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最大电子代工厂商富士康在昆山的自动化生产线引起了国外媒体极大关注。在昆山富士康工厂的一个生产流程中,3名工人看住一台15台生产设备,即可在一天内完成130万件中间产品,机器人已经能替代几百名工人在生产线上接力作业。据悉,富士康昆山工厂于2010年开始投入3亿元进行工厂自动化改造,采用的自主研发机械手臂超过2000台。自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后,富士康员工已于2013年的11万人,缩减至6万人,两年中裁掉了5万名员工。

近年来国内薪酬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这是富士康引入工业机器人替代工人的主要原因。与工人相比,工业机器人可以在24小时内工作,误差小,产品品质高,其生产成本降低,效率则得到提高。因此,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而代工厂面临招工难的当下,引入机器人产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昆山富士康裁员有多少人(昆山富士康两年裁员5万人)(1)

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以及多自由度的机械装置。它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取代人工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生产目标,在国内制造业升本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引入工业机器人发力智能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主要方向。近期,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我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的巨大机遇。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我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为全球的1/4。其中,国内企业销售接近1.7万台,外资品牌在华销售约为4万台。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与日本发那科等外资品牌的控制下,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现状亟待改善。

不过,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平均替代率仅为0.23%,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0.58%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依旧巨大。在国家政策发力与本土厂商技术实力提高的背景下,本土工业机器人将迎来较快发展,并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