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

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

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1.

曾经有那么多的机会和空闲时间,可以去领略这本经典,但是那样的机会和时间总是在自己诸多的借口中一一失去。

现在,虽然时间比年少时紧张了不少,但是依然是开始读这本书的最好时候,因为喜欢的事无法再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并不是贩卖焦虑或者制造紧张,只是还有很多以前忽略的世间美好,需要我们去体验。

时间,就成了这些体验中最为宝贵的成本。

今天,在晚饭后的一个小时茶语时间里,又和两位朋友谈起了诸多关于生活、工作和未来的问题,大家的认识已经比较一致了,那就是确定了一个目标之后,便脚踏实地的去做吧。

自觉摒弃那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踏踏实实去撅一口自己源头的水井。

2.

“死人复活了”

我还没有把整个故事理解明白,但是书中的这句话却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总是在不经意间传递开来,在传递中总有故事背后的故事

一群在泥地里喝酒的酒鬼,不一会儿便东倒西歪、脚下打滑,站也站不稳,话也说不清楚,却还要叫嚣着“倒酒!倒酒!”

如果不是在生活中拼力抗争,我们也会在一旁叫嚣着“倒酒!倒酒!”

等酒杯泛空,又仅能留下两滴酸楚的泪。义愤填膺大骂,这是什么世道。

世间有泥淖,但并不是非走不可,世间有醇酒,也不是非醉不可。

3.

习惯是强有力的,习惯成自然在开始时也很有用处。

习惯,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当然,希望是好的习惯。可是,习惯又怎么样来分好坏呢?

应该是有助于成长,有助于平和,有益于社会和他人,尽量不打扰、不麻烦别人的习惯。

可有的时候,也要学会改变习惯。多一种价值观,在多元的社会中可能就会多一条生活的路。

这样的想法很矛盾,很魔幻,但是它又是现实存在的,一旦思考得多了,要么就是清晰,要么就是糊涂

一片一片的黑暗中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就像你的内心深处到底空留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郑重其事也罢,若无其事也罢,一次沉静的心历路程到底能走到什么地方,还需要自己亲身走一次才知道呢

时代的记忆随笔(翻阅双城记时代无论好坏)(1)

4.

多一种价值观,就多一种生存途径。虽然这话说着很丧气,但似乎现实就是这个样子,最近一段时间看《双城记》看得有些情绪受感染了。

努力是为了什么?让自己跳出去,其实还不够,还应该帮助更多的人跳出去,最终的归宿应该是扫清一切的恶与丑陋

想得太多太远,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5.

我不得不向前奔跑,我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富贵命。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距离今天结束还有18分钟,我不得不争分夺秒完成今天的更新,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只有自己知道当初为什么会开始日更,只是一种笨拙的方式去试探自己的底线和韧劲,就像长跑一样,你原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跑多远,但是只要还有精力,就应该去探探底

所以,还是开头的那句话—————我不得不向前奔跑,我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富贵命。

6.

狄更斯在《双城记》终于讲到了爱情,而且总结得也很巧妙:

从永远是夏日的伊甸园到大部分是冬日的今天的堕落人世,男人的世界总要走一条一成不变的路———要追求一个女人的爱。

好像真是这样的,虽然好像孤身一人没有资格去讲什么爱情之类的荒诞无耻语言,但是,这确实一种很复杂的东西,看不透、猜不准也捉摸不定,切由它去吧

特别不喜欢现在流行的“撩”这个字,更愿意碰触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时代的记忆随笔(翻阅双城记时代无论好坏)(2)

7.

在《双城记》中又一次体验了爱情的力量,那种力量和渴望在文字上很有深度和说服力。

可是,一旦从书上走入现实,这样的感觉似乎一下子就改变了。

坚持一件事,和爱一个人一样可贵。

当外部的环境越来越丰富多彩,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五光十色,

内心深处对宁静的渴望也就越来越强烈。

爱过了,离开了,回忆着,远离着。

8.

故事在令人动容的结局中结束了。

那个曾经的誓言终于在一种热烈而又平静的气氛中得以兑现。

“我现在已做得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卡尔顿终于在最后时刻实现了心愿,那全是因为对露西的爱,而甘愿代替她的丈夫去死。

这样一个难以永恒的事物——爱情似乎又算不得什么事物——却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时代的记忆随笔(翻阅双城记时代无论好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