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涉千山问道,菩提树下求贤。

醉舞经阁万卷书,问子破尘缘。

纵马踏四方,夜半转经轮。

梦回春秋三千年,天又道何言。

王阳明死前说的一句话 天何言哉(1)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一句话都没有,但是,春夏秋冬四时交替运行,鸟兽鱼虫、各种动物、植物,就自然而然的生生不息,自生自灭,顺其自然,天说些什么呢?

王阳明死前说的一句话 天何言哉(2)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好,也不对谁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王阳明死前说的一句话 天何言哉(3)

《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释迦牟尼佛陀成道后,一生说法四十九年,可为什么金刚经上几次说道,佛并没有说法。《金刚经》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金刚经还有这样一句话:“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佛为什么说自己所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呢?这或许是因为,佛只是说了修行的途径和方法,这些并不是佛法本身,我们所听到的佛法,只是一个假名而已,因为真佛法不可说。佛并不是要我们舍弃佛法,而是要我们不要执着语言和文字,文字并不是佛法本身,语言也同样不是佛法,这就好像佛用手指指着月亮一样,要我们去观察的是天上的月亮,而不是佛的手指,佛的手指就是语言文字。所谓“渡河需用筏,上岸应舍舟”。

王阳明死前说的一句话 天何言哉(4)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不加自己的倾向与喜好,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中国的圣人悟了天道,知道言多必失。

王阳明死前说的一句话 天何言哉(5)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形而上的天道无形象,无声音,也不讲话。真正的天道是无言无声,也就是《中庸》上最后一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上天生育天地,长养万物,没有声音,没有气味,默默无闻,却能包容一切,运行一切。照佛法来讲,这是究竟本空,涅槃清净,圆满清净,所以叫做无争。虽然无言,但“不言而善应”,是有感应的。孔子在《易经系传》上经就讲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就是形容这个道理。这也就是“道”、“佛”的境界,是清净空寂,如如不动的。“感而遂通”是说当心灵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与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时候,自然而通达一切。这便是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