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极课堂 《一极课堂》名家采访篇之一

这次与《无极馆》联合录制太极拳十三势的期间,非常荣幸采访到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中国武术九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世界天才陈家沟太极拳总会”会长,陈家沟太极拳 “四大金刚” 之一的朱天才先生。

朱大师文武兼备,几十年来弘扬太极拳,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这背后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和坚守,让我们通过这次采访来进入大师的太极世界。

朱天才太极拳双推手(朱天才太极是道)(1)

问:您是如何让四位公子从小练习太极拳,并且都坚持从事了太极拳的事业呢?

朱:大家都知道陈家沟是太极的发源地,几百年来都是家传太极拳,这是一个大的环境。俗话说:喝了陈沟水,都能翘翘腿。如果说你生长在陈家沟,不会练个一招两势,这似乎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孩子们从小受家传和当地文化的影响,促使他们练习。当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会练上瘾

问: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坚持不下来的时候?

朱:小孩子累,但恢复也快。再说太极拳不是纯粹健身的,它有功夫。当体弱的学得一些技巧以后,感到非常惊奇,有追求的目标了,就更促使他下功夫。

朱天才太极拳双推手(朱天才太极是道)(2)

问:您觉得太极拳最大的魅力在哪?

朱:我在国外教拳40年,去到世界各地,老外最先知道太极拳都以为是体弱人练的,软绵绵的。后来接触陈氏太极拳以后,看到刚柔相济,快慢相接,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太极拳不仅是养生,是功夫。老外都喜欢中国功夫,尤其太极拳,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夫思想。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功夫进行养生

问:您觉得对于练太极拳的初学者来说,最需要懂得什么?

朱:我们有个家训:练拳先明理,学拳才有意义。道理讲明白以后,才能促使他们下功夫。小孩子由练功夫培养兴趣,大人通过养生来琢磨功夫,所以太极拳要因人施教。

问:您觉得太极拳练到怎样一种状态,算是初有小成呢?

朱:从小孩子练功夫讲,当能以弱胜强,有用不完的劲的时候。成年人则看他的 “精气神”,身体是否更健康,精神更充沛了。

问:太极拳对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

朱:对我最大的收获,第一啊,我一辈子没有真正什么的病,身体一直非常健康。二一个,经常传播太极拳,各种阶层的人都接触到了,一直处于一种和谐开心的状态。第三,一辈子奔走世界,没有感到劳累,思想非常兴奋。第四个,通过教拳,培养了千万的学生,自己感到心满意足。再一个,到老年以后,国家对我们的重视,给予的荣誉,也是自己为太极拳这一生的贡献感到自豪。

朱天才太极拳双推手(朱天才太极是道)(3)

问:您对外界评定您为 “4大金刚” 之一这个名称怎么看?

朱:我觉得外界没有资格评定我们的好坏,应该是认真想一想我们在世界上普及发展太极拳的贡献。不应该以评定谁的技术好坏,虽然有些领导可以对我们寄托希望,期望我们老了以后回到家乡,继续培养人才。

问:想请问下朱家在练习太极拳上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式?

朱:太极拳都听说有陈杨吴武孙,随着时代变迁,太极拳的发展而演变。我们练拳也有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了,通过跟师父学习,有自己的体会,到一定程度以后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就跟书法一样,这是自然规律。至于百年以后太极拳能发展成什么样的形式,根据历史的变迁一定会变的。我现在的风格,也是自身实践的理论,但都不脱离功夫与健康。

问:您书上每个动作都配有歌诀,想问下这是您自创的吗?您觉得它在练习中起到最大的帮助是?

朱:歌诀陈家占一半,我自己写了一半。歌诀也就是外人所传的秘诀,对诠释套路形式,功夫,架子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练习钻研去领悟它。太极是道,拳是术,太极拳就是将太极的道理贯彻在拳里,形成了太极拳的理论。

朱天才太极拳双推手(朱天才太极是道)(4)

问:现在外界也有一些争议,会说太极拳没有继承武术之技击,您怎么看?

朱:首先是两种目的,一种是继承挖掘传统功夫,一种是养生为身体练习。再一个形式和环境的问题。现在国泰民安,大家比较幸福,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下功夫就少。要真正发扬和继承传统功夫,要一定的方法和作为。如果只是依照自己轻描淡写得来练习,很多人不想吃苦了吧,哈哈。所以,我认为应该是有志之士,从国家的层面来支持,让太极拳能够继承和发扬,挖掘传统功夫,要大环境。

问:您觉得现在武术的大环境好吗?

朱:大环境好啊,一个是大家支持,喜欢。大环境有了,就看怎么进入细节,一层层如何去做,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好比怎么吸引年轻人去练?让更多年轻人去练和关注到太极拳,思想灌输让他们去继承中国传统的东西。

问:您觉得用什么方式吸引年轻人会比较好?

朱:我觉得一个是用资金的刺激,没有钱不想干(大家笑)。另外继承传统文化的道理要讲明白。道理讲清楚,有资金的来源,才会有吸引力。

问:您觉得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来传承太极?

朱:信息技术都好,都可以去传承。但太极拳真正的提升一定是人与人,手把手的教学练习

朱天才太极拳双推手(朱天才太极是道)(5)

问:你觉得将来还会出像杨禄禅那样的大师吗?

朱:这个很难说,因为那个环境塑造。可能会有奇迹吧?

问:您见过这样的奇迹吗?

朱:我没有见过,哈哈哈(大家笑)。

问:那太极拳可能会从文化领域上出大师吗?

朱:从理论、技术上研究功夫,都可能出现理论家,太极拳家。但真正出现像杨禄禅那样的技术家,这个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常的难。

问:您书法写得非常好,您觉得太极拳和书法的关系是?

朱:书法和太极拳一脉相传,都有内劲。书法是把笔的力量用到纸上,用墨水在纸上显示这种力量。太极拳是用肢体语言将内劲表现出来。我是通过练太极来写书法,我这个不算常规书法,叫太极拳书法,或者叫 “写字”,当你端端正正把字写好的时候,你用上了太极劲。没有什么体,就是我朱天才体,别人写不来的。

朱天才太极拳双推手(朱天才太极是道)(6)

问:您认为太极拳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的?

朱:我认为形势大好。一个是国家的支持;二是国家都在想尽办法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功夫。三是让十几岁,二十岁左右的人都会练太极,形成一套有理有据的规则来进行搏击。

问:您对太极拳中的“套路”练习怎么看?

朱:套路的作用是展示和普及健康。我们要想办法以技击来继承传统功夫。推手只是研究技术的对练项目,而不是真正的比赛。但从推手上可以研究模拟技击,最后再抛开形式,发挥武术本质的技击作用。

问:您对今后的太极拳传承人有何期待?

朱:我觉得国家有条件了,对他们就是目标,有目标就有希望。对传承人的认可,需要制定条件,标准和目标。符合要求,才可以成为传承人。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太极拳能被标准化吗?

朱:条件上可以标准化,有个规则可以让你上升,但练习形式上不可以。我们需要将自身的目标和国家的目标相结合。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再依托国家的平台。

朱天才太极拳双推手(朱天才太极是道)(7)

无极馆特聘顾问朱天才太极大师与无极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沈东辉,李连杰、朱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