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花红学第67期讲座整理)

板儿和巧姐结婚(巧姐最终是嫁给了板儿吗)(1)

巧姐最终是嫁给了板儿吗?天花红学的回答是:没有。

之所以要先说出结论,是为善意地提醒那些不愿意听到这个结论的人及时退出本讲座,以免听完了再后悔,毕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相信自己的认知才是真理,而听不得不同的声音。

好了,言归正传。其实,巧姐嫁给板儿既不在前80回,也不在后40回,高鹗的续书写的是巧姐在贾府落败后,险些被王仁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做粗使丫鬟,幸赖刘姥姥等人合力救出,后来,贾琏作主把巧姐嫁到了一个周姓的地主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巧姐嫁给板儿这种认知其实是源自于红学家们的推断还有87版电视剧剧情的误导。

板儿和巧姐结婚(巧姐最终是嫁给了板儿吗)(2)

究其错误产生的原因大约是:

一、从判词上看,巧姐似乎是嫁到了乡下过起了苦日子,成了纺线织布的农妇,因为预示巧姐命运的判词上画的是: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二、凤姐曾经接济过贫困的刘姥姥,那么反过来,她就要报恩,具体大约就是在贾府落难时会出手营救巧姐,因为巧姐判词中的谶诗是:

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很多红学家认为,判词里画的那个织布的美人应该是巧姐,而显然她所嫁的不是续书所写的是地主的儿子,因为巧姐要是真的嫁给了有钱人,就不必去亲自织布,她所嫁的应该是个农民,而最有可能成为巧姐丈夫的人应该是恩人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

三、有板儿与巧姐交换“大柚子”的描写,这似乎也预示了未来巧姐与板儿有姻缘瓜葛。

{}

不过,云空认为由以上三点推出巧姐嫁给板儿是站不住脚的。要正本清源重新理解这些内容,首先就要明晰巧姐这个人物是被如何设计出来的。

按照刘姥姥的解释,大姐儿之所以寄名为“巧姐”是因为她出生在乞巧节,乞巧节即是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织女会“下凡”与久别一年的牛郎幽会……

也就是说,这一天是织女“下凡”的日子,而巧姐偏偏在这一天出生,那么,她自然就是“织女”的转世了!

认识到这一点极为重要!比如,这样一来,首先就能明白判词里的“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中的美人不是巧姐而是织女!是的,美人、纺绩完全符合织女而完全不符合巧姐,至于那个“荒村野店”应该就是牛郎的家了!看来,“巧姐命如织女”才是判词的表达重点,而不是为了表明她要嫁给板儿。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作者设定“巧姐命如织女”的作用,因为他显然不会为了设定而设定,而是要有所表达,谁让《红楼梦》是野史而不是单纯的小说文学呢。

(刘姥姥)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

可是,凤姐究竟也没有说出“七月初七日”这个日子到底有什么不好,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织女故事的本源,传说,织女是斗牛宫中第七位仙女,是天帝的外孙女,身份高贵,容貌美丽,却因为执着与牛郎的爱情而沦落为人间的一介民妇,而在世俗看来,生在这一天的人都是织女转世,命运会跟织女一样的不好!即原本的富贵身会沦为贫贱人!这便是凤姐所说的七月初七“日子不好”的深意。

作者这是要表达什么?还是要回到初始。

按天花红学的观点,补天石被分身成了金陵十二钗,而补天石又是作者顺治的四皇子曹寅,所以金陵十二衩都是《红楼梦》作者四皇子曹寅,那巧姐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自然不能例外,她也是曹寅。

{}

是的,以仙女沦落人间隐喻皇子流落民间毫无违和感!且这个皇子又成了“织造”,而以“织女”喻“织造”同样毫无违和感!曹寅的命运和织女的命运简直如出一辙!看来,作书人之所以有“织女”情节,全因为他是织造身份!

显然,江宁织造曹寅是《红楼梦》的作者又被进一步夯实了!

{}

织女是牛郎的妻子,既然巧姐是织女转世,那么,完全有理由把她设定成一个成年女子,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此,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就是:

为什么金陵十二钗中会突兀出巧姐这样一个未成年人。

首先需要联系第一回,天花红学认为,《红楼梦》第一回为全书之总,它几乎涵盖了全部书所有的秘密!

比如,第一回葫芦庙大火处“滑溜婉转”地交代:“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十分易燃,因此大火将这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我们此前表过,书中的“火”是喻指天花,而幼童恰恰是天花的易感人群,他们就像这易燃的房屋,所以脂批说这种房屋【和了“人”风】。而正文中的巧姐便是第一回这这一段的对应,因为巧姐就是这样的幼童!这样的“人”!并且第21回还直接写到巧姐患了痘疹天花——遭遇了大火。

想来,如果一直不明写天花,终究会让人无法确认《红楼梦》书写天花,所以,巧姐与其他诸钗在患痘一事上的隐晦不同,她被表达得最明确、最直白,而令人再不逡巡!再不犹疑!可见,写巧姐这个未成年人就是为了写天花!果然,巧姐在书中有两段故事,细按都与感染天花有关。

第42回,大姐儿在园子里被风扑了,遇上邪祟花神并发热生病,其实这就是在曲笔写天花了,比如,天花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故而说是被“风扑了”,再有,说小人儿家“身上干净、眼睛又净”是说幼童的抵抗力弱而容易感染上天花!所以第42回巧姐遇邪祟花神与第21回巧姐真正染上痘疹实为一件事!所谓花神就是天花之神,是痘神。

板儿和巧姐结婚(巧姐最终是嫁给了板儿吗)(3)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正因为有第6回凤姐施舍给痘神刘姥姥(前详)二十两银子,所以才换来第42回刘姥姥对巧姐的寄名保佑,并使得第21回巧姐患痘疹“病虽险,倒还不妨”而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因此,刘姥姥其实是如此搭救巧姐的!而绝不是把她从妓院里或外藩王爷府里赎出来。

《红楼梦》80回即是全部,根本不存在这些情节,那都是好事者杜撰衍生出来的。

重要的是,巧姐就是四子曹寅,因此,这就是以史笔写出他在幼年时期患上天花而大难不死的真实经历!葫芦庙虽然烧成了火焰山,但俗语又云“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比拟为火焰山,深意在此)虽然四子不死逃过了这一劫,但原本属于他的皇位却由此旁落康熙,自己还成了一介包衣庶民,有命无运!

一如织女!

板儿和巧姐结婚(巧姐最终是嫁给了板儿吗)(4)

而要正确解读巧姐与板儿的瓜葛,还需要对板儿的身份做出明确认知。板儿也是合身法人物,即,当他和刘姥姥一起时,是四子;当与巧姐唱对手戏时,他又是顺治,如此再来看交换“大柚子”这一段。

第41回,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大姐儿便要。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给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给他才罢。

史载,顺治实际上称四子为“朕第一子”,而“第一”便是老大,所以称呼“大姐儿”是表明他是“第一子”,那么“大柚子”便是“大幼子”的谐音了,对应着“第一子”小时候。大姐儿先抱着大柚子玩,也可说明她就是“大幼子”本人。

……那板儿因玩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见这个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玩,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板儿弃了玩了半日的佛手,转而开始关注并喜欢起了“大柚子”,是说顺治跟未死的四子又昵在了一处,因钟溺于“大幼子”而打消了出家(弃了佛手)的念头。所以,这一段并非为表明板儿与巧姐有姻缘。

其实,巧姐若能嫁给板儿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然而,按嫁娶是做皇帝的解读密钥,不得善嫁即是四子没有做成皇帝的隐喻,而金陵十二钗同为薄命司之人,因此,作为其中之一的巧姐绝不会成为例外,她同样不会得以善嫁。

如前所述,作者写巧姐只为落地天花,按常理也就不会再旁及写她的婚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