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

修复后那镜子依旧

纹饰清晰、光可鉴人

汉代铜镜十大稀少品(西安出土80多件汉代铜镜)(1)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一处西汉时期大型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80余件汉代铜镜,这些铜镜保存良好,纹饰清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汉代铜镜十大稀少品(西安出土80多件汉代铜镜)(2)

汉代铜镜十大稀少品(西安出土80多件汉代铜镜)(3)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高庄镇考古项目地点,称“大堡子墓地”,地处泾河南岸台塬(咸阳塬东北部),黄土堆积丰厚、地势平整开阔。上世纪五十年代调查记录显示,大堡子墓地地表曾有高大封土,今已不存。2017年发掘表明,该墓地为一处以西汉早期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2020年5月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17年发掘区域以北开展考古工作,虽遭严重盗掘,但仍出土陶、铜、玉、铁等各类遗物,以西汉早期遗存为主要文化内涵。2020年,考古人员在其中一座墓葬出土陶缶上发现 “新亭”二字,佐证了咸阳曾在汉初短暂更名为“新城”,实证了汉初新城县的建置。

汉代铜镜十大稀少品(西安出土80多件汉代铜镜)(4)

据该项目负责人朱英培介绍,本次在大堡子墓地共发现铜镜80余枚,时代集中于西汉。这批铜镜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包含蟠螭纹镜、星云纹镜、草叶纹镜以及铭文镜等典型镜样。由于不同时期铸镜工艺的差异,此批铜镜尺寸差异较大,最小镜面直径仅6-7cm,最大镜面直径为22.1cm,其中有一“家常富贵”四乳铭文镜,厚度为大堡子铜镜之最,约0.5cm。经过技术人员清理修复之后,仍然光可鉴人。据悉,大堡子墓地出土的这批铜镜,为研究关中地区秦汉时期铜镜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证据。

汉代铜镜十大稀少品(西安出土80多件汉代铜镜)(5)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庞乐|图:记者 李明

来源: 西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