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在豆瓣上打了9.7的超高分,平心而论,如果只论人物塑造,这个分数并不为过。这部剧和清末电影/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对慈禧、孙文、袁世凯等几个人物的塑造,脱离了脸谱化。在剧中我们能看到常被贬低为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在自己的统治不被危害时,对洋务、对新政也有开明的一面。能看到在清廷作为思想进步大臣的袁世凯,在民国却成了旧官僚思想最重的一类人,有能力,也有野心,最终身败名裂,所谓朝为伊霍,暮为莽卓,人是很复杂的生物,剧中对几个主角塑造是体现了的。
但是请不要忘记走向共和的定位,这是一部历史正剧,既然是历史正剧,那么就应该严肃一些,不说细节面面俱到,但至少不要出现类似段子一样的错误,而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容忍有错误,但不应有明显的立场倾向,这点走向共和在李鸿章这个人物身上显露的问题很大。
《走向共和》海报
历史段子作为一部历史正剧,走向共和却充斥着历史段子,当这些段子误导过许多人,这里举几个典型的。
1.李鸿章挨了一枪让马关赔款少了1亿
近代的史料可谓颇为翔实,关于马关条约的谈对话事无巨细,在中国的《中东战纪本末》、日本的《日本外交文书》等文献里都有很详细的记载,只要看过就会知道,日本首次提出三亿两白银赔款发生在李鸿章遇刺之后,在李鸿章遇刺前的三轮谈判里,双方根本的谈判根本就还没进行到赔款问题这一阶段。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一开始日本提出赔款三亿,因为李鸿章挨了一枪所以成了两亿。而日本真正将三亿赔款缩减到两亿的原因则是因为日本从一开始就破译了李鸿章和清廷联络的电报,得知清廷根本不可能答应三亿两的赔款,两亿是其底线,加上日本担心拖得太久会引来外国干涉,是以最终“让步”了。
中枪的李鸿章
2.日本将全部的马关赔款用于教育
这固然是想说明教育的重要性,但却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段子。日本拿到马关赔款后仍然是主要以发展军事为大头,但毕竟这里的立意是好的,就不多说了。
3.梁启超改谭嗣同的诗
剧中有这么一幕,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流亡海外,依旧宣扬变法,其中梁启超念出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这时候突然有人站出来怒斥梁启超这是伪诗,原诗根本不是这样,这是梁启超伪造的!
随后此人念出了谭嗣同的“原诗”:
然后解释一番,说谭嗣同说“留将公罪后人论”是因为谭嗣同虽然要搞变法,但知道造反是错的,因此留将去罪后人论,然后此人又怒斥梁启超改诗是为了掩盖谋反的事实。
我们说此人所读的谭嗣同“原诗”出自何处?当真是梁启超改了谭嗣同的诗吗?
确实这里是有出处的,然而这个出场用一句话形容,大概是就是用西游记去证伪唐代某些历史是错误的。这个出场是什么呢?是清末小说《康梁演义》,这部书的作者极其仇视康梁,在书中作者设定康梁二人原是天上的心月狐,一个是虚日鼠。这两个星宿天生狡诈,不耐寂寞,就商量着私下凡间享受荣华富贵。并且为了享受人间富贵,跟着洋人一起祸害我大清江山,后面逃到了海外,受到西洋神仙的庇护,我中华的如来佛祖、太上老君、孔夫人三教圣人协力对付西洋天主耶稣,要把康梁抓获。
不错,“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的出处就是这么一个奇葩的神魔小说。
人物方面走向共和的人物塑造问题集中体现在了李鸿章,据传该剧曾有李鸿章后人进行投资,因此李鸿章也被塑造成了半个完人。剧中的李鸿章除了对清廷有几分愚忠外,从能力到品性都无可挑剔,他对军国大事处变不惊,置办洋务兢兢业业,为此剧内还把张之洞给黑了。同时他高瞻远瞩,早就看出日本迟早为中国之大患。
个性品德上,他举贤不计个人恩怨,袁世凯首鼠两端,为了讨好翁同龢而算计他,他固然生气,但为国家计,考虑到袁世凯的能力,依旧推荐袁世凯去练新军。康有为骂他为国贼,他却愿为变法出钱。同时,该剧李鸿章可谓清廉的典范,砸锅卖铁才凑了三千两银子去贿赂李莲英。
李鸿章
然而,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是剧中的李鸿章形象,绝非历史上的李鸿章,该剧于甲午之战中完全忽略了李鸿章自身责任,李鸿章一系简直是受害者,战败由对头翁同龢克扣军饷,慈禧挪用军费所致。然而历史的现实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也好,淮军也罢从来没有缺过钱。事实上,甲午一战海军打的还算凑合,朝鲜战场上淮军在陆战上却是一触即溃,平壤一战,李鸿章的亲信,作为主将的叶志超,甚至临阵脱逃。对于这种人,在战后李鸿章甚至包庇他请求留营效力。
李鸿章的北洋从来不缺钱,他筹办洋务数十年,长年掌握着半数以上的洋务经费,控制下的军事工业主要有苏州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局,截止甲午战前,各局常年经费分别为110,657两、15,027,736两、2,494,000两、7,373,374两,总计25,005,767两。除了军工企业外,其他企业李鸿章控股的更是数不胜数,如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中国通商银行等。清朝洋务运动的企业基本采取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形式,作为洋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李鸿章拥有大量的原始股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李鸿章作为原始股份的拥有者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李鸿章的外交责任也是要担的,早在光绪十一年,李鸿章曾与伊藤博文定约,朝鲜有事,则中日两国出兵当互相知会,这是很奇怪的条约,朝鲜只是清朝之属国,并不受日本保护,李鸿章此举倒似朝鲜为中日共同之保护国,自行放弃了外交的先机。
袁世凯曾经知会李鸿章日本出兵朝鲜之事,应当早些戒备,历史上李鸿章只以为袁世凯乃至借机邀战功,不予重视,且李鸿章过份相信列强的调节能力,以至于日本在朝鲜增兵至万余人,清廷尚未有响应措施应对。剧中却改做李鸿章对袁的警告有所重视,对于李鸿章轻信列强而失机未有体现。
袁世凯
剧中梁启超甚至是李鸿章的超级粉丝,一度想请李鸿章振臂一呼,改天换地,在李鸿章死后剧中依然让伊藤博文拿出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继续为李鸿章添彩。但是此举完全是对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的断章取义,固然梁启超对李鸿章既惋惜其遇,又敬其才能,但与此对应的,梁启超对李鸿章的批评也是极其尖锐的(也就是梁启超所写的,悲其识)。以下引几段文字:
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吾敢以一言武断之日,【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虽然,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者,又非平时而结之,不过临时而嗾之,盖有种战国策之思想,横于胸中焉。
梁启超
说完一个被洗白严重的李鸿章后,再说一个被丑化严重的摄政王载沣吧。历史上载沣被形容为“嗫嚅不敢言”,和袁世凯有过节不假,也曾想拔枪杀袁世凯,但更多是因为其兄光绪的缘故,绝不会像剧中那么专横跋扈,讲话咄咄逼人,甚至还让张之洞续命两年被载沣活活气死,历史上张之洞和载沣是有争执,病倒可能也和载沣有关系,但绝非剧中那种形式,可以说剧中演的根本不是载沣,倒像是多尔衮了。
此外,历史上载沣辞去摄政王之位后,回家对其妻瓜尔佳氏说:“我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啦!” 把瓜尔佳氏气哭并骂他没出息,而剧中载沣被免职则是满脸沮丧。
后来的各种复辟活动,载沣均未参与,甚至说张勋的复辟是胡闹,剧中倒是挺执着复辟,大夸康有为是忠臣。最后还有那句名言了:“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
载沣
剧情方面这部剧的主线可以五个历史大事件概括甲午之战、戊戌变法、庚子事变、十年新政、民国建立。关于甲午史实部分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李鸿章,最大的问题在于将李鸿章写的过于无辜,李鸿章长年手握半数以上的洋务经费,二十年打造,结果淮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些责任他是不可推卸的,而以上文说到李鸿章的家资丰厚,所谓的北洋无钱更是伪命题。
下面来说说具体问题:
晚清篇
晚清篇质量上乘,问题比较严重的是戊戌变法剧情。
戊戌变法部分,该剧犯了一个很低级的历史错误,就是过度强调康有为的作用,将康有为视作此部分的主角。确实,变法是康有为发起,然而真正能去实施这个变法的却是光绪,康有为在变法中的地位只是一个顾问,甚至光绪经常是听不懂他的广东话,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占据各种重要地位很多是日后他书中自抬身价。
如果在古代,这种错误还情有可原,但清帝是退位,整个清宫的档案大量的保存了下来,这是真正实打实的第一手资料,关于戊戌变法的这第一手资料也包含其内,导演竟然还是按照康有为自抬身价的说法去拍摄。
《走向共和》里的康有为
重视康有为作用的同时,剧中对两个真正的重要人物竟然完全没有提及。一是张荫桓,戊戌变法到来之后,张荫桓取代翁同龢成为了光绪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大臣,同时他也变法的重要支持者,维新派的众多有名人物都是通过张荫桓所引荐,甚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有观点认为就是李鸿章与张荫桓政见不和,使得李鸿章命杨崇伊上奏折以打击戊戌变法的形式,击垮张荫桓。
张荫桓
另一人物便是杨崇伊这个御史,所有对戊戌变法的研究,都认为让慈禧下定决心毁掉这场变法的导火索,就来自杨崇伊的奏折,这封奏折十分高明,先是从甲午往事说起,强调维新派的文廷式是甲午主战的罪魁祸首之一,而现今此人外奉孙文为主,内奉康有为为主,把康有为和孙文捆绑在一处。而康有为本人的幼稚政治手腕也被杨崇伊抓住,此时伊藤博文访华,康有为十分殷切的希望得到伊藤博文的支持,而之前康有为更是提出过“中日合邦”的暴论,据此杨崇伊上奏慈禧说,康有为招引"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来京,将专权柄。""则祖宗之江山,不啻拱手让人"。
对于慈禧来说,江山是祖宗留下的江山,祖宗江山让于日本人,这是绝不容许的,这才是慈禧下决心毁灭戊戌变法的原因。
《走向共和》里的慈禧太后
讨论维新变法而不提张,杨二人更让人怀疑此剧的历史考证水平。
民国篇
到了民国篇,原创了两个人物,分别是记者田沫和议员罗文,田沫成了戏份仅次于慈禧的女二号,和罗文爱恨纠葛了十几集,此人可谓是站在上帝的视角,比如她一眼看穿袁世凯的野心,指出出段祺瑞在二次组阁中耍出的手段,在宋教仁案中,凶杀武士英被当场击毙(历史上是被陈其美抓获,又灭口),田沫又成了女神探将其破案。
本来,导演将复杂的政治斗争通过田沫之口传达出来,起到了很好的浓缩与衔接作用。但田沫戏份过多,就起到了本末倒置的作用,毕竟我们看的是历史剧,而不是《田沫传》,并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去看一个虚构女记者的内心纠结以及她的正义。
田沫
其余问题称谓:剧中一堆没封过王的人自称本王,比如载泽、溥伦这样的贝子,甚至荣禄,刚毅、恩铭这样的非皇族,也敢一口一声本王,这在封建时代是僭越,要杀头的。
载泽
刚毅
时间:历史事件上的张冠李戴或者时间错乱很多,比如前文提到的让张之洞续命两年,活到了1911年,还有什么李鸿章办华美银行是在1887年,而非剧中的甲午前夕。日本向朝鲜增兵是1894年,而非剧中的1892。不过为了服务剧情,做些适当时间变动,无伤大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