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说:“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的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红楼梦》开篇就明确提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段文字实际上已经标明了全书是:“大旨谈情。”
于《甲戌本凡例》,作者题总诗一首,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一般认为“情不情”,前一个“情”字做动词,钟情,用情之意,“不情”指不知情之物或人,意思是说宝玉对不知情者、无情者也钟于情。梁归智先生认为这种“情不情”既专注“唯一”,又“泛情”博爱,让“每一个他情之所及的对象都感受到一种只有想像中的天堂才可能有温馨和愉悦……他(贾宝玉)是社会无法理解也不可能接受的病态的怪物。”
贾宝玉“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 …”(第三十五回)这样的泛爱情怀使人们很容易与中国儒家哲学“天人合一”、道家“万物一体”联系起来。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使“天人合一”的阐释达到新的高度。
脂砚斋认为《红楼梦》是“随事生情,因情得文,”“欲演出真情种”的“一篇尽情文字”,是“情痴之至文。”
脂砚斋还曾经引用汤显祖的诗来揭示《红楼梦》的“情”主题。“前明显祖汤先生有《怀人》诗一绝,堪合此回,故录之以待知音:
无情无尽却情多,
情到无多得尽么。
解道多情情尽处,
月中无树影无波。”
脂砚斋在书中的很多批语中都曾提到“情”字:
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遂滴泪为墨,研血成字,画一幅大慈大悲图。
出口神奇,幻中不幻。文势跳跃,情里生情。借幻说法,而幻中更自多情,因情捉笔,而情里偏成痴幻。试问君家识得否,色空空色两无干。
幼儿小女之死得情之正气。
通部情案,皆必从石兄挂号。
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
便言《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确,然非领略过乃事,迷陷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
的确,《红楼梦》中写了很多“情”,爱情、友情、亲情、世俗情等等,但其核心是写“儿女之真情”。
在甲戌本开头《红楼梦旨义》中,作者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馀,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以悦人之耳目哉?”
作者在第一回里又借“一僧”之口说了这么一段话:“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吴明东先生认为,从《红楼梦》内容看,“儿女之真情”的内涵,一是指以宝黛为代表的纯真爱情;二是指以宝玉为代表的对众女儿的“博爱”之情;用脂批的话说,就是“情情”与“情不情”,“儿女之真情”是“情情与情不情的统一”。
来源:儒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