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小舟、张倩
摇摆不定的「苹果造车」终是留不住人才。
去年刚从特斯拉离职加入苹果造车的 CJ Moore(Christopher“CJ”Moore)又一次跳槽了,这次他加入了激光雷达公司 Luminar,担任该公司软件 VP。
Luminar 公司在硅谷是有名的激光雷达独角兽。这家公司由创始人 Austin Russell 在 17 岁时创办,之后 Luminar 因其低成本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在自动驾驶行业名声大噪。
2020 年底,Luminar 宣布通过与空壳公司 Gores Metropoulos 合并,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当天,股价飙升 28%。
Russell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Luminar 正努力招揽全球顶尖的领导者,以实现我们自动驾驶的愿景。」此次 CJ Moore 的加入无疑为 Luminar 添了一员大将。
加入之后,Moore 将领导 Luminar 的全球软件开发团队,并将在推进 Luminar 的全栈高级安全和自动化解决方案 Sentinel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uminar 在新闻稿中表示,他为 Luminar 带来了强烈的「build and ship」思维以及在嵌入式软件和系统工程方面的丰富经验。
人事变更背后的苹果造车团队现状
CJ Moore 曾于去年加入苹果造车,计划为苹果的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开发自动驾驶软件。如今不到一年,他又辗转到 Luminar。
在入职苹果之前,CJ Moore 曾是特斯拉 Autopilot 的总监。值得一提的是,CJ Moore 曾因对 Autopilot 的功能发表评论而引起争议,他表示马斯克曾在推特上宣称特斯拉能够在几年之内实现 L5 级自动驾驶的说法并不符合工程现实。「特斯拉目前还处于 L2 级。只有到驾驶员干预车辆的频率低至每 100 万到 200 万英里一次的级别,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CJ Moore 在去年 3 月接受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官员询问时说道。
在发表了这番言论之后,CJ Moore 就离开了特斯拉并在几个月后入职苹果。
苹果自 2014 年左右启动了开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计划,其目标是直面特斯拉等公司的竞争。但一直到 2016 年,该项目一直在努力应付领导层混乱、缺乏远见规划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方向等问题。随后,苹果大幅裁减了研发团队,解雇了数百名工程师。
到了近几年,苹果造车团队的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一方面挖来了前特斯拉高级设计师 Andrew Kim 等大将,另一方面也一直在经历人才流失。CJ Moore 的加入曾被认为给苹果造车带来了更多希望。然而,苹果近期又多次流失人才,最近的一位是汽车团队软件工程项目主管 Joe Bass,他在今年 1 月份正式离职,此前已经在苹果汽车项目上工作了 7 年。随着 Joe Bass 的离开,苹果一年前的汽车管理团队几乎全部离职。
今年 3 月份,分析师郭明錤在推特上透露,苹果汽车项目团队已经解散了「一段时间」,该团队需要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进行重组,以实现在 2025 年上市和量产苹果汽车的目标。
苹果已在计划从福特、Rivian 等企业「挖来」新的管理者。
如此频繁的人事变动,让人不得不质疑苹果造车的前景。有人指出,苹果造车成立 8 年里几度团队换血,背后是苹果造车技术路线上的犹豫不决,苹果 CEO 库克也难辞其咎。
通常,科技企业入局汽车行业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向车企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二是直接下场造车。2018 年以前,苹果以研发高级别辅助驾驶,为车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为主要路线,「泰坦计划」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到了 2019 年,苹果裁员 300 名汽车团队工程师,转向整车设计和制造。而去年,苹果从特斯拉挖来 CJ Moore 时又试图重拾「泰坦计划」。
可见,苹果在进军汽车行业这件事上,举棋不定。和人事变更一样,路线也曾多次发生变化,以至于被传将「解散」。
CJ Moore 的新东家 Luminar 已与奔驰、沃尔沃、上汽集团等车企签署协议,提供激光传感器以实现乘用车的半自动驾驶。
Luminar 还表示将聘请英伟达汽车业务的资深人士 Taner Ozcelik 来领导产品开发。
Luminar 官方宣布 CJ Moore 加入后,Luminar 的股价上涨了 8.2%,苹果的股价下降近 1%。
参考链接: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3-17/doc-imcwipih9002589.shtml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