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视行业来说,没有消息恐怕就是“好消息。”

随着疫情缓解,大部分行业都相继复工,五一小长假,全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虽然谈不上报复性消费,但是相关行业确实在回暖。

华谊兄弟为什么会倾家荡产(华谊兄弟巨亏40亿)(1)

然而,有个行业却一直处于冰封状态,短期内复产复工遥遥无期,这就是影视行业。

先是北京文化被指财务造假,随后华录百纳又被韩后董事长举报虚增收入7000万元。

华谊兄弟为什么会倾家荡产(华谊兄弟巨亏40亿)(2)

疫情之下,影视行业到底有多惨?

No.1 中国影视第一股陷退市危机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影响,国内各大影院纷纷停业,各大影视基地关闭,贺岁档、元宵档、情人节档的影片被迫撤档,大量剧组暂停工作……

近三个月的停业,让电影行业损失巨大。

据统计,2019年一季度我国电影票房收入186.9亿元,而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值仅仅22.4亿元左右。

不仅如此,一季度还出现了大量影视公司破产或注销的现象。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已有5328家影视公司被注销或吊销,是2019年全年数量的1.78倍。

在整个行业陷入寒冬之际,头部企业也在艰难着求生。比较典型的就是号称“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的华谊兄弟。

4月29日,华谊兄弟发布了2019年全年财报。

数据显示,2019年华谊兄弟总营收额下降43%,全年营收仅22亿人民币;而2019年净利润巨亏39.6亿,远超2018年10.93亿的亏损额。

由于创业板股票连续出现三年亏损就会直接退市,而华谊兄弟已连续两年巨额亏损,已走向了退市边缘。

2020年,华谊能否扭亏为盈至关重要,这将决定这家公司的生死存亡!

华谊兄弟为什么会倾家荡产(华谊兄弟巨亏40亿)(3)

就在华谊的危急存亡之际,被马云称为“中国最懒CEO”的王中军重新出山,变得格外“勤奋”,各种筹措资金。

他喊话,今年一定要扭亏,这是必打的一场硬仗!

No.2 自救计划出炉,股价先涨为敬

如何扭亏打赢这场硬仗?无疑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依靠大量资金恢复元气。

王中军曾直言“交朋友就是第一生产力”。如今,王中军的“豪门朋友圈”正对危机中的华谊兄弟施以援手。

4月29日,华谊兄弟一口气发布了50多条募集资金方案:决定以2.78元每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8.23亿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22.9亿人民币。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募集资金的投资方阵容群星璀璨,包括阿里影业、腾讯、阳光人寿、信泰人寿等9家知名企业。

这是时隔近六百天,华谊兄弟迎来的第一个重磅级利好消息,这也是华谊向外界展示扭亏为盈的决心和翻盘计划。

受此消息刺激,五一假期之前,华谊兄弟迎来久违的涨停大阳线,随后继续上攻突破4元-4.2元的整数关口。

华谊兄弟为什么会倾家荡产(华谊兄弟巨亏40亿)(4)

截止5月7日,短短四个交易日,股价大涨近15%。

毕竟资本的嗅觉向来先知先觉,其股价的持续上涨也验证了市场对华谊未来的看好。

No.3 大佬们缘何争相入局?

以马云阿里、腾讯、复星为首的资本大鳄为何出手相助投资华谊?

除了看在与王忠军多年相交的情谊之外,本质上还是出于实际的商业考量。

首先,2.78元的定增价格很便宜,与上市当年华谊高光时刻的91元天价相比,这堪称是再合适不过的地板价!

其次,这些大佬们当然懂得在行业狂热时小心危机,在萎靡不振时要看到希望的道理。

疫情之下,影视行业的日子固然艰难,但谁若能在市场最差的时刻活下去,就能转危为安,主导行业新格局成为赢家。

行业纷纷认为,受疫情影响,当下的电影行业基本算得上烂摊子。

加上华谊兄弟已经两年处于亏损状态,还能获得这么多的资本青睐实属难得。这带来的积极影响,对华谊兄弟走出困境可谓意义重大。

实际上,这几家资本大鳄与华谊兄弟颇有渊源。早在这次定增之前,阿里、腾讯、复星系和万向系等大佬级别的战投机构就在华谊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截止至今年一季度,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分别持股20.74%和6.02%,位列第一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

第二大股东则是腾讯,持股7.9%。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持股4.45%,马云个人名义持股3.58%,分别为第四、第五大股东,但若两者相加,马云阿里持股比例要反超马化腾的腾讯。

复星系掌门人郭广昌旗下的豫园股份持有华谊兄弟2.54%股份;万向系掌门人鲁伟鼎也手持1%的股份。

可见,此前就布局投资的大佬们,自然不会坐视华谊兄弟就这样一亏再亏。

因为华谊一旦退市,大佬们的巨额资金可能就要打水漂了!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出手相救实属正常。

那么问题来了,华谊兄弟为何连续两年出现巨额亏损?

No.4 与电影主业走散的日子

华谊兄弟电影业绩最辉煌的时期要属2006-2008年。

从《没完没了》开始,华谊和冯小刚一共合作了18部电影,其中每部影片的票房都没跌出过年度前三,还问鼎了三次年度票房冠军。

华谊兄弟,一度坐拥中国娱乐圈的半壁江山,在鼎盛时期,旗下同时拥有李冰冰、范冰冰、周迅、黄晓明、邓超等70多位明星。

2009年10月,华谊兄弟作为头一批进入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迎来了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市值最高达到900多亿元。

冯小刚、张纪中和黄晓明三个明星股东随之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然而,在人生最得意最耀眼之时,坚守初心并不是一件易事。

2010年,在王中军逐渐退居幕后惬意人生之时,王中磊和公司内部管理层提出去电影化,认为“华谊一定不能只做电影”。

2014年,华谊兄弟正式启动去电影化的战略,主攻影视娱乐、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这三大板块。至此,很多人都以为华谊不要电影了。

就在华谊兄弟不断加码实景娱乐等业务,频频上演巨额跨界收购,但在内地电影话语权方面开始逐渐失语。

与此同时,包括周迅、黄晓明、李冰冰等曾经的华谊一哥、一姐们陆续离开华谊,选择了自立门户。

如此,去电影化策略叠加影视创作人才的流失,华谊兄弟业绩开始一落千丈。

公开财报数据显示,2014-2019年间华谊影视娱乐板块的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当年的爆款频出的辉煌时期早已远去!

华谊兄弟为什么会倾家荡产(华谊兄弟巨亏40亿)(5)

就在2019年,华谊票房过亿的影片仅有《只有芸知道》《云南虫谷》和《小小的愿望》三部,票房成绩仅仅1亿-3亿之间。

面对巨额的亏损和高企的资产负债率,2019年,王中军终于重回华谊兄弟的一线工作。他曾直言,华谊此前的去电影化策略是不正确的,过去快速扩张带来的副作用集中显现。

如今,在王中军的带领下,华谊兄弟强调回归电影主业,重点剥离了和影视、实景关联较弱的业务与资产,优化债务结构。

其实,好的内容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只有好的电影才能带来好的票房,如此才会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所以,后市华谊兄弟能否顺利扭亏脱离困境,关键在于能否重新拾起电影主业的话语权,做大做强主业。

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华谊兄弟作为电影行业的风向标,如今重回主业固然可喜可贺,但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我们相信,疫情过后,电影行业很快会重回高速发展的轨道。

那时,让我们一起手捧爆米花和可乐,相约电影院的大银幕下吧!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