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1)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2)

【翻译】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3)

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我。

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韵译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

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

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散译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情感:

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时人不识余心乐,这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的情感。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4)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翻译】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情感: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可爱淘气小孩子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5)

【翻译】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

【注释】

1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2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3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4莓:一种小草;

5苔:苔藓植物;

6映:遮映

7借问:向人打听;

6遥:远远地;

8怕:害怕

9鱼惊:鱼儿因受到惊吓而逃跑

10:应答

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钓鱼小孩做事认真,专心致志的性格的敬佩之情,表达了诗人(向往孩子童真童趣的情感。

小池——杨万里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6)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诵读: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③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凉州词》(王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夜光杯:夜光杯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相传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这里用作酒杯的美称。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弹拨乐器,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饮。即杨炯《送临津房少府》诗"弦奏促飞觞"之意。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译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8)

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思想感情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9)

通过边塞军中一个宴乐畅饮生活的片断的描写,一首反战的边塞诗,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揭露战争的残酷,控诉自古以来的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让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

《别董大》(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10)

译文:

千里的云似乎变成了黄色,阳光也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作品鉴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11)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12)

[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2.蹊(xī):小路。3.娇:可爱的。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解释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黄莺叫得十分和谐动听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苏教版四下册语文古诗修辞手法)(13)

感情:

本诗突出了诗人内心欢悦、兴奋的感情,歌颂、赞美了春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手法:

移情于物的手法,也运用了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