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是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在我国冬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种植面积的主要口粮之一。冬小麦面粉加工的馒头,面条,各类饼干,面包等,是北方居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在我们河北农村,好多人吃大米饭吃不饱,吃大米饭老觉得吃饱了,一会又觉得饥饿,不顶时间。但吃小麦面粉类食物如馒头、面条等,就觉得吃的包,非常顶饥饿。

例如,北方农民到地里干农活,中午不回家吃饭,袋子里装两个馒头,一块咸菜,或者一棵葱,一头蒜,中午就可以对付一顿饭,下午继续干农活。因此种植好冬小麦,让冬小麦获得丰产高产,这是解决人们生活温饱的关键基础,拥有足够数量的冬小麦,才能开发加工更多的其它美味食品。小麦还是生产啤酒的重要原料之一。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1)

今天咱就讲讲决定冬小麦丰收高产的基础条件:

第一、稀麦稠豆不养家是啥道理?搞懂冬小麦苗的基数对高产有多重要

冬小麦种植看似简单,是个粗放农活,但要让种植的冬小麦获得高产,就有很多关键的技术节点了。而农谚道:稀麦稠豆不养家的意思是说,冬小麦苗不能太稀,稀了看着麦穗很大,看上去很养眼很喜人,但难丰收高产;而大豆播种稠密了,只长一根主茎,不分枝,豆苗弱,不通风,就没法开花结豆荚,造成产量很低,还容易倒伏。

因此,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基础,是在培肥地力的条件下,保证冬小麦苗的密度,有足够的苗基数,就是人们常说的亩麦穗数量的多少,这点特别关键。

冬小麦有了亩麦穗数的多少,进一步就是单穗籽粒数目的多少;有了单穗籽粒多少,就要看千粒重是多少了,千粒重和麦粒的成色有着密切的关系。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2)

这就得出了结论,冬小麦高产基础:高水肥农田必不可少 亩麦穗数量 单穗籽粒数量 千粒重。这四个硬性条件构成了冬小麦高产的人为基础,就是农户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可自己决定操作。然后,冬小麦的丰产高产,就要看当年的天气情况了,因为每一种农作物都有自己适宜生长的物候条件。这也是农人们常感叹的:种不种在人收不收在天

搞明白了冬小麦种植丰产高产的以上这些基本条件后,就可以有针对地做好冬小麦丰收高产的各种要素,夯实冬小麦高产的基础。

特别说明:以下几点是完全建立在高水肥农田的基础上来讲解的。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3)

第二、冬小麦播种量对亩穗数的影响

冬小麦亩播种量是影响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明确这点,咱先看看冬小麦高产田块必须要保证的亩麦穗数量是多少。

1.冬小麦亩穗头数产量

根据多年测试,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麦田,亩麦穗数要达到40万以上,不能少于38万穗头;单穗籽粒在45粒上下;千粒重在35克~40克。这样粗略估算按照千粒重40克,一公斤小麦约合25000籽粒;按照单穗约40粒估算,25个麦穗×40粒=1000粒;约625个麦穗,可收获一公斤小麦。

得出结论:每亩40(万麦穗)÷625(收获一公斤小麦需要的麦穗数量)=640(公斤)。这当然是个估算的大概亩产数量,而根据当年物候条件,麦粒肥瘦,是否倒伏等等很多原因,决定着冬小麦的产量。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4)

2.麦苗分蘖对亩麦穗数的影响

冬小麦和玉米谷子都是禾本科农作物,但不同的是小米苗分蘖,而玉米和谷子苗不会分蘖。所有保证亩麦穗40万不能简单认为一粒麦种只长一个麦穗。

如果按照1粒麦种100%出苗,麦苗不分蘖,单株单穗计算,每亩18公斤麦种就可长出40万麦穗头。但在冬小麦实际播种过程中,不能这么估算。按照麦种试验芽率是95%,加上种子播种在土壤里深浅露地表的种子,能达到90%芽率出苗,播种标准就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所以,在冀鲁豫农业种植带,因为棉花辣椒等腾地较晚,在立冬前播种冬小麦,每亩就要播种25公斤,因为播种太晚,冬小麦有效分蘖太少,只能寄希望单株单穗头了。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5)

第三、冬小麦亩播种量和单粒种子分蘖数目多少的关系

我们搞清楚了上述第二点,咱再来说说播种量和分蘖决定着亩穗头数的关系。

农谚道:麦崩九股,就是说一粒小麦种子,在条件完全适宜的环境下,一粒种子可以分蘖9枝,可长出9个穗头。但在实际种植中,每粒麦种分蘖3~5枝才比较科学,若种植播种均匀情况下,每粒种子分蘖三枝最为科学,因为一粒种子分枝太多,距离根部太远的分蘖就会逐渐变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小麦高标准播种作业中,通过提早播期,精耕细作,减少亩麦种播种量,使单粒麦种分蘖5枝左右的麦田,在同等地力,同样品种和相同的物候条件下,和靠加大播种量达到麦穗头数量的地块相比较,减少亩播种量,依靠单粒种子有效分蘖数量生长得稠密的麦田更容易获得高产,还抗倒伏。单靠增加播种量来提高麦苗的基数,很多麦苗都是独根,苗弱,容易倒伏,不容易获得高产。

搞明白了“播稀长稠可增产,播稠长稠不增产”这个道理后,咱们再往下讨论。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6)

第四、播种冬小麦时期早晚和土壤种类对播种量的影响

在以冀鲁豫接壤为北方的冬小麦种植区,因为自然气候寒冷,麦苗进入大雪后,生长越来越慢,到冰冻土地,小麦苗进入了半休眠期,直到来年雨水节气后,麦苗才开始返青生长。因此冬小麦播期早晚决定着用种量的多少,因为播种早单粒种子分蘖多,播种越晚,单粒种子分蘖越少,只能靠加大播种量,来播种麦苗的基数,来保证穗头的数量。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7)

1.播种期与播种量

冀鲁豫接壤农业种植带冬小麦播种适宜气温在:15~22度。近年来由于气温回升,大多数冬小麦播种的农户都选择在寒露节气前后,甚至有农户故意推迟播期到霜降节气前。至于播种期选择这里给出建议:

(1)精耕细作高水平播种的麦田,可在10月5日前亩播精选麦种6~7公斤,由于播种期早,可靠有效分蘖保证亩麦穗在40万以上。

(2)非精耕细作,例如玉米秸秆还田后同期播种,就需要亩播8~9公斤。因为土地耕作标准差,露出种和漏深种,造成的损耗,一定要加大用种量。

(3)在10月15日前后播种,如上述(1)和(2)同样条件下,建议每亩加大用种量2公斤。

(4)在10月25日前后播种:建议每亩在增加播种2公斤的基础上,再亩增加播种3公斤左右。因为播种期推迟,多少单粒种子分蘖2~3枝。

(5)立冬前亩用种子约25公斤上下。立冬节气后,不再适宜冬小麦播种。因为立了冬万物不生。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8)

2.土壤种类与播种量

土壤种类也影响着冬小麦种子的播种量。

(1)地表为沙质土,整地细腻平整,不易透风跑墒,种子按照正常播量即可。

(2)轻壤土,容易整地细腻平整,保墒好,播种量可正常,略微增加点种量。

(3)板结的种壤土,容易透风跑墒,要适当增加用种量。

心得:小麦分蘖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分蘖都会成为有效小麦穗头,因为各种自然条件,麦苗分蘖总数到小麦正常抽穗,只能减少不会增多。所以,在确定播种量多少的时候,一定要预留出损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亩小麦穗头不低于40万的高产基础。

晚播小麦怎么增产(冬小麦播稀长稠可增产)(9)

第五、冬小麦种子肥瘦对播种量的影响

小麦种子的肥瘦每年有所不同,而种子的肥瘦决定着千粒重多少。解放前,我们村有个地主,特别节俭,他就总留瘦麦粒作为种子,因为这样可以节约麦种。

现在播种冬小麦都是购买的精选的优良品种。种子繁育场,特别瘦弱的种子,通过精选机扇出去了,不再有特别瘦弱的种粒了。但因为每年的自然气候,造成每年的种子肥瘦不一,造成千粒重不等。在播种冬小麦前,要看麦种包装上标注的千粒重数量,做一下估算,确定播种量。

总结:这些年来,随着高效化肥施用,冬小麦新品种不断推出。从农田环境以及自然物候到种肥更新换代,冬小麦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在冬小麦播种前,对自己家的农田,对当地当时的自然物候,做出科学判断,协调好冬小麦种植的每一个节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做到来年冬小麦丰产高层,增加经济收入。

——如上是个人多年农经总结,你有啥好的经验,欢迎留言讨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摄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