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

和硕裕亲王为世祖章皇帝脉下宗支,始祖为世祖章皇帝第二子福全。福全,顺治十年七月十七日丑时生,生母为宁悫妃栋鄂氏。康熙六年正月,恩封和硕裕亲王。康熙二十七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康熙四十二年患病,三月二十六日,圣祖亲临视疾。五月初八日、十五日,圣祖均亲临视疾。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酉时薨,年五十一岁。二十七日戌时,扈从大臣以和硕裕亲王病笃奏闻圣祖,圣祖即时命诸皇子星夜先赴京师,传谕即刻启行,二十八日,圣祖知和硕裕亲王薨。七月初一日,圣祖归京,亲临和硕裕亲王福全丧,除缨,哭至柩前,命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祯、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俱穿孝。初二日,圣祖上谕明日再临丧。初三日,圣祖再临丧,赐内厩马二匹、对马二匹、散马六匹、骆驼十只及蟒缎、银两。初五日举殡,圣祖奉皇太后临第恸哭,俟灵柩发后始奉皇太后回宫。八月初四日,圣祖命致祭如和硕郑亲王例,于常祭二次外加祭一次,谥曰宪。

【封号释义】

福全的封号“裕”,满语为“elgiyen”,意为“丰裕的”、“宽裕的”。大概有着希望此一宗支永保富贵的含义。

图为裕王府谱系简表 红字为大宗传承

【地位】

裕宪亲王福全作为圣祖的兄长,跟圣祖的关系尤为亲密,在福全的丧仪上体现的尤其突出,可以说是超过先例的。在清中后期,裕王府大宗继续通过承袭爵位在朝廷内当差,而其他小宗则纷纷通过科举或其他手段入仕,如侍郎丰烈、尚书文彩等,均是其中的翘楚。应该说裕王府属于清代比较标准的王府结构,也是多方面发展的典型。

【旗籍】

裕王府一支入旗之后,作为远支宗室被分配在镶白旗第二族,与显祖脉下巴雅喇一房同族。

【承袭·大宗】

1.和硕裕宪亲王福全。世祖章皇帝第二子。康熙六年恩封和硕裕亲王。康熙四十二年病故,谥曰宪。

2.和硕裕亲王保泰。福全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恩封世子。康熙四十二年袭封和硕裕亲王。雍正二年革爵。雍正八年病故。

3.和硕裕亲王广灵。又作“广宁”。福全第五子保绶第二子。雍正二年袭封和硕裕亲王。雍正四年革爵。乾隆四年病故。

4.和硕裕庄亲王广禄。保绶第三子。雍正四年袭封和硕裕亲王。乾隆五十年病故,谥曰庄。

5.多罗裕僖郡王亮焕。广禄第十二子。乾隆五十一年降袭多罗裕郡王。嘉庆十三年病故,谥曰僖。

6.多罗贝勒文和。亮焕第二子亨存第一子。嘉庆二年降袭父亲亨存之奉国将军为奉恩将军。嘉庆十三年降袭祖父亮焕之多罗裕郡王为多罗贝勒。嘉庆二十年病故。

7.固山贝子祥端。文和第一子。嘉庆二十一年降袭固山贝子。道光十六年病故。

8.奉恩镇国公继善。亨存第二子文杰之第三子祥瑞之第一子,祥端承继子。道光十六年过继为嗣,降袭奉恩镇国公。咸丰十一年病故。

9.奉恩镇国公荣毓。继善第一子。咸丰十一年袭封奉恩镇国公。光绪二十三年病故。

10.奉恩镇国公魁璋。荣毓独子。光绪二十四年袭封奉恩镇国公。

清朝硕亲王(清宗室系列和硕裕亲王)(1)

图为第四代大宗广禄朝服像

【承袭·大宗追封】

1.追封和硕裕悼亲王保绶。福全第五子。初与辅国公品级。康熙四十五年病故。雍正三年因子广灵袭封和硕裕亲王,追封和硕裕亲王,谥曰悼。

2.追封多罗贝勒亨存。亮焕第二子。乾隆四十九年考封三等奉国将军。嘉庆元年病故。嘉庆十三年因子文和降袭多罗贝勒,追封多罗贝勒。

【名士】

裕亲王一门中,除了大宗之外,最为知名者应该是文彩。文彩是第五代大宗裕僖郡王亮焕的孙子,其父为辅国将军恒略。作为辅国将军的长子,文彩没有进行考封,而是把爵位留给了弟弟,自己参加了科举考试,在嘉庆二十三年考中翻译举人,第二年联捷考中了翻译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后任仓场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步军统领、镶白旗蒙古都统,是道咸时期的重要大臣之一,咸丰十年去世,谥号安恪。

另外,还有一位对于后世颇为有名者,是裕亲王的一位女性后裔,名叫继诚。她是荆州将军奉恩将军祥亨的独生女,祥亨则是文彩的三弟文徵的儿子,这位文徵,即是从长兄文彩让出爵位的那位弟弟。

继诚,号识一,从小得到良好的教育,“毕五经、长诗文、工书法。”1904年,其父病故,继诚并未嫁人,决定用全部家产创办学堂,以开启民智。经过数次失败的尝试,继诚最终在1907年开办了箴仪女学堂,后来改名箴宜女学堂,是晚清女学的典范之一。除此之外,继诚还支持女性参政。1912年10月20日,女子参政同盟会本部在北京成立,继诚担任协理职务。1916年,积劳成疾的继承病故,临终前,终身未婚的她将所有财产捐助给了自己创办的学堂。这所学堂后来也保留了下来, 1928年改为男女兼收,1952年收归国有,改称班大人胡同小学。1965年改为育芳小学。2008年改称七条小学育芳分校。

【科举】

裕亲王一门内,有四位文进士、一位翻译进士、五位文举人、一位翻译举人。其中保泰一支有三位文进士、三位文举人,保绶一支则有一位文进士、一位翻译进士、两位文举人、一位翻译举人。

保泰一支中,保泰第十二子广年的孙辈恒忠为道光元年文举人,仕至御史。广年的曾孙辈英绩为道光二十四年文进士,未仕。广年的玄孙辈常瑞为光绪二年文举人,仕至御史,其子松溥则考中光绪二十年文进士,仕至理事官。保泰第十九子广坤的曾孙丰敬在道光十五年考中文举人,仕至郎中,其子常珩,则在咸丰九年考中文进士,仕至编修。

保绶一支中,保绶第二子广灵的曾孙文溥,是道光三年的文进士,仕至郎中,其堂弟文布,则是嘉庆十五年的翻译举人,也仕至郎中。保绶第三子广禄的曾孙文彩,是嘉庆二十四年的翻译进士,仕至都统,其堂弟文升则是道光二十年的文举人,未仕。另外,广禄的四世孙继仁,则是同治十二年的文举人,仕至主事。

【府邸】

裕王府位于东城台基厂,东邻经版库,西邻万寿庵。此府只有一路建筑,正门五间,启门一间,正殿九间,左右各有配楼九间、配房八间,后殿五间,后门三间,后勤七间,前出五间抱厦,后罩楼七间。在后勤和后罩楼的院落东侧,有一组小跨院,为散碎房屋和画院。光绪二十七年根据《辛丑条约》,裕王府被划入使馆区,末代大宗魁璋便迁居西城宝禅寺胡同“魁公府”。

清朝硕亲王(清宗室系列和硕裕亲王)(2)

图为裕王府

【园寝】

裕王府始封王福全的园寝在蓟县黄花山下,当地有一组宗室王公的园寝,共葬有六位皇子,即所谓“黄花山园寝”,福全的园寝即其中之一,俗称为“大王陵”,1920年,末代大宗魁璋派人将地面建筑多数拆毁。保泰一支的坟地在朝阳区官庄村,俗称“世子王坟”,1939年被盗发,解放后不存。保绶一支的坟地在易县北白虹乡南福地村,俗称“南福地”,解放后部分平毁。清中后期,从第五代大宗裕僖郡王亮焕开始的坟地在朝阳区九龙山,解放后被某单位占据。

【获罪记录】

关于保泰

雍正二年十月丙申。谕诸王大臣等:朕尽三年丧礼,斋居养心殿。闻裕亲王保泰,在家演戏,及面询之,公然承认,复任意妄奏,大失臣节。保泰性本昏庸,并无为国宣力之志。虽勉强任用,亦于国事无益。著将伊所管宗人府、礼部、都统、武备院及看守大阿哥等事俱行罢革。伊子亦俱著革退。朕登极时,即将保泰加恩重用。伊之三子,俱格外优待。保泰幼年在内廷行走,皇考令朕教其经书算法,多方率领指示,保泰受朕恩遇甚深,乃自苏努问罪以来,即生异心,其不知轻重如此。朕特降此谕旨,宣付起居注,并令宗人府及诸王大臣等知之。

雍正二年十一月壬戌。宗人府议奏:裕亲王保泰自幼蒙圣祖抚养内廷,又蒙皇上叠沛隆恩,付以重任,伊子俱封尊爵,乃不知感戴,值圣祖服制未满,皇上素服斋居,伊在家唱戏为乐,及承讯问,毅然承认,反称于伊母丧事时六年并未唱戏等语,又迎合廉亲王允禩昧于君臣大义,奏言不逊。不忠不孝,罪状昭然,应将保泰革去王爵,另与应袭之人承袭。得旨:保泰著革去亲王。

关于广宁

雍正四年十月辛巳。谕宗人府:裕亲王广宁,朕授以王爵,并不感恩报效,反怀异志,退避不前,办事错谬,朕降旨切责,伊全无畏惧之容,尚未除保泰等朋党之念,甚属可恶。著拏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寻议。广宁身受隆恩,由闲散宗室封为亲王,又授为领侍卫内大臣,乃不思感恩效力,反怀异志。所议蓝翎侍卫李瑶一案,甚属错谬,皇上降旨切责,并无畏惧之容。结党营私,有干国纪。应将广宁革退王爵,在臣衙门永远锁禁。得旨:广宁著永远锁禁宗人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