕,有“活”了一万多年的人文活化石泥泥狗,有用新颖的表现方式创作出的剪纸作品,有用大美汴绣一针一针绣出的《清明上河图》,有琳琅满目的河南民俗小玩意儿,还有精雕细琢的玉石雕刻,静静地躺在那里,好像在讲述不灭的匠人精神。

同学们在馆内解说员姐姐的带领下,睁大好奇的眼睛,辗转于各展示区观看、体验、听讲解。大家不仅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更被传承人的匠心精神所折服……

此次暑假实践活动为同学们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延展课堂,在充分领略开封民间传统技艺魅力的同时,孩子们深深的感到:传统文化需要在我们的手中延续、传承。二师附小的美少年们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学习一项非遗技艺,走访一位非遗传承人,让非遗走进校园”等活动。在心中播下非遗的种子,让非遗的文脉传承!

二师附小西校区1717班开展环保暑假实践活动

“叔叔您好,我是二师附小一年级的学生,这是我们制作的环保手抄报,请您了解一下吧!”“阿姨,您好,我们正在开展防溺水安全调查,请您答一下这份问卷好么?”二师附小西校区1717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卞文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开封西湖银滩附近开展了以“环保、安全”为主题的暑假实践活动。

双河小学暑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师附小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侧记)(8)

活动中,银滩工作人员向学生们讲解了西湖景区的特色、规划以及西湖对整个开封市有益的生态作用,号召大家要爱护西湖的环境,文明游玩。工作人员还提醒学生要增强溺水安全防范意识,不在危险水域戏水、游泳。讲解结束之后,同学们有的手拿自制的环保或安全主题手抄报,向游客们宣传各自的理念;有的向游客分发安全调查问卷并耐心等待游客作答;还有的手拿垃圾袋在银滩附近捡拾垃圾。“同学们弯腰捡起的不是垃圾,而是有些人丢掉的文明!”一位游客说,他表示,听到同学们的宣传,看到同学们满头大汗的在太阳下面捡拾垃圾,感觉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一场洗礼。

班主任卞文静表示,与物质满足相比,现在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滋养,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学习安全知识,懂得保护自身安全;一方面把环保的理念根植于他们的心灵,从小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二师附小西校区1720班开展听“老饼”讲故事,做家乡“小主人”暑假实践活动

二师附小1720班四十余名师生来到了坐落于龙亭湖畔、紧邻八朝皇宫龙亭的开封文化客厅开展暑假实践活动,聆听开封胡同文化的名人――“老饼”讲述开封的故事。

于老师先后给同学们讲了胭脂河街、马道街、双龙巷、无梁庙等街名的由来和一些开封的传说故事。讲课期间,于老师还给大家展示了他多年研究开封,游览开封拍摄的大量的图片,清晰的图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同学们纷纷感叹道:“我们身边不起眼的街道竟然藏有这么多的古老故事。”

将近中午12点,于老师的讲课要结束了,家长同学们才恋恋不舍的和于老师分别 。

一上午的演讲,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开封的热爱和探索,让同学们从小了解并传承开封历史文化,提升同学们的自豪感。(付海涛 杨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