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式微

用口红在镜子上写一行情书,应该是件很浪漫的事。但如果是一位90岁的老男人写给14岁的少女呢?

苦女回忆录(苦妓回忆录孤独的老人)(1)

“这是她喜欢的,我接受了这点,也没有难过,因为我在最好的年华也曾全心全意爱过这种音乐。第二天,在回家之前,我用口红在镜子上写道:我的小姑娘,这世上我们两个孤独做伴。”

这种浪漫来自马尔克斯晚年的小说《苦妓回忆录》,也是他所作的最后一本小说,写这本书时,马尔克斯已经77岁了,完成这本书之后他又活了十年。《苦妓回忆录》出版于2004年,故事的背景却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将步入90岁的老记者为了庆祝自己90岁大寿,想给自己找一个年少的处女,度过一个疯狂的夜晚。但在这个夜晚,他发现少女整夜昏睡不醒,他看着少女的身体,爱上了她,并决定在自己死后将所有财产都留给少女。老记者不知道少女的名字,所以他给她起了一个名字——黛尔加迪娜,那个被自己的过往父亲追求的小女儿。

这是一本和以往的马尔克斯不同的书。它探索了世界上另外一种价值观,尝试寻找一种孤独但浪漫的爱情。

《苦妓回忆录》是细腻的,它用温柔的字眼记录了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事情。“我看着被雨水浸透了的她蹚着没过脚踝的积水,与暴雨抗争着从房子的这边跑到那边。我记得第二天她是怎样做的那顿不曾存在的早餐,记得她在准备餐桌时,我正忙着擦干地板、整理遭遇海难的屋子。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我们吃早餐时她那忧郁的目光:为什么你这么老了才认识我?回答她时我说了实话:一个人的年龄并不是它有多少岁,而是他感觉自己有多少岁。”这是书中的老头子写给黛尔加迪娜的情书,也是写给自己的情书——在九十岁这一年,他遇到了自己所爱,人生仿佛重新开始了。

你可以说这是对年老色衰的悲观世界的治愈,可以说是对年轻世界的入侵。这些浪漫的情话,和马尔克斯以前的书相比,冗长魔幻的文字少了很多,倒真像是一个陷入爱河的男人,思慕爱人时写下的书信。

但也正如马尔克斯以往的风格,始终弥漫着孤独感,这种孤独是一个人蔓延一生的孤独,带着整个拉丁美洲热切的孤独。直到今天的哈瓦那,今天的拉巴斯,今天整个的拉丁美洲,欲望与孤独都是相拥而眠的。也许正因为孤独是人类的本质,所以马尔克斯的书才更能触发人的共情。

但这份爱情的孤独,也是因为它是禁忌的。带着“一树梨花压海棠”的隐喻,再细腻的情话也难以让人接受一个九十岁的老男人爱上嫖娼认识的14岁少女的事实。这本书是马尔克斯读了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后,受到启发写成的。有人说,这本书是《洛丽塔》和《睡美人》的结合。诚然,这三本书的主题都游离在道德边缘,从社会伦理角度看,我们无法苟同主人公的价值观。

《苦妓回忆录》中的这份爱让人不适,很多人并不喜欢这本书,觉得这无非一次浮想联翩思绪万千的嫖娼,诚如是,但这个故事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变得宛转悠扬。一个老人絮絮叨叨温柔多情的想法,就这么被表达了出来,如果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名年轻的少年人,恐怕禁忌的色彩便会被除去大半。倘若如此,我们怎么去批评这份爱呢,这到底是老男人妄想的情怀,还是真切无畏的爱情?

无疑,这本书在语言的表达是上露骨的,它赤裸裸地描写了老记者对性的需求,对爱的渴望,以及性工作者在社会中的生存等。赤裸但不诱惑,露骨但不色情,像一根羽毛轻轻撩拨起你不适的情感,但又戛然而止。

与其说,《苦妓回忆录》是一本关于妓女的回忆录,倒不如说,一个九十岁老男人,孤独而丰富的一生最后的浪漫。(式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