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孙华亮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过于积聚财富,也将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方可长久平安。“知止”,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心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独特而可贵的价值取向,对于为人处世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大学》开篇第一句就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一脉相承,时时事事都有体现。“知止”,即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这便是“定、静、安、虑、得”共同的逻辑起点。一个人若能在“止”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人生多半不会走偏、留憾。正如清人曾国藩所说:“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止学》乃人生行为之约束,忽略此学,智者必有一失。”然而,“知止”却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知止而行、于止中行,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知止,则日进无疆。”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凡事留有余地,有所节制、适可而止,一生便不会因不恰当的行为而蒙受羞耻。反之,做人做事如若无节制、不知止,则会多贪求,多贪求则腐化堕落生。“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中的这副对联可谓震慑人心,对联写的不仅是书中的一些人,也是古往今来许多世人的常态:明明已经拥有很多,却还是贪心不够,继续为贪念所操控,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无路可走,再想回头为时已晚。唯有以“知止”为始,方能以“有得”为终。
知止,既是超凡的境界和智慧,也是一种可贵的自律和修养。如果缺乏这种自律和修养,就可能招来各种祸患。柳宗元在《蝜蝂传》中,塑造了蝜蝂“不知止”的形象:“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柳宗元借虫喻人,讽刺“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即使“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知止者,当心存敬畏。古人讲,“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只有心存敬畏、慎独自律,原则不动、底线不松,才能行稳致远、成就功业。知止者,当永葆忧患意识。时时以“止”字来提醒自己,多从反面考虑问题,坚持“富贵常蹈危机”“盛时常作衰时想”。知止者,还当善于抵制诱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孙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