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哭不要再生气了” “提醒你吃饭时就赶紧来吃,你还是一动不动”“听不进,我就把你玩具收了”一个33岁的妈妈面对孩子时吼叫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孩子发脾气的正确引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孩子发脾气的正确引导(正面管教教你3招搞定孩子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的正确引导

“不准哭!不要再生气了!” “提醒你吃饭时就赶紧来吃,你还是一动不动!”“听不进,我就把你玩具收了!”一个33岁的妈妈面对孩子时吼叫着。

面对孩子发脾气生气,我们先是好好规劝说教,接着就炸毛了。情绪是一种能量,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转移。我们要允许孩子释放情绪。

《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简•尼尔森在书里提到“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当大人不再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时,他们就能改变孩子的行为。”

孩子情绪表现最强烈的时候,也正是情绪管理训练的最佳时机。孩子发脾气时,其实是在求助。

面对文章开始的案例,吃饭时间点到了,多次提醒他还不来,最后听说要收玩具他火了,生气发脾气 ,用正面管教方法,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互动。

一、积极的暂停

处理问题前,先处理情绪。

1.孩子非常生气时,你可以说“宝贝,需不需要妈妈陪你去冷静角待会,这是个能让你平静、感觉好起来的地方。”

2.当你感觉生气时,你可以以身作则,做示范,对孩子说“妈妈现在需要冷静会,这是妈妈的事,等感觉好起来时再交流。”

妈妈在通过示范,让儿子看到什么叫自制,如何处理自己的强烈情感。假如她大吼大叫,要求儿子立刻服从,或惩罚,或威胁,很可能出现双方都发怒的情形。

二、接纳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感受、共情

1.我们可以先跟孩子抱一抱,有时不说什么,孩子也会安静下来。

通过拥抱孩子,让孩子知道妈妈仍然爱他。

2.接着用共情的方式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

可以说“宝贝,看起来你很生气,能跟妈妈说说吗?”如果孩子小,大人就得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我知道你现在还想玩会玩具,可是妈妈却一个劲得催你去吃饭,你感觉被打扰了。”孩子这时感觉被理解被看见,可能会委屈得哭一哭,等会就会安静下来。

3、我们要教会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表达感受的一种有益方式是用“我式句”,解释自己的感受及其原因。我们可以教孩子这么说

“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正在玩得兴致却被你们催着去吃饭,我希望再给我5分钟把这一部分拼完。”

孩子的情绪背后一定有他的潜在想法。我们只要引导孩子把他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一旦说出来或被大人说出他的感受,看见他,理解他,别人会倾听他们的感受,并以尊重的方式认可他们的感受,孩子们能够学到,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感觉能好起来。

三、启发式提问,一起解决问题

当孩子平静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启发式提问,可以问孩子“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得吃上暖和的饭菜,对身体负责任,可是又想玩玩具,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头脑风暴一下。”这一步,引导孩子进入思考,无论听到什么,都不做任何批评或判断。

接着可以问“如果不按时吃饭又有什么后果?”

“你决定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呢?”

再举个例子,有个5岁的男孩因为哥哥不借他玩具就气呼呼得跑了出来,使劲把门摔上。他的妈妈抑制着斥责他的冲动,平静地说“宝贝,你看上去很生气。”他气着说“我让哥哥把乐高玩具给我玩,他不给。”

妈妈想了会说“哥哥不肯给你玩是让人挺难过的。”妈妈这时仍然在专注地映射小儿子的感受。“是的,我很生气也难过。”

妈妈给了小儿子一个拥抱,看到孩子渐渐平静下来,接着问他,“我们一起想个办法,怎么样哥哥才会借他玩。”小儿子一下子说了好几个办法,最终选择了一个,决定去试试。最终哥哥借他玩游戏,他学会了用商量的语气和哥哥说话,学会了等待的能力。事后,妈妈又跟他一起头脑风暴“面对生气时不摔门,还可以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表达愤怒。”

通过积极的倾听,妈妈抑制住了说教、指责或贬低儿子的感受。通过接纳认可孩子的感受,给孩子一个拥抱,接着又用启发式提问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表达愤怒,如何学会与哥哥商量解决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发展共情能力,提高情商。

孩子发脾气背后都有原因,《正面管教》一书里提到的方法,看见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用共情的方法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我们将它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多次练习,相信我们与孩子关系越来越好,孩子也更阳光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