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由春秋大裂变来的,在这之前夏商周这段历史君主统治人民的主要靠的是神权,而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都靠武力称霸,也被称为血与火的时代“多不义战”

春秋到战国的标志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及几年后的田陈篡齐为战国的开始。

同时形成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大强国。

这个时期最先通过改革走向强国的就是魏国的魏文侯。

魏国如何成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兴衰)(1)

魏文侯在位50年,礼贤下士,国家有很多人才,吕氏春秋里记载:“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国治身逸”形容的就是魏文侯对待有贤才人的态度。

因为魏文侯善用人才,很多有能力的人纷纷从其他的国家来到魏国,“养士”也是从魏国开始的。魏国当时也是战国时期开启“百家争鸣”的国家,贤人汇集。

如魏成子也是魏文候的弟弟,领俸禄。(当时魏国已经取消了王族生下来便有封地的旧制)翟璜、吴起(法家变法)、李克(师从子夏)、西门豹、乐阳(乐毅的祖先)因为魏文侯善用这些人使得魏国的内政清明,国策得当。

在军事方面也有了突出的发展:

向西扩张领土,其中夺取了秦国武城的地方,也是通往函谷关的要地,并且开始修建长城。

到了魏武侯时期,开始向东扩张,在那时的农耕时代,平原是风水宝地。

魏国如何成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兴衰)(2)

但是魏武侯时期,军事上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内政治理上,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人才流失,吴起和商鞅都离开魏国。

在战争上三晋内部开始出现了矛盾,在刚平之战,赵国先下手把卫国的刚平想要灭了,魏武侯气不平,联合齐国伐赵,赵又联合楚国伐魏,三晋内部的矛盾出现为后面齐国强大灭魏找到了机会。

另外还有一件事儿也使得魏国差点灭国,魏武侯死后没立太子, 魏武侯的儿子魏惠王和公仲缓争权。这时韩国联合赵国,想要灭魏,并且已经控制住了争权的两人,但后来因韩赵内部出现矛盾,赵国撤兵,这次争权失败,魏惠王继位结束。

魏国如何成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兴衰)(3)

魏惠王把都城迁到今天的开封就是当时的大梁,所以历史上也称魏为大梁,也称魏惠王为梁惠王。目的是为了向东发展,这个想法倒是也不错,但是这时候的魏国已无人才为国内的内政支撑,可以说是智小而谋大,迁都加速了魏国的灭亡。

魏国如何成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兴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