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从没有看过这样一组西游记故事:
▼悟空坐在埃及风格的美发店里
▼ 一本《梦得快乐城游览指南》,八戒看得津津有味
▼何仙姑脚踏时髦高跟鞋,和南极仙翁跳舞
▼现代化的“花果山大厦”
……
这部作品叫《西游漫记》,是张光宇在1945年秋画成的一部彩色神话连续漫画。
这位今天已经很少人知道的张光宇先生,曾被誉为“画坛的梅兰芳”。
张光宇生于1900年,在上海新旧混杂的舞台上成长,既有京剧、泥人、剪纸、版画等传统文化的环境,又置身于当时最新西方文化的熏陶。
《西游漫记》借用《西游记》的世界观和基本人物,表面上写的是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的奇异经历,事实上是讽刺时事。
师徒四人再上取经途的第一站来到了“纸币国”,经国王数度改革,这里由工业生产进至农业生产,全国遍种“纸币”供大量使用。张光宇通过这一幕直接反映了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豪夺民间通货,并预见了这种金融体系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彻底崩溃。
“梦得快乐”城。这是“埃秦国”的贵族区,生活奢侈,出入山城的人都是王公显臣,大宝巨富,以及名媛闺秀,歌姬舞女。
“化妆跳舞大会”。“梦得快乐”城和“化妆跳舞大会”更是当时荒诞时局的写照。在抗战大后方的重庆,上层社会无视前线战事紧迫,整日沉迷在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里。
《西游漫记》里的“埃秦国”,其实就是“Agent国”的音译,意思就是特务国,意在讽刺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的现实。
炸弹如雨般落下,硝烟战争、炮火伤亡笼罩……
受降台前的军官,身穿各异的服装。负责受降的长官更是穿着一身滑稽的小丑服饰,高耸的三角尖帽,红上衣绿裤子的搭配,受降变成了一场闹剧……
在《西游漫记》第一集的最后一幕,孙悟空打碎了毒龙蛋,却放出了“法西斯蒂”
在张光宇进行的中国艺术现代主义转型的全方位尝试中,孙悟空只是冰山一角。
陈丹青将张光宇的风格形容为“城隍庙 毕加索”,一端指向明清民间美术,另一端指向欧洲现代主义,“二者相加,民国新上海的文化,灿然可见”。他认为,倘若百年新美术的主干被粗分为西化与国画,张光宇所实践的应该是“第三条道路”,这条长期被遮蔽的路不能以“工艺美术”所涵盖,更是面向民主意识与世俗需求的商业美术,也是有意识地将中国艺术向现代主义的转型尝试。
漫画家廖冰兄曾在纪念文章中写道:“张光宇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筚路蓝缕者。你无法绕过他。他标明的是‘Modern Chinese’的转折,艺术,尤其是设计观的转折。”
▲ 张光宇自导的连拍照片,摄于1932年,颇具波普艺术风格
他为烟草公司设计烟标、火花,总量无数;他设计服装、海报、装帧、家具、舞台美术等,无不具有独特的美感。
▲ 大炮台香烟广告
▲ 《上海漫画》插图
▲ 张光宇设计的家具组合
▲ 建国后设计的壁画、徽章
从1914年进入《世界画报》,到抗日战争爆发的近二十年间,是张光宇在民族与民间艺术传统根底上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时期。德国包豪斯学派是他关注的课题,墨西哥壁画运动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对他影响更大。这启发了他把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吸收到中国绘画造型中来,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强烈个性的装饰绘画语言。
▲ 张光宇绘制的《神笔马良》插图
张光宇还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讽刺画,直指社会黑暗。
▲ 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除蝇图》,配文“小的拍一记,大的让它飞”,讽刺当时政府治理贪腐的真相。
▲ 抗战时期创作的《窈窕淑兵》
“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疯狂相,毕竟倒在漫画家的笔尖下,这个时代过去了吗?没有!……不过我们的笔尖,终能为你们写下结局,而完成时代使命。”——张光宇《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前言
在1945年创作完成《西游漫记》之后,张光宇作为“义民”回到了上海,但他的《西游漫记》却在1946年5月展览时被禁。张光宇随后辗转到香港大中华电影公司,承担拍摄的美术工作,并研究动画拍摄。闲暇时间他和朋友们组织画会,创办了研究性会刊《这是一个漫画时代》。
期间,他创作出《花果山》的剧本。
1948年9月到11月,因为“三大战役”相继爆发等原因,张光宇没能完成此部动画的拍摄。
新中国建政后,张光宇很快被边缘化。人们相信,新时代不再需要揶揄和讽刺,张光宇也由此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195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筹备创作《大闹天宫》。时任厂长的特伟曾看过张光宇的《西游漫记》,邀请他领衔《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
▲ 《大闹天宫》剧照
▲ 张光宇为《大闹天宫》设计的美猴王造型
“张光宇是个很独特的美术家,他的《大闹天宫》表现形式包罗万象,中国、古希腊、古埃及的艺术精华,都融汇在其中。他的造型在中国绘画中是罕见的。他画的孙悟空,别人再怎么变也都只好抄他,跳不去他的手掌;他画的玉皇大帝,那真是奇妙,造型了不得。”——丁绍光
▲ 张光宇为《大闹天宫》设计的美猴王造型
“他画的孙悟空也好,天神妖怪也好,都是活灵活现的‘人’:有喜怒哀乐、分善恶奸刁。比如‘美猴王’的铠甲加‘黄蟒’的装束显然是受到传统京剧的启发,而‘齐天大圣’头上大把的雉尾、狐尾也是戏剧里非正统人物的象征,美猴王饮酒的动作也与京剧舞台动作有着明显的联系。——唐薇
从青年到老年,他把心中对真善美的理解和理想不断地倾注在孙悟空的形象上,也以孙悟空的形象象征正义的力量,讲述克服困难、求取真经的英雄故事。
▲ 《大闹天宫》张光宇设计手稿,天庭场景
▲ 花果山水帘洞设计场景
▲ 《大闹天宫》玉皇大帝人物设计
▲ 《大闹天宫》哪吒人物设计
“在1960年为《大闹天宫》设计了二十几个形象之后,他就突然中风病倒了,直到1963年才又能拿笔作画,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又开始画孙悟空,赠给朋友们。比如画一只猕猴捧寿桃送给丁聪,道是:‘初学涂鸦仍是漫画本色。’也给儿子大羽画了一幅孙悟空,题词:‘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黄大刚
《大闹天宫》上集在1962年上映后引起轰动,下集在1964年制作完成,但14年后才得以公映。那时张光宇已经去世十几年。
张光宇和迪斯尼差不多同时起步,后来也影响到手冢治虫、宫崎骏等日本动漫巨匠,但在国内却长期被遗忘,直到近年才比较多一些被提起。
张光宇的作品不仅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充满了民间与上流的互动。他笔下的市民的活泼、农夫的野趣、村姑的性感,被陈丹青称之为“可能是中国现代美术小品中最为可喜的奇葩。”
1934年到1940年代,他发表了一系列插画,阐释或演绎古老的江南情歌,后来结集为《民间情歌》。
▲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共衾眠?几个飘落在外头?
几年来从生活的挣扎下抽得了一些余暇,因为我的个性多少有点古怪,也就没有其他的嗜好;除了一些涂抹之外,还喜欢收藏一点“民间美术”的书本和几件泥塑木雕的破东西。从别人的眼光看来,藏一点民间艺术算得了什么,多么寒酸相,也配得上说“收藏”吗?在我却津津有味,认为是一件极好的寄托。我从这里面看出艺术的至性至真。——张光宇《民间情歌》自序
▲ 豆花开遍竹篱笆,蝴蝶翩翩到我家;姐似豆花哥似蝶,花原恋蝶蝶恋花。
▲ 约郎约到月上时,等郎等到月坐西;不知奴处山低月出早?还是郎处山高月上迟?
这种以线为主的装饰风格,除了从民间木刻及明清版画找到根源之外,殷周的玉石铜器线雕,汉晋南北朝的画像石,以至于钱舜举、陈章侯的绘画都消化融汇在他的笔底,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黄苗子
▲ 山歌越唱越好听,诗书越读越聪明;整瓮头大酒越陈越好吃,私情路越走越恩情。
▲ 看姐行来看姐行,看见姐姐卖花人,三天不把花来卖,家里饿死多少人。牙齿敲敲一大棒,靠她卖花度日生。小大姐,靠河边,又卖烧饼又卖烟;下了三天蒙蒙雨,烂了烧饼霉了烟,姐儿喊得苦连天。小大姐,靠河边,又卖烧饼又卖烟。有钱哥哥喝杯酒,没钱哥哥吸袋烟。
▲ 淴子浴来去乘凉,搬张板凳在南场;双手推郎肩上坐,姐儿扇风郎也凉。
我相信世界惟有真切的情,惟有美丽的景,生命的一线得以维系下去;虚假的铁链常束住你的心头,兽性的目光往往从道学眼睛的边上透过来。——张光宇《民间情歌》自序
▲ 一个姐儿矮矮个,挑担水桶下大河;清水不挑挑浑水,平路不走爬上坡,问声姐儿想哪个?
▲ 玫瑰花开红又香,情歌与姐立在花中央;千万朵鲜花郎不闻,要在姐儿脸上香个香。
▲ 小小蜜蜂翅膀黄,一气飞到妹胸膛;向妹心口咬一口,问妹想郎不想郎?
“一个雅俗错置、雅俗不辨的美术界,惟见触目的乖张而平庸。商业美术得尽天时而无地利,没有一座城市形成民国上海的大美学,今日上海的经济飞升而文艺没落,是有地利而欠人和,商业美术家何止旧上海百千倍,然而没有张光宇那样的人。”——陈丹青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郭思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