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压力

1.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产生一个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个力称作压力。

2.压力特点: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可以由被支持物受到的重力而产生,也可以由任意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而产生。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如图甲乙)。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如图丙丁)。

模块二 压强

1.定义:单位面积内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父子二人站在雪地上,踩出相同深度的脚印,说明二人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压强相等。

(父亲的体重大,但脚印面积也大;儿子体重小,脚印面积也小;但重力与脚印面积的比值相等)

2.计算公式压强=p=(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单位:P—Pa,F—N, S—m2)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Pa)。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1Pa=1N/m 表示意义: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一张报纸展开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0.5Pa.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

4.压强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脚印越深表示压强越大,即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模块三 液体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工具:压强计。

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图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图B)。

(2)同一液体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图B)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图C);

(3)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图D)。

4.液体压强的计算推导p=;F=mg,m=ρv,v=sh;p==ρgh(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h-深度,ρ-密度)(深度:表示某位置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5.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比较(公式的应用)

注意:在做压力与压强题目时,一定先看清问的是固体还是液体,是压力还是压强,再做判断。

6.压强选择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物理公式推导(定性、定量)、数学比例、极限法、分解法、给予数值法等。

(1)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判断出两个物体原来的密度、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可根据 P=F/S、 P=ρghρ=m/V等判断。

(2)根据要求的未知物理量,确定压强、压力的变化情况,变化量(ΔP、ΔF)。

(3)结合题目找出改变(增大或减小)ΔP、ΔF的方法。

①变化的压强可以用ΔP=ΔF/S (对于柱类物体也可用ΔP=ρgΔh)或ΔP=P1-P2等分析计算;

②变化的压力可以用ΔF=Δmg 、 ΔF=ΔPS 、 ΔF=mg/n( n为比例)或ΔF=F1-F2等分析计算;

③柱形物体或液体的压强均可以用P=F/S P=ρgh判断,要看题目提供的条件。

分析此类问题应用的知识多,综合性强,应熟练掌握质量、重力、压力、密度、压强及体积、面积等有关知识。

初中下册科学压强课程(初中科学压力与压强)(1)

初中下册科学压强课程(初中科学压力与压强)(2)

初中下册科学压强课程(初中科学压力与压强)(3)

初中下册科学压强课程(初中科学压力与压强)(4)

初中下册科学压强课程(初中科学压力与压强)(5)

初中下册科学压强课程(初中科学压力与压强)(6)

初中下册科学压强课程(初中科学压力与压强)(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