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寒衣节上坟吗(十月初一寒衣节)(1)

今天是农历的十月初一,也就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又叫“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这个节日来源已久,传说从周代就有了,它和清明,中元并称为三大祭祀节日。

老人们有说“十月一,棉衣齐”的说法,是说到了十月初一,中国的北方气温大都比较低了,人们也基本上都穿上了棉衣棉裤,而那些远在边疆的将士,和服役的人却不知道有没有在受冻,所以十月一前后,很多人都会准备一些棉衣送给远方的亲人。

十月初一寒衣节上坟吗(十月初一寒衣节)(2)

同时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也不能被忘记,不光要顾着远方的人,也要顾着先祖。所以上坟烧纸祭祀祖先也成了这天的主要活动,也为先祖们送些“纸钱”、寄托哀思,同时也祈求先祖庇佑。

但是正所谓阴阳两隔,人鬼殊途,关于祭祀的节日通常都会有些老讲究,小忌讳,所以寒衣节也要注意不要做以下这四件事。

1、祭祀要上午去。老年人都说,寒衣节这天先人们都知道儿孙要来送钱送东西,会早早盼着,另外这天阴气会比较重,所以去烧纸就早一点,最好是上午的九点到十二点之间,这时候阳光充足,阳气比较旺。

今天三哥去扫墓之前,家里长辈也提醒,一定要上午去,过了中午就不能去了,说是中午过后扫墓是不尊重先祖。

十月初一寒衣节上坟吗(十月初一寒衣节)(3)

除此之外,也是因为过午之后阳气减弱,会对人的身体有所伤损。如果家里有身体不太好,禀性比较弱的人,扫墓之后尽量快点离开,不要在野外停留太久。

2、祭品不要只是准备食物。寒衣节的祭祀和清明是不一样的,清明节的祭祀重在告诉先祖年过完了,家里一切都好,请不要挂念; 另外春耕要开始了,农活也该忙起来了,会有段时间不能过来探望,所以也请祖先不要挂念,同时还要保佑田里能丰收,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一点,所以祭品基本都是以食物为主。

十月初一寒衣节上坟吗(十月初一寒衣节)(4)

但是寒衣节的祭品却不一样。寒衣节的祭祀重在提醒先祖天气冷了,家人挂念,要送些“钱”和“衣服”,使先祖不至于天冷无衣。

所以寒衣节的祭品除了食物之外,还要用五色纸(红、黄、白、蓝、白、黑)里面夹上棉花,意为“寒衣”,烧化之后送给祖先以抗寒冬。但也有人会用五色纸糊成房、车等进行烧化,以寄托哀思和祝愿。

这里有个重点,老人们也会提醒,就是要等烧的纸钱、五色纸寒衣要烧尽,火熄再离开,忌讳纸未烧尽人先离。纠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先祖的尊敬,另一方面是杜绝火灾隐患。

十月初一寒衣节上坟吗(十月初一寒衣节)(5)

3、最忌男人不跪女人无泪。老年间有句话说寒衣节“男人磕头不哭,女人哭又磕头”的上坟习俗。是说十月初一这天如果要上坟,家里的男人在祖先的坟墓前一定要下跪磕头,而女人则要见眼泪。最忌讳的是男人不跪女人无泪。

据说,这样做会对先祖不尊敬了,同时也会在“同行”面前抬不起头来; 另一方面,家里的女人属于外来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容易忘了祖先的庇佑,所以只有见泪才能表达诚意和哀思真情。

虽然近几年这些老习俗渐渐被人忽略而淡化了,但是家里有懂规矩的老年人,还是会提醒一两句的。

十月初一寒衣节上坟吗(十月初一寒衣节)(6)

4、不要培土动坟头。在清明节上坟时,人们多会在上坟烧纸时往坟头上填点土,意思大概有两项,一是给祖先的“房子”加固一下,让门业高点地位也更高点; 二是清明过后多雨水,房子加点土,修整一下,免得被将要来的雨水冲塌。

但是在寒衣节上坟时却不一样,雨季已过不用再担心。冬天的北方有些地方已经上冻,土质变硬,这时候再去动“房顶”会很容易造成土质松散,或者出现其它一些问题。

所以十月初一祭祀,一定不要在坟头上动土,这条老规矩很多老年人都是知道的。

十月初一寒衣节上坟吗(十月初一寒衣节)(7)

其实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还真挺多的,说大道理吧也未必真有什么了不得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对先祖的纪念和尊重还真是一直讲究着。

也不能说是封建迷信,就是些老规矩老讲究吧!信呢就注意一些,觉得没道理,顺其自然也没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