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河南省西华县,有一位名叫洪战辉的十三岁少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为年幼的弟弟奔波,为襁褓里的弃婴妹妹讨百家奶。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

(洪战辉和弃婴妹妹洪珍珍)

为了能让妹妹吃饱饭,洪战辉到处掏鸟窝,久而久之成了十里八村的“喜鹊公敌”只要出门就被追着啄。

2005年,洪战辉托起苦难的家庭,带弃婴妹妹上学的事迹感动中国,成为那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时间一晃过去了十七年,洪战辉历经苦难之后,如今生活过得如何?

而本篇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被社会救助的孩子,长大后汇报社会。

一,家庭离散,一夜长大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1982年说起,洪战辉出生在河南周口的西华县,父母都是贫苦农民。

洪战辉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吃着粗茶淡饭,不过他的父亲(下文简称洪父),却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为家庭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2)

到1994年,十二岁的洪战辉,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

父亲因为精神疾病发作,抓起什么就摔什么,以至于三间小屋满目狼藉,锅碗瓢盆碎了一地。

洪战辉的母亲(下文简称洪母)冲上去,想要拦住精神错乱的洪父,防止屋里的东西被摔碎。

但俩人力量悬殊,洪母的骨头被打断,根本就拦不住洪父。

家里正在哭泣的一岁女婴,也就是洪战辉的妹妹,被精神病发作的洪父举起,重重摔在了地上,因而不幸丧命。

洪父意识恢复之后内心愧对这个家庭,他在1995年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人遗弃的女婴,于是把那小姑娘抱回家收为养女,取名叫洪珍珍。

洪战辉谈起妹妹洪珍珍,第一眼见到这小姑娘的时候,心情非常的高兴,自己又有妹妹了。

可洪珍珍哭泣的时候,洪战辉站在旁边很着急,也不知该怎么哄妹妹,猜测小丫头可能是饿了,于是想尽办法找吃的。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3)

洪战辉常常抱着妹妹,去村里讨百家奶喝,或者是做一些米糊糊或面糊糊。

因为家里买不起鸡蛋,于是乎洪战辉到处爬树掏鸟窝,再把鸟蛋煮熟磨碎成糊糊,喂到妹妹的口中。

久而久之,附近那些记仇的鸟儿,就把洪战辉当成了敌人,每当看到洪战辉出门,就追着一直啄。

到了同年八月份,洪母天还没有亮,就早早起床蒸馒头,做了一锅又一锅的白面馍馍。

洪战辉很疑惑,母亲今天为何做了这么多的白面膜?估计家里要吃七八天,都不一定能够吃完。

到了晚上,洪母外出未归,天亮之后洪战辉去亲戚家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母亲的身影。

洪战辉带着弟弟,找着找着就意识到母亲走了,于是他们大喊着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一边找,一直哭到嗓子沙哑。

年仅十三岁的少年洪战辉,一夜之间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患有重病,母亲又离家出走,弟弟需要学费,四口人每天都需要填饱肚子。

童年已经远去,少年才刚刚开始,而苦难的生活,也同时降临到他柔弱的肩膀。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4)

对于洪战辉来说,他从未想过获取别人的同情,脑子里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奋斗!

洪战辉一人,要养活家里的三人,他一边上学一边种地,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很多份,忙完家里的事情之后,便赶紧出门做小生意。

在学校附近卖各种廉价的文具,和价格低廉的袜子,又去附近的饭店做兼职。

洪战辉的生活很苦,而家里八亩地的庄稼则长得很好,他拿着镰刀收割庄稼的时候,割去了少年时期的快乐,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

因为担心父亲精神病再次发作,所以洪战辉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让年幼的洪珍珍睡在左边,让父亲睡在右边。

洪珍珍从小跟着哥哥洪战辉长大,但凡是带过孩子的,都知道喂饭、换尿布、洗床单的艰辛,更何况洪战辉还要养活整个家庭。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5)

(洪战辉和父亲)

想起母亲说过的那句土话,带孩子左边尿湿了挪右边,右边尿湿了挪左边,两边尿湿了挪中间。

洪战辉成绩优异,学校里只有三人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他便是其中之一。

问题是,考上不等于能读,学费成了他的一道坎,家里仅剩下五十块钱,唯一能做的便是买车票,去外地打工。

然而十多岁的孩子到了工地,很少有哪个包工头愿意雇佣,倘若选择进厂的话,又很难挣钱养家。

无奈之下连续刷盘子,想挣够了回家的路费。幸亏有个善良的老乡,心疼洪战辉学费问题,于是带着这小伙子去了工地。

年纪小做不了重活,只能帮忙提设备,顶酷暑工作两个月,赚了七百块钱。

咱们今天的年轻人,对于“童工”二字,可能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解;可放在洪战辉少年时期,生活却有这样和那样的无奈。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6)

他拿着钱回去读高中,可随着弟弟妹妹长大,随着父亲的病情加重,洪战辉不得不抽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

他平常省吃俭用,只为家人能吃上一口饱饭,有一次回家的时候,看洪珍珍满身都是虱子,于是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带着妹妹去上学。

有个别不了解情况的高中老师,认为洪战辉是个好苗子,却把大好的青春,用在了柴米油盐上,所以也曾批评过洪战辉几次。

家庭的压力太大了,洪战辉高中经历过一次辍学,望着书声琅琅的校园,他心里是一万个舍不得。

洪战辉再次挣钱攒学费,再加上老师找校长说情,才让洪再次回到学校。

在这里不得不说,河南虽然贫困,但学校里的老师,都把班里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希望成绩优异的学生未来有出息,至少在洪战辉上学的时候是如此。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7)

(洪战辉的父母)

到2002年,因为洪战辉实在是出不起父亲的医药费,所以跪在了医院门口,乞求医生治疗。

后来医院里的医生,看洪战辉可怜,所以为洪父救治过几次。

妹妹洪珍珍,因为有哥哥洪战辉的辅导,所以各科成绩优异(后为北京某重点大学硕士)。

幸亏洪战辉有经商头脑,擅长卖各种学习用品,这才凑够了一家人的吃喝。

据洪战辉回忆,五年高中生活,他因为过于劳累,前后晕倒过十六次。

坚强的人不需要搀扶,他次次都是靠着意志,迎战命运的恶浪。

洪战辉读完高中,考上了湖南怀化学院,他一边做生意,一边修学业,当他得知河南老家的洪珍珍,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恨自己无能。

于是乎,洪战辉回到老家,带上妹妹去了湖南,又一次带弃婴妹妹去上学。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8)

(洪战辉家的老院子)

湖南的老师,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于是为洪战辉安排了单独的寝室,又把洪珍珍送到附近的小学念书。

老师组织捐款,可洪战辉拒绝了那一张张的钞票,他希望老师把这笔钱,留给那些比他更加穷苦的学生。

2005年,洪战辉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提起了关键词,面对困境,担起责任,友善、坚强、勇敢、自强……

很多重点大学,都邀请洪战辉去读本科,他在2006年考入了中南大学(2011年获管理硕士学位)。

二,成名之后,烦恼巨大

洪战辉从未抱怨过命运,他面对艰难困境的时候,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河南当地政府得知洪战辉的家庭困境之后,承担起了洪父的医药费,和洪家弟弟妹妹的学费。

洪母也回到了村里,一家人总算团聚,洪家弟弟从工地返回学校继续读书,一切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9)

洪战辉成为国内某著名基金的爱心大使,他受邀去各地做报告,从未收过一分钱的出场费,又无私帮助了很多贫苦学生。

在2007年,哈尔滨邀请洪战辉去作报告,希望他战胜困难的经历,能够感染更多的年轻人。

洪战辉本以为做完报告就会离开,可一个女学生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那个女孩问洪战辉,说她家里条件很好,生活也都顺风顺水,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想着放弃,跟学校里的同学总是处不到一块,想问问洪战辉,该怎样变得坚强。

刹那间,洪战辉想到了很多,尤其是河南的农村老家,很多和自己同龄的孩子,本该在学校里挥洒青春,却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尚未成熟的心智,遭社会的摔打。

洪战辉生出了办教育的想法,虽然他这一时期还很年轻,但种子埋下之后,便成了他人生新的目标。

不敢谈什么拯救,只希望未来能献身于教育事业,让孩子们能够学会坚强,在学校里接受教育。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0)

当时年轻的洪战辉,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红人”,紧随而至的就是各种烦恼。

去往各地作报告,学习时间被压缩,而且他又要辅导洪珍珍的功课。辛苦也就罢了,可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居然有人打着他的名号招摇撞骗。

有一次,某个职业学校的孩子,通过网络联系洪战辉说:“某某学校,说你是名誉校长,于是我就去报名,谁知惨遭欺骗……”

洪战辉看了网友发来的消息,整个人都被震惊了,自己从未做过某某职校的所谓名誉校长。

他只记得2006年的时候,有个职校找到他,说是要在校园里,成立一个特殊的班级,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农村孩子,学生可以先进入课堂,以后有了工作,再从工资当中扣学费。

而且那家职校,又把那特殊的班级称之为“战辉班”,保证说是公益性质的。

洪战辉当时想着既然是公益就应该参与,所以才让对方用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并未收任何费用。

可万万没想到,那个职校居然过度利用洪战辉的名声,以至于有学生招摇撞骗,这极大损害了洪战辉的名誉。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1)

洪战辉说,他只想做个普通人,可是成名之后,却有很多的烦恼,他既要准备中南大学的论文,又每天都要打扮成榜样,活得非常累。

每当有记者去采访,对方千里迢迢来到湖南,洪战辉于情于理,都不能将媒体晒在门外,可如果接待了对方,就会被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

最终只能采用折中的办法,回答几个关键问题,然后委婉地说,自己要去写论文。

洪战辉说起成名之后最大的感受,便是理解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社会照顾了他的家庭,而他虽然教育妹妹很成功,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反过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三,创业做教育,遭遇办学困难

洪战辉大学毕业后,最先想到的就是感恩,尤其是感谢怀化母校,所以希望为学校做点事。

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的国营和民营企业,想要用高薪聘请洪战辉,一万……两万……二十万……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见都没有见过的巨款。

洪战辉的脑子里,只有怀化二字,他回到了母校做老师,一是因为学校培养了他,二是学校解决了洪珍珍的上学问题。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2)

开始工作后,因为他踏实肯干,又确实擅长教育,所以深得领导的器重,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学校提拔洪战辉,虽然给不了二十万的高薪,但能给与他一份体面的工作。

洪战辉一直工作到2015年9月,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贫困生,而是湖南信息学院的院长。虽然职位高薪资高,但这并不是当初的梦想。

擅长教育、想办教育、为教育奉献终身,洪战辉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之一,于是辞去工作,出资创办了职校。

他认为职校需要改革,那就从自己做起,要纠正孩子的学习方式,务必要加强德育教育,尤其是针对那些让社会头疼的“熊孩子”应当编入特训班,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计划很好,实践却很难,洪战辉首先面对的难题,便是场地和资金,组建办校的团队。

既然要改革,就要编制因材施教的课程,创新以往的职校办学方式。

洪战辉从头做起,他面对困难的时候,有韧性有毅力,拜访长沙的注明企业家,寻求民间爱心人士的帮助。

到处考察办学场地,到2016年的时候,选定宁乡某产业园开办中等职校。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3)

到2017年,学校本该开门招生,奈何遇上了一场罕见的洪水,再加上学生放暑假,招生遇到困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招到了两百九十多人,很多家长都是奔着洪战辉的名字,把孩子送到该校。

而洪战辉面对“满身戾气”的两百九十多名熊孩子,起初也头疼了一段时间。

来这里上学的,要么是性格过于内向腼腆,要么是过于活泼好动,小小年纪骂着脏话,说是抽着华子、嚼着榔子、吊儿郎当的样子……满身都是青春期的叛逆。

洪战辉发现,实际情况比自己想象中的困难了一千倍,那些干巴巴的说教、上下五千年的大道理、对这些孩子的用处已经微乎其微,唯有言传身教,才有纠正学生三观的可能。

举例来说,开办军训班的时候,洪战辉明明强化了校门,可还是被一名调皮的男生掏了个窟窿,并且外出跟人打架。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4)

如果是在别的学校,极有可能会开除这名叛逆的男生,教官也认为要开除这名男生。

洪战辉则希望,再给这孩子一次机会;教官则回应说,不开除也行,但校长要做两百个俯卧撑。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一个僵局,洪战辉则脱掉外套,趴到地上开始做俯卧撑。

艰难完成两百个,教官理应松口,给校长一个台阶下。

可教官却坚持开除那名男生,除非校长再做一千个俯卧撑。

洪战辉犹豫了几秒钟,他再次趴到了地上,勉强做到第五百个的时候,周围很多的老师和学生,都哭着求校长站起来。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5)

(洪战辉办的学校)

大家围在教官身边求情,但教官对孩子们说:“你们犯了错误,就必须有人承担,在学校校长承担,在家庭家长承担!”

据洪战辉回忆,那天坚持做到第九百多个的时候,大脑已经空白,后来是学生抬着他去的医务室。

初次创业,洪战辉认为他做得并不成功,即使有了一千个俯卧撑的事情,那年依旧开除了二十多个学生。

这成了洪战辉心里永远的痛,每当到了夜深人静,他就会陷入思考,想那些被开除的学生、未来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洪战辉从实践中总结出三条经验,分别是改变家长观念、因材施教、纯粹办学!

2021年,电视台做纪录片的时候,去学校采访洪战辉,他们带着洪珍珍的礼物,转交到洪战辉的手中。

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16)

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套新西装,洪战辉很高兴地穿在了身上。

盒子里面,还有一封信,折成了纸鹤,上面写着:

老大,好久没有以写信的方式和你交流了,突然还有一些不习惯,记得导师说过,重要的一定要手写,因为每一个字都是有温度的……

这封信写的很长,大致意思就是,洪珍珍要结婚了,希望哥哥洪战辉,穿着这身衣服出席婚礼。

洪战辉读着读着就哭了,他赶紧离开电视台的镜头,到一个角落里稳定情绪。

当他回来的时候,把新衣服小心翼翼脱下,折好放在了盒子里,等着妹妹婚礼的时候再穿。

当梦想照进现实,洪战辉身为校长,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回报社会,深耕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