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曹松《己亥岁》中有一句诗“一将功成万骨枯”,现代解释为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开国中将余立金就有这方面切肤之痛的体会。他经历了大革命时期、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从士兵到将军,他的身边倒下了多少革命兄弟,正是由于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浇成了革命胜利之花。这其中,最让他难以释怀的,还是自己的三个亲生弟弟,因为他参加革命,或被敌人残忍杀死,或忧郁患病而死,悲惨情景,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余立金是湖北大冶人,他有三个弟弟,分别叫余立玉、余立满、余立堂,兄弟四人的名字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之意。在大革命时期,余立金已经加入了传令排,有一次伏击战,他的传令排在大冶赤卫队的配合下,成功地消灭了敌人一个团。战斗中,余立金成功地把三挺卡壳的机枪拉开,挽救了战局。当时大冶殷祖镇满眼都是“欢迎余立金勇士”的标语。可也由此,让敌人记住了余立金。国民党为了查找余立金的下落,把他三弟余立堂抓走,严刑拷打之后仍然没有结果,最后,残忍地将余立堂乱刀刺死。

1935年11月,余立金率部参加长征北上。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到达甘肃会师,任第十八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赴上海,在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从事秘密工作;1938年4月到新四军,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

1940年正月十五,为了找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的余立金的下落,日本占领军召集全村人到刘仁八镇,当众把余立金的二弟余立满拉出来,问他余立金的下落。但无论敌人如何逼问,余立满都没有透露兄长的半点下落。最后,余立满被敌人当着众多乡亲们的面用石灰水活活灌死。乡亲们无不为之落泪和切齿,但更为他那种情谊与坚强所感动,从而也更激发了乡亲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余立金兄弟的崇拜。

自从两个弟弟出事后,余立金的大弟余立玉就更沉默了。他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终日泡在田地里,很少说一句话,最后由于忧郁过度,染上了“大肚病”,也就是血吸虫病。在他生病最后的日子里,他说绝对不能出卖大哥,不能做卖国贼,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家的地里。余立玉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对兄弟的忠诚和支持。

见龙卸甲最催人泪下的一段(一将功成万骨枯)(1)

中国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金生丽水”,意即黄金产自金沙江,丽水就是金沙江的古称。此句通常比喻具有黄金品质般的人,都是来自人民大众,经过千淘万漉磨炼而成的。余立金中将就是这样,他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但自己舍生忘死,冲锋陷阵,而且当初“金玉满堂”的四兄弟,最后也仅剩他一人,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呢?

见龙卸甲最催人泪下的一段(一将功成万骨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