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绘画心理学中第一部分,如何解读儿童画中的人像画。
现在我们开始了解亲子绘画心理学当中的第一部分人像与心理。在一幅画中,人像画代表了画的作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个家庭成员有很多,有父母。有爷爷奶奶有外公外婆还有兄弟姐妹。甚至表兄弟堂姐妹等等,那么这个画的人像呢,它还代表了自我形象和人际沟通,以及以及人格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我是很喜欢画人像画的,特别是女孩子居多,而且还有的人像画画的是自己的家人,周围的人等等还有的是卡通人物,比如动画里的人物,绘本中的人物等等。还有一种呢,就是孩子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画。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有些儿童一直以来都是用火柴人,蝌蚪人,怪兽或各种非正常人的画来代表他所画的人物,那么这个跟孩子所处的年龄有关。可能是孩子身心发育必经的一个特定的时期,也可能是表达对某个或某几个人物情感上的发泄,发泄自己被压抑的情绪等等。那么在分析的时候,建议不要轻易的对号入座啊,尽可能的多看几副孩子的作品,并且观察是否符合年龄特征,当下的情绪状态,甚至还要考虑大环境,除了家庭环境之外,还要考虑到有孩子生在哪一个国家的,他们国家的国情又是怎样的,他们的文化背景理念等等,还有就是学校的环境,孩子的生活环境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画。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很多孩子是在外面的,不专业的绘画机构学过画,学过之后呢?他画画就会用到很多的绘画技巧。而孩子天然的表达方式,就很难表现出来,还有的孩子的画呢,是有大人指导过,还有一些是孩子用的工具来画的,甚至有的孩子,是临摹的画,那么,这些画都不大适合用来做心理分析,分析心理,最好是用来分析心理的画,就是在孩子自由的一一直状态下画的画,没有人教,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种画是最适合用来做心理分析的。但并不是说百分百的自由画就一定能分析,这就看具体情况,一般需要心理咨询师和孩子父母一起沟通才可能得出答案。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亲子绘画心理。我们知道人像是由什么构成的。是由头身体和四肢构成的。那么身体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相应的代表了心理上的某个特征。并且人在一张纸上画的大,或者是画的小,画的高或者是画的矮,甚至画在哪个位置,都是有一定的心理原因的,那么我们今天的分析就从整体到局部,先讲人像画的整体分析?成人在画人像画的时候,往往会自发地启动心理防御机制。一般的情况下,反映的是躯体上的自我也就是会本能的画的很像自己。或者把自己画的更漂亮一些,再者就是反应心理上的自我。这部分需要用到房树人的分析。当然还有个体的理想,人像画这点印证了自我的人格内容。在儿童的人像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火柴人。蝌蚪人,怪兽或者各种非正常人的画像来代表孩子所画的人物。这里我就不用孩子的画来特别说明了,相信很多妈妈已经想到了自己孩子过去画的人像画了,那么这一类人像画它包含了孩子对于扶养者,当然这个抚养者主要是妈妈,当然也有可能是老人,可能是爸爸。那他反映了孩子对抚养者。对他不理解的感受之后做出的一种心理防御,也就是说孩子并不愿意表露真实的自己,因为一旦表露真实的自己就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呢,画这一类画的孩子的家长,我建议你们多关注孩子真正的感受。这个关注不是问,不是去问孩子,你感觉怎么样?你觉得怎么样?你为什么哭?等等而是用你们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当然,父母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先关注自己的感受。只有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才可能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儿童的人像画除了这点之外,还有时候会把人画的很大,或者很小,那么在成人的绘画心理学当中,房树人对于把人像画得很大的分析是说这个人的自制能力差,自我比较膨胀。但是在儿童画中,孩子把人像画得很大,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儿童这个时期的自我认知还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以以自我为中心,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儿童的人像画中,人像和其他的东西的比例也是非常有分析价值的。比如全家福的人像画,把自己画的很小,甚至把自己画到角落里去了,那么代表了这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甚至可能有性格退缩,回避情绪,沮丧等原因。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细节,从头部的分析开始。
首先我们知道头部的组成部分有很多。有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还有头发,睫毛和下巴,那么每一个部分都有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心理意义。每个部分画太大,或者画太小或者这部分缺失都代表着这部分相对应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可能是在提示爸爸妈妈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了。那么我们就从眼睛开始分析,眼睛是人类观察世界的工具。好奇心很强,且性格开朗的孩子会把眼睛画的很大,因为她们渴望观察世界。那么性格内向,回避型的孩子可能就会把眼睛画得很小,甚至回避依恋关系的孩子会不画瞳孔,只画眼睛不画瞳孔那么这种不画瞳孔,只画眼睛孩子也非常的多,通常反映了当下的亲子关系质量。我们知道如果父母能理解孩子内在的感受和需求。能够真正的看见孩子,真的看见孩子孩子就会感觉自己是被看见的,那么孩子也会具备看见他人理解他人感受的共情能力。那么在绘画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把人的眼睛和瞳孔画出来。
第一、眼睛在儿童画中的心理解读。
上面两幅画,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幅画,这两个孩子他们都有把人物的瞳孔,人像的瞳孔画出来,那说明他们的亲子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至少在沟通这一面应该是可以的。还反映了一点,就是可能在他们的家里面。他们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话的时候,至少会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话,会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那么这个时候孩子也会看着父母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看着父母的眼睛,父母也看着孩子的眼睛,在这种眼神的交流之下,孩子才能观察到人的眼睛,到底是长什么样子?但还是真正观察到的时候,他才会去把人的瞳孔画下来。我们成人之间如果有沟通障碍。可以从眼睛里发现这个秘密。比如当你跟某个人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对方的眼神,她没有办法专注的跟你进行眼神的交流,他没有办法把眼神落在你的身上,当然也有可能你以后有这样的情况。说话的时候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或者说不敢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让你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你会有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时候。你不要排斥这样的感觉,试着允许自己的身体里有这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曾经在我的一个个案当中,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然后我就问对方,我说当你看着我的眼睛的时候。你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你觉得他会表达什么?然后他非常快地捕捉到了这句话。他说我不想向你袒露真正的我自己。所以当孩子的人像画中。还是没有画人像中的眼睛里的瞳孔。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很可能是有些东西有些事情或有些人他不想看见。她本能的想要保护自己所以他回避了,当他回避的时候,有些东西是看不清楚的,这也是很多的的原因,因为她们有些东西或者有些人。他不想看清楚。
第二、耳朵。现在来说说耳朵,耳朵是人类接受外部信息的工具,幼小的孩子不画耳朵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大一些的孩子,他已经具备了观察细节的能力了,却没有画出耳朵,只代表它可能不喜欢周围生活中的某些声音。多数是家庭里可能有人争吵,可能是父母其中有人过于唠叨,或者是经常教育指责,批评或训斥孩子,所以孩子本能的把这些不喜欢听的声音给屏蔽掉了,那么在人像画中就很直接的表现出来,不画耳朵。如果孩子把耳朵画得很大,那么说明孩子非常的在乎外界的声音,对外界的评价很敏感。甚至有可能会缺乏自信,那么这一点其实是反映了父母在乎外界的声音和评价。所以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投射给孩子。在这里呢,我建议父母尽可能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经常问问自己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先把自己过幸福了再说。如果一个人可以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外界的声音自然也不会影响到他,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到孩子,同时呢,父母照顾好自己的感受,也会投射给孩子,孩子就会把对外界的注意力转回对内在的关注。他会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够开始成长起来。你的关注点在哪,能量就在哪?
面这幅画啊,大家可以看看。嗯,这画中的小人物非常的可爱。而且我觉得这个耳朵也画得非常的可爱,虽然是,确实是大耳朵,从这个正常的人的耳朵的这个角度来说,画中人物的耳朵是有点大。画大耳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我觉得是优点。大耳朵呢,他会怎么样?他会搜集八方资源。所以画大耳朵的孩子,有可能。将来在工作当中,整合资源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第三、嘴巴。
嘴巴在心理学里,是性的象征。我们用弗洛伊德的理论,他有提到过口欲期,口欲期是指一岁前婴儿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者婴儿,基本没有行动的能力,口是他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也是用口,愤怒的时候用口呼叫,用口吸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就往嘴里塞,这是他唯一认识的手段。那么在儿童的人像画里面。从孩子怎么画嘴巴基本就可以看出孩子当下的一个状态。如果画中过分的强调嘴巴,那么很有可能是孩子退行到口欲期需要依赖父母。也有可能是孩子的表达欲望非常的强,想表达自己。但是生活中可能因为没有表达出来而出现的内在的矛盾冲突,那么这里父母要尽可能的多跟孩子沟通沟通的时候,不是去问孩子,你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而是多听多倾听孩子,少教育孩子,听孩子说比较更重要。同时呢,如果是女孩子把嘴巴涂成红色,那么是非常正常的,说明女孩子在强调女性的特征,他在模仿母亲成为女人。如果在一副画里面没有嘴巴。那么可能是孩子不愿意跟别人沟通。在儿童画里面没有画嘴巴,其实意味着亲子关系非常的紧张,亲子之间沟通有问题,可能对于孩子来说表达是没有用的,那么嘴的功能就不需要了,所以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会本能的忽略掉嘴巴这个部分。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审视自己的沟通能力,还有陪伴孩子的时间和陪伴质量。如果是一字形的嘴巴,这样的嘴巴说明孩子很有自我主张,意志坚定坚强,但是不排除孩子也可能很强势,有压抑自己的冲动的心理。还有的孩子会把嘴巴画成张大口的那种。这是因为孩子想得到认可,有的孩子把牙齿画出来,那么说明他比较愤怒。有句话叫咬牙切齿正好这里可以体现出来,还有一些孩子把嘴巴画成圆形,这是比较正常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状态。这也是儿童正常的状态。我在上面一部分就是头部的分析的内容里面有一幅画的的,有一幅画,孩子把嘴巴画成圆形,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四、面部。现在我们来说说整体面部。如果人像画中五官画得很模糊。会给人一种看不清楚的感觉,或者是非常模糊的感觉,这可能是孩子他不想让你看清他心里想什么。这里考虑是孩子的自我防卫。比如父母里面是否有人的脾气暴躁,或者是强势或者总是说教等等。有可能是孩子确实是没有什么机会观察清楚人的五官。他无法在记忆中勾勒出大体的五官框架,那么就说明父母和孩子之间带有情感的眼神交流太少了,甚至有可是父母经常带有情绪的与孩子交流。所以模糊的五官所表达的就是模糊的亲子关系。就好像。是孩子在说,妈妈。爸爸,你能正眼看看我吗?你能看到真正的我的样子吗?
第五、胳膊和手。说完人的脸部分析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儿童人像画中的上肢。也就是胳膊和手。手代表我们和环境事物之间的关系。手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目的所以也是控制和力量的表现。当我们达不到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手很无力,那么在绘画中,孩子也会本能的把手画的很细,短,甚至不画。孩子自己以前不画手,都是正常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确立自我。逐渐长大之后呢,才开始画手,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非常的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够获得满足。如果孩子人像画中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同时也有可能是受欺负,胆小的孩子经常有挫败感。这考虑家长里面是否有人过于强势或退缩?如果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甚至是暴力倾向。
上面这幅画中的小作者,这个孩子大家可以看到他把人像的手画的特别的粗大,这个孩子呢,正好也是非常喜欢打架,占有欲非常强的孩子。我们从一副儿童画里面,其实是可以看到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他经历了什么。儿童的暴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他的家庭,在他的家庭里面有可能是因为他家里的人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他,所以他也只能是学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外面的人,对待他人,对待外面的世界。
现在关于儿童人像画中不画手的这一部分,我们就要了解到一个新的课题。儿童人像画中不画手,其实是和自慰有关。这里我想说。自慰它不是一个贬义词。说到这里,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个小小的性知识。从一个小婴儿诞生之后,她的衣着,与婴儿的谈话以及父母对婴儿行为要求等。都包含了性别差异的社会化过程。性身份在三岁前就已经确立,到三岁之后呢,随着语言技能的发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复杂化,儿童在家庭和周围世界里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月大的男婴会在哺乳的时候出现阴茎的自发性勃起。然后随着吸吮频率的增快,婴儿的脸会涨红,全身肌肉会有节律的收缩,最后出现一种满足后的放松感,整个过程类似于成年人的性兴奋的过程。也有这样的报道,说女婴也有类似的阴道分泌液增多和阴道节律性收缩。所以我们认为的孩子的自慰行为。比如说做一些夹腿的动作,玩弄生殖器,这些是人类的本能,连婴儿都有性意识,你不能要求孩子不能有这方面的意识,中国的很多父母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很多父母会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不应该有这些行为。然后就把自己的羞耻感,罪恶感同时传递给孩子。其实孩子的这个行为是不会影响他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的,父母不需要太在意,更不需要去强化它。允许它发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发生,那么可以提醒孩子,这里是公共场合,我们可以回家再做这件事情。而往往是父母自己内在觉得孩子不应该有这样的行为。父母会用各种方式制止或教育孩子,不可以有这样的行为。这就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这个行为是肮脏的,手是肮脏的,让人感到羞耻的,罪恶的,那么孩子在绘画的时候,画人像的时候就会本能的忽略掉人的手,因为这个部分会勾起他们自慰时的羞耻感。会勾起他们内在很深的羞耻感所以父母自己内在很深的一些感觉会投射给孩子,而其实父母投射给孩子的这些东西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好,我们现在来说说人像画中的下肢也就是腿和脚。人像画中的腿往往与这个孩子的安全感是有关系的。腿画的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
我们看上面这幅画这幅画的小作者,这个孩子恰恰就是那个渴望独立的孩子。如果腿并的很拢,说明孩子追求安全感。如果腿画的很扭曲,那么考虑是这个孩子可能比较自卑,性格退缩等这主要也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这点需要经过咨询或者沟通才知道具体问题在哪儿? 腿代表人的活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我们可以看看上面这两幅画。
这个时候呢,大家可以拿出你们孩子的画,你们孩子的人像画来比对一下,我们之前的分析之前的学习内容。
好了,这期就分享到这里,下一篇继续分享亲子画中房子在亲子绘画心理学中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