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上方蓝字“掌握现代特教”订阅;

2.订阅成功后点击“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3.转载请注明出处。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

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获得最新进展,4月3日,项目中期评估会在常州市光华学校举行。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勇、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谈秀菁、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常州市天宁区副区长管黎芳等领导、专家与10所项目学校的校长、教师等近150人参加了活动。

“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自成功申报2017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以来,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常州市光华学校领衔10所项目学校144名教师,围绕《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落实,致力于互联网背景下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资源建设,抱团开展研究,积累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国家与世界”五大领域近70个典型性教学资源包,使项目的普及和推广成为可能。项目组表示,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将覆盖课标全部内容和要求,填补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没有与课标相吻合教材带来的空窗期。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

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陶建平代表区教育文体局对参会的各位专家领导、项目学校表示热烈欢迎。陶建平副局长指出,此次项目评估会是专家学者与实践者面对面展开专业对话的大会,项目组将全面展示“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通过交流探讨,推进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建设在理念、方法、技术、方式、模式上的创新实践,在“办好特殊教育”的新形势下,努力完成落实《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创新特殊教育育人方式的新任务。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

常州市天宁区副区长管黎芳向关心支持天宁区这一省级重大项目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向项目研究取得进展表示祝贺。管黎芳副区长介绍,长期以来,天宁区始终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积极探索“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适合智障学生发展的特殊教育体系。“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紧扣发展潮流,创新教学实践,更具前瞻性和时代性,对天宁优化育人方式、提升特殊教育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管黎芳副区长表示,以光华学校为领衔学校的项目组将充分汲取此次评估会上各位领导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方案,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常州市光华学校校长王静艳:“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中期工作报告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8)

王静艳校长介绍,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载体,将数字化环境和特殊教育深度融合,增加了可视化、可体察、可交互的信息通道,适应智障学生以思维为主、行为刻板等特点。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采取即时互动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个性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让培智学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机构康复等不同安置形式下的智障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特殊教育资源。项目研究一是依据课程标准,实现网络化的生活适应课程内容建构;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无障碍环境下的课程模块建构;三是汇聚研究资源,实现低结构学习模块下教学方式建构;四是发挥辐射作用,实现项目校教研一体化体系建设构建。

王静艳校长介绍,光华学校作为项目领衔校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逐条解读,寻找出总目标与年段目标之间的联结和区别,再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国家与世界五大板块的分段目标和课程内容为线索,丰富、细化具有实践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形成“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内容框架,终于形成了诠释课标精神、观照学生需求、体现课标内容构建的“生活适应三百课”内容框架,并将框架中的单元主题落实到单元内容,从而生成课时教学,对照人教社已经出版的一二年级三册课程内容来看,项目组研制的主题、内容与人教社的基本吻合。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9)

王静艳校长介绍,为与人教社生活适应课程教材相匹配,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设置了“常识学习”“游戏体验”“实践操作”“互动评价”四个模块。四个模块的构建与人教社国标本《生活适应》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我再学一学”“我来做一做”“都来评一评”四个知识板块相呼应,体现了生活适应学科的本质“学习生活技能,培养适应能力”。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0)

王静艳校长介绍,项目组把大量的研究时间聚焦于课堂,根据课程模块构建制作出贴近学生学习需要、符合智障学生认知特点的电子化课程,再现模拟生活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大量可视性极强的图片、音频、视频再现真实情景,增加体验感悟、操作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状态进行学习、探究、体验等活动,满足了智障学生小步子、多循环的学习需要。事实证明,这样的课程可以促使智障孩子在独立、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

王静艳校长介绍,随着项目研究的推进,十个项目学校在领衔校的帮助下,快速建设了本校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并开始数字化环境下的生活适应课堂教学尝试,成为了当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创新示范点。

王静艳校长介绍,“生活适应三百课”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给学生提供适切的、即时的学习活动。课程依据智障学生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通过平台、资源支持促进学生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用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反复学习中掌握生活常识,并在平台模拟任务的反复操作中形成生活技能,为进入真实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王静艳校长表示,项目组将扎根课堂反复验证,寻求最符合智障学生学习需要的数字化生活适应课堂教学方法、策略,形成“互联网 ”背景下生活适应新型课堂教学范式。

成果都来晒一晒

丰县特殊教育中心刘成礼:互联网 背景下生活性课程整合的实践思考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1)

刘成礼老师说,随着《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出台,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三大必修科目紧紧围绕生活主题实施教学。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这三大学科统编版教材也是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国家与世界”五方面进行单元的划分,学科间的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紧扣主题,基于目标,立足课堂,进行横向纵向合理整合,使教学内容螺旋上升、教学资源多元拓展,推动课程立体化,最终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一是紧扣主题目标,纵向整合,教学内容螺旋上升。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内容知识体系紧扣五大主题,教学内容按低、中、高三段螺旋上升,将前后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串联。以大主题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体现知识的有序性、融合性,使得学生学习活动更为生动有效。

二是围绕新课标,横向整合,学科资源互相渗入融合。智障学生教育康复的最终目的是使之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生活适应课是这一目标的起点实践课堂,将各科教学融合进生活适应课中,不仅是对各科知识的巩固,更是对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在生活适应课的备课中都会思考,这一节课能不能尽可能地将各个学科的有关知识与生活适应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真正将它们理解和掌握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如,教授生活适应课《认识常用水果》一课时,除了通过实物观察让学生认识常见水果外,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认一认水果的名称,知道水果的颜色,通过品尝让学生知道水果的味道(康复训练),还可以结合生活适应课目标里“会清洗水果,切水果”让学生动手洗水果,数一数你洗了几个水果(生活数学),最后进行将水果削皮,把水果切成块,分给同学品尝(待客礼仪)。通过这样一堂课,智障学生不但认识了常见水果,进行了感知觉康复训练,还锻炼了生活适应能力,学会了招待客人。

三是空间多维度,开放课堂,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培智学生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注重开放性。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教师重视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尽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学校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给予智障学生家长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共同制订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训练中来,从而保证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巩固。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良好的习惯后,生活适应课程的教学从自我照顾向居家生活、社区生活过渡。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认识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培养职业个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其具有基本的职业能力。

数字化生活适应课堂的研究实践证明,多媒体参与教学模式可有效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抽象的生活适应内容更容易在课堂上被智障学生所理解、掌握。再借助生活实践课,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内容迁移到实际的生活中,学以致用。以课程为引导,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张德成:项目推进中的校本教研模式构建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2)

张德成校长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是常州市光华学校主持,采用一校主导、多所特校共同参与研究的重大课题。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也有幸加入到这一研究共同体中,借助于“生活适应三百课”这个重大课题的舞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学生得到有质量的适合的教育。

在进行课题研究前,学校要求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都要学会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进行课件制作,学会把教学设计与课件进行融合,尽可能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在课件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学校组织集体备课,教研组每周安排一名教师结合一个课例进行主备,集体交流时,主备的老师进行说课,大家集中评讲、研讨、不断完善,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案。接着是上课评课,主备的老师根据集体备课时形成的教案进行试上,课题组其他成员全员参与听课并进行记录。课后,集中听课的老师对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点评,集中反馈本节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主备的老师根据评课中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调整上课的形式,细化各个环节中的问题。然后在教研组内再次进行试上,课题组成员再次集中听评课,如此反复,直至形成较完善的教学方案。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学校邀请有关高校专家到校为老师们开设专题讲座,还邀请光华学校的专家到校听课,结合课例,进行具体的指导,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

学校加入“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以来,老师们在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课堂教学,老师们都主动积极,相互学习,并学以致用,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更为欣喜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很多学生不但有了自我服务的意识,生活适应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自我服务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教学研究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生活适应三百课”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常州市光华学校谢虹:提高课程适切性,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3)

谢虹老师说,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项目组的十一所学校分布在苏南、苏中、苏北,办学条件相差不大。项目组在制定课程框架内容时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民俗民风进行适度拓展,增加江苏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生活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适应本领。中段的社区生活课程内容中有这样一条“认识社区中超市、医院、车站等场所及设施”,高段则提升为“学会利用社区中的资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标中只对认识社区设施、运用资源做出了一个大概的描述,落实到课程教材中,这些内容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细化分解——银行、邮局、商店、车站等。例如车站,对于交通发达的城市可以拓展为公交车站、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而乡村、小镇,则着重介绍汽车站更贴近生活需要。

遵循课标,项目组在生活适应课程内容框架的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每一教学内容的分层目标,以A、B、C 三个等级要求体现学生差异。由执教教师根据学生在本教学内容方面上的能力确定该生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等级差异落实到课、落实到人,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的目标等级是不同的。例如自闭症学生小吴,他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情绪问题很突出,他在学习生活自理内容(穿衣、吃饭、上厕所)时,老师指定的能级目标就比较高,要达到A级水平,熟悉、会做,但在学习与情绪控制的内容时,他的能级目标就设置得相对低一些。相反,对于肢体障碍严重的脑瘫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目标低一些,交流、沟通、情绪等目标可以定得高一些。

培智学校网络课程 “生活适应三百课”的课程内容框架修改了六稿,每一稿都反复对照课标目标斟酌修改,同一主题的内容在不同的年级段有不同的要求。如个人生活中的身体感受:低段是会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中段是认识身体异常状况,了解简单疾病预防知识和处理措施。课程内容既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又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适应课程目标的达成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家长的督促以及社会人士的扶助。在项目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家长、教师、学生及社区人员都是课程评价主体,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生活适应课程除了运用数字化网络平台中的游戏活动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量化评价外,更多时候运用的是质化评价。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更关注评价的最终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决心。培智学校网络课程 “生活适应三百课”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以每周评价表的方式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者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每周周一的晨会课上,教师会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将本周的生活适应学习小目标告诉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可预期达成水平制订点赞目标数。在随后的五天中,教师和家长会根据学生表现给予加星或减星的提示,及时提醒学生调整行为,努力实现预计目标。当学生达成目标后,教师可以满足他希望的小奖励。

整个评价过程,从参与人员来说,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又有教师、家长、同学的他人评价;从评价持续的时间来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从评价内容来说,涉及学习态度、情感、方法等多个方面。这样的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评价对象,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会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能力的养成。

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陆灵俊:开启合作模式,打造共创共享教科研共同体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4)

陆灵俊校长说,2017年常州市光华学校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申报成功,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作为联盟学校共同参与课题的研究。两校于2017年3月在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分别由常州市光华学校的杜文洁老师和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顾芮宇老师执教“超市购物”一课。课堂上杜老师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采用平板教学,实现资源共享,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辐射。也正是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使学校老师对数字化教学平台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加入课题的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学校让有志于课题研究的教师主动报名参与,经过统计,学校有18名教师报名。有行政领导,有一线教师,有的临近退休,有的刚入职。学校决定,18名教师全部成为课题组成员,采用合作方式,两人一组,自由组合,可以是强强联手,也可以是不同学科搭档,形成“1 1”的合作研究模式。

2017年12月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联盟学校首场研讨活动在学校举行。学校采用自主报名方式,选取“菜场买菜”“买衣服”“过马路”三节课进行研讨。常州市光华学校派出以谢虹主任为首的专家团队,利用周末到学校对课题组教师进行指导,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从上课到平台使用,手把手地教。也正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合作,一个团队引领着另一个团队,才有了教师们的华丽蜕变。

2018年3月,常州市光华学校和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应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开展跨省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常州市光华学校沈苏雯执教绘本课“小猪变形记”、杜文洁执教数学课“比高矮”,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葛明丽、吴爱琴两位老师联合执教“我是急救小卫士”。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彩的课堂教学、毫无保留的汇报交流,吸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教育部门和40所特殊教育学校近300名老师参加。

到目前为止,学校完成“好邻居”“电梯”“不乱扔垃圾”等6个资源包的制作,撰写相关论文十几篇,制作微课20余节。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课题研究已成为教师个人自发的研究行为,它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 "催化剂",引领着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 更扎实。

常州市光华学校葛小国: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生活适应三百课”项目平台建设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5)

葛小国副校长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快速发展,一股E-Learning的浪潮席卷全世界,人们期盼用E-Learning来改革或替代传统课堂教学。20世纪末,人们发现风靡于全球的E-Learning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逐步形成Blended Learning(混合学习,简称“BL”),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与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即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与学”,“BL”的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四个教学环节——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教学评价。

基于以上特点和过程,项目组从项目专题网站及数字化教学平台两方面推进项目平台建设。

一是项目专题网站。网址为amentia1.dolearning/home。网站设置领域课程、项目学校、新闻会议、大事记、关于我们等栏目。其中,领域课程是该专题网站的主体,采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一级母本为“生活适应”,二级为依据生活适应课标设置的五大板块,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国家与世界”,三级为各板块设置的三大年段,即“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四级为各年段的学习大主题,五级为围绕学习大主题设置落实到学生的小主题。

自项目立项研究以来,定期集中培训,围绕课例资源建设进行文本和技术培训,在11个项目学校的努力下,现在已完成课例66个,应用课例进行公开教学的有22节。“新闻会议”“大事记”则记录项目研究行为足迹。

二是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集成备课、授课、学习、辅导与分享等全过程教与学业务,全面支撑教师数字化备课、互动教学的授课、教与学过程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教育管理者的统计与分析等数字化教学工作。技术上支持跨平台、多终端的应用,基于xAPI标准自动采集学生在应用中所产生的过程性数据和形成性数据。xAPI作为学习体验的应用程序接口,是整个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拟定了TLA框架体系应用时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方法。学习者可以从任意时间地点通过书籍、计算机、移动终端和社交平台进行学习,而xAPI技术可以收集、跟踪和记录关于这些学习事件的数据,这也是我们选用该平台的价值所在。

数字化教学平台包含编辑器、教师端、学生端(APP)、服务端等。

其中,编辑器为教师提供一站式的编辑服务,支持教师新建或基于已有学习包以拖拽的方式编辑资源、测评、工具、互动软件等学习和评价工具,使之成为个性化的、交互的学习资源包。编辑器内置交互式控件,类型丰富,包括支持调用富媒体资源的基础类控件、组织教学活动与反馈的答题类控件及其他控件等,即拖即用,操作简单。例如,富媒体类控件包括音频、视频、图片、图形、文字、动画等类型,可直接拖拽添加至学习包编辑页,添加后为所见即所得的呈现方式;工具类控件包含翻翻卡、评分器、计数器、录音器、密码锁、万年历、二维码扫描、思维导图、位置检测等工具,还可插入绘画板、手写板、调色板等;答题类控件满足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如简单题、是非题、听力题等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答题类控件。

教师端可导入课例资源,在同一局域网内进行课堂互动教学,实时控制学生学习端,集课堂管控、互动教学、测验反馈、交流讨论、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

学生端(APP)支持Windows、Android和iOS三大系统,应用课例课本,可自主学习,实时互动,记录学生学习行为轨迹,及时生成学习数据,包括课堂开始时间、每个页面的教学时间、测验数据、讨论数据、管控行为数据、教学活动行为等过程记录,在线生成学习数据分析,为老师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基于xAPI标准自动采集用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过程性数据和形成性数据,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完成清洗、挖掘,并将结果可视化呈现,为学校管理者和管理员提供各类用户及各系统使用情况报表、为教师提供详细的学习行为数据,有的放矢,线上线下为学生学习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紧密的研究共同体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6)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7)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8)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9)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0)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1)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2)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3)

精彩的数字课堂

二年级《好吃的桔子》

执教者:沭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彭丹丹、刘聪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4)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5)

教案与教学建议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6)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7)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8)

九年级《银行存款》

执教者: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邢国林、葛明丽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9)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0)

教案与教学建议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1)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2)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3)

(上下滑动查看)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4)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5)

南京市聋人学校校长孙荣宝认为,两节课目标明确、架构完整、环节清晰、层次清楚,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好吃的水果”一课通过摸、闻、品等体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来感受、认识桔子。“银行存款”的课堂教学练习和社区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习得能力,更好地融入社区。建议进一步围绕“生活化”“网络化”“生成性”特点进行探索,同时注意处理好实物体验与虚拟感受之间的关系。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6)

三年级《我很开心》

执教者:金坛市启智学校刘馨茗、周晨怡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7)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8)

教案与教学建议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39)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0)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1)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2)

六年级《看电影》

执教者: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费正玉、周爱华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3)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4)

教案与教学建议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5)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6)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7)

(上下滑动查看)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8)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49)

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魏善庆认为,两节课都充分把握了项目研究方向,将课程建设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两节课教学内容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教学方式个别化,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手段网络化,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再将之运用于课堂,并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估,切合了项目研究的目标。

四年级《送给妈妈的礼物》

执教者:常州市光华学校黄敏、王丽娟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0)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1)

教案与教学建议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2)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3)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4)

八年级《坐高铁》

执教者:常州市光华学校周铭、王天阳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5)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6)

教案与教学建议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7)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8)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59)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0)

(上下滑动查看)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1)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2)

扬州市培智学校校长高鹏凌认为,两节生活适应课很有意义,“送给妈妈的礼物”是对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与丰富,“坐高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使自己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做生活的主人”。两节课教师均注重情境的创设、巧用绘本助力、让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突出学法的引领,建议教师将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从而维系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与专业对话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3)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4)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5)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6)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7)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8)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69)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0)

参加此次评估会的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勇指出,以常州市光华学校为首的研究团队抢占了“互联网 ”信息化高地,认真、踏实、精细地推进“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引领了江苏特殊教育研究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创造了苏派培智课程建设一个新的增长点,是江苏特殊教育人以特殊教育信息化推动特殊教育现代化和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

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编辑:一鸣 华丽

校对:一鸣 华丽

排版:华丽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1)

点这订阅《现代特殊教育》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2)

向上滑动

微信公众号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3)

zwzgtj xdtsjy

新浪微博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4)

现代特殊教育

今日头条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5)

掌握中国特教

一点资讯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6)

掌握中国特教

培智教育生活适应(备受关注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网络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77)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以使命拥抱生命,

服务特教中国!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