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代有位美食名师郭宗皋,入宫和厨师为皇帝制作了“葱烧海参”美食。皇帝品尝了之后赞赏有加,当场命他再烹制了一盘,吃完后口留余香,让人难忘,一直赞不绝口。事后皇帝不仅嘉奖了郭宗皋,还重奖了厨师,并且还提出了让这两位厨师给皇帝做菜的要求。郭宗皋欣然同意,山东厨师从此成为了宫廷御厨。

海参煲汤的广东做法(古代民间美食葱烧海参粥)(1)

在明代末期,因天灾战,洪水泛滥,大批海中山珍随着浪潮卷到陆地上。大批难民纷纷涌入山山东济南城,同时加上山东厨师进入皇宫御膳房、山东餐馆进入北京等众多因素,山东菜的影响面涉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

海参煲汤的广东做法(古代民间美食葱烧海参粥)(2)

据说山东济南城有一家田姓小粥铺,经常舍粥赈灾,灾民互相传告,来粥铺喝粥的人逐渐增多。此时郭宗皋看到的大量海参,并命厨师把海参加入粥中,还加上了香葱,从此这个葱烧海参粥便成为了当时赈灾舍粥良品。灾民们每当端碗盛粥之前,见煮的大锅内泛着白沫,便亲切地称之为“田沫”,因为这就是田老板赈舍的葱烧海参粥。

海参煲汤的广东做法(古代民间美食葱烧海参粥)(3)

当时有一个外地来济南赶考的落难书生,也来到粥铺求一碗粥喝,他吃了葱烧海参粥后感到甜美无比,心想“甜沫”果然名不虚传。后来这位书生考取功名做了官之后,又专程来济南再喝甜沫时,已经没有昔日的感觉,他便问其原因,店主回答说,这个粥就是叫“田沫”,是我们姓田的人家做的的意思。

海参煲汤的广东做法(古代民间美食葱烧海参粥)(4)

扁额是我国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扁,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

海参煲汤的广东做法(古代民间美食葱烧海参粥)(5)

官员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当初只听音而未辨字迹之误所致,于是题写“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错把田沫作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免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这首诗的意思是在经历苦难沧桑之后,咸粥品尝起来都是甜的。

海参煲汤的广东做法(古代民间美食葱烧海参粥)(6)

从此这种带咸味的葱烧海参粥也“甜沫”,在济南各种制作甜沫的作坊也兴盛起来。这一时期,山东菜产生了以济南、福山为主的两类地方风味,曲阜孔府内宅也早已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精细而奢侈的官府菜。各地方风味烹饪技艺的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