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教你快速看懂血常规报告)(1)

网友提问:8月龄孩子昨夜发烧,今下午最高体温39摄氏度,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带到医院检查了血常规,医生开了头孢、**口服液等药物,但我觉得可能不是细菌感染,不愿用抗生素......麻烦您看下报告单......

虾米妈咪:

总是有家长截图化验结果和药物给我看,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他们。我一直认为,家庭护理是需要家长掌握的,诊断治疗是需要医生把关的,医患关系被媒体渲染得过于恶劣,我实在不想在伤口上撒盐,但个别同行对疾病甚至化验结果的解读实在也令我无法淡定。

今天先与大家谈一谈怎样简单看血常规报告。

血常规的报告单上会有很多项目,但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家长们做深入研究的,以下几个基本项目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一下。

1、血红蛋白测定(HGB)——判断贫血的常用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快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教你快速看懂血常规报告)(2)

海拔每升高1000 米,HGB上升约4 %。感染疾病期间,HGB通常会有所降低,如果怀疑贫血可考虑在疾病痊愈后复查。

如果HGB确实明显低于参考值,医生会结合其他指标或检查,考虑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是何种类型的贫血,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

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可以通过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简单判断。如果有感染症状,WBC 和N% 的值明显增多,判断可能存在细菌感染;WBC 正常或低于正常值,判断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等都在发生变化。

快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教你快速看懂血常规报告)(3)

6 个月之后白细胞分类逐渐以淋巴细胞为主,直至7 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中性粒细胞占50% ~ 75%)接近,8 岁后WBC 接近成人水平[(4 ~ 10)×109/L]⋯⋯看血常规报告单时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参考值来衡量婴幼儿。

婴幼儿血常规检验结果,WBC > 15×109/L、N% > 80%,通常可考虑明显的细菌感染。但严重的细菌感染也会造成WBC 的降低,所以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

3、C反应蛋白(CRP)——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急性炎症反应快速、敏感的标志物之一。CRP 正常参考值为0〜10mg/L,炎症反应的数小时内CRP 在血浆中的浓度急剧上升,2〜3天达到高峰,病情恢复后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因此也被看作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

CRP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感染的严重程度,具体判断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此外,应激也会出现CRP 的升高。

4、血小板计数(PLT)——反映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

血小板主要反映了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明显减少,考虑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做进一步检查诊断。

提示

“↓”或“L”提示结果低于参考值,“↑”或“H”提示结果高于参考值

常见问题

1、白细胞高就代表是细菌感染吗?

白细胞特别高也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如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嗜酸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明显增高,是什么原因?

考虑存在有过敏或寄生虫感染。

重要提醒

血常规一般采用末梢血(指尖血),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

出现发热等症状的24小时候后再行血液检查,这样才较有参考价值。

千万不要先行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影响血液检查的结果误导诊断。

通过观察一般状况和精神状况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较为可靠。

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还是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等,结合其他检查决定。

本文所写数据说明只是帮助父母理解血常规的常识,无法涵盖所有病情情况。具体诊断处理方法,请遵循医嘱。

本文完成于2012年,修改于2014年。

微博、微信或微访谈,都只是给大家补充一些医院以外的养护知识,不能代替医院就诊,在此提醒家长,如果无法自行处理或对宝宝的病情拿捏不准,请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未经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邮箱:fishfarocean@sina.com

【虾米妈咪】儿科医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著有《虾米妈咪育儿正典》。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保健硕士。先后学习工作于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媒体上最受家长信赖的儿科医生妈妈,新浪微博十大医疗影响力大V(新浪微博:@虾米妈咪),搜狐医疗行业最佳自媒体人(搜狐自媒体:儿科医生虾米妈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