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鄂全国政协委员杨云彦、胡曙光、梁鸣联名向国家提出五项措施 为湖北谋福祉

2022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此次盛会,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带去了众多关于湖北经济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支持武汉长江新区创建国家级新区、首都央企疏解搬迁至武汉、设立武汉证券或者期货交易所、特斯拉二厂落户武汉城市圈、武汉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等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1)

上述五项具体建言出自杨云彦、胡曙光、梁鸣三位委员联名提案——《关于支持武汉城市圈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建议》。先来看看他们三个人的简介:

杨云彦是湖北天门人,现任湖北省副省长。曾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胡曙光是湖北武汉人,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原主席、党组书记。曾任武汉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湖北大学党委书记,武汉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兼)。

梁鸣是江苏盐城人,现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曾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

通过资料了解到,这三位是执政地方的高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曾是从事学术或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都对时代走向趋势拥有超常的正确研判力,对地区发展具有高瞻远瞩的指导意义。透过《提案》可深深领略到什么是对湖北的爱,几乎每一条建议落实后,都可对湖北取得超速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成就。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2)

专家一致认为,湖北、江西、湖南主导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鄂赣湘高速发展的主力军,首先是基于三省互信互惠原则,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率先启动跨省合作,进而合力打开突破口,形成了强大竞争力的区域振兴联合体,为夺下共同富裕硕果缔造了良好基础,从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宝贵机遇。于湖北而言,武汉城市圈不仅是省内的龙头大哥,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骨干,肩负着引领鄂赣湘实现共同富裕的责任,为此联合提出这一具有重大领航意义的提案,目标是使武汉城市圈用好国内最大省域城市圈这张金质名片,以引擎之力撑起中部凸点,发挥全国核心支点效应,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影响世界的国内外知名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支持武汉城市圈开展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和户籍制度改革。强化资源配置,扩大中央财政扶持面,加快城市圈群开放及科技创新等。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3)

焦点:支持武汉长江新区建设国家级新区。

1992年–2017年这二十五年间,全国先后获批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江苏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黑龙江哈尔滨新区、吉林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19个国家级新区。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6个,东北地区3个。

2018年,武汉市提出“争取获批国家级长江新区”,但当时武汉还没省级新区,此前六年湖北只有东津一个省级新区。2022年2月28日,湖北省批复设立武汉长江新区,成为全省第二个省级城市新区。

说到申报国家级新区,或多或少都与“上海梦”有关。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它以121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八十分之一的经济,吸引了568万人口常住,有力支撑上海位居国际大都市前列,要知道,武汉曾经与上海并列为中国一线大都市。除开浦东,像天津滨海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都对当地创造了30%以上的经济。同区域的湖南省长沙市,它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的所在地,该省6%的经济总量来源于面积只有1200平方公里(核心区490平方公里)的新区,可想而知国家级新区对地方发展的重要程度,且湘江新区年均增长十个百分点左右,吹响了前移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座次、助推长沙进位的号角,正从2020年的2511.3亿元向2025年4000亿元目标发起冲刺。

中部地区虽然没有东部、西部大,但比东北地区要大得多,而东北地区的国家级新区比中部地区还多一个,这表明中部地区具备新增国家级新区的客观条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原中心城市,如今中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城市的武汉,最具承接国家级新区落地条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武汉是中部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最集中的城市,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有着“先天性”的区域首选入驻优势;二是武汉近百所高校上百万学子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为武汉吸引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落户提供了“加分项”选择,项目落户与解决大学生就业极其相关,顺势推舟可保“一劳永逸”;其次还有地理天元优势,长江航运通达全球。批复武汉建设长江国家级新区,对整个武汉城市圈都有利,能够更快地达成“九城一市”发展目标,助力中部加速崛起。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4)

焦点:推动一批首都央企疏解搬迁至武汉。

央企是中央企业的简称,是我国国有企业层次最高的一类,也是实力最雄厚的国资财团,“十三五”期间央企资产总额近70万亿元,央企最集中的城市就是首都北京。2014年,国家层面启动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非首都功能疏解”主要是将高等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向外地转移,河北雄安新区是重点承接区,而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也是少数具有承接条件的城市之一,中国三峡集团就已以外迁武汉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当前,总部设在武汉的央企有三家,分别是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信科集团、中国三峡集团,数量位居全国前五。武汉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高度繁荣,主要在于各类国有单位扎堆,为武汉堆积了雄厚基础,毕竟每家央企的总资产都是千亿往上,带动值的比率更是1:3以上,会对城市发展有明显帮助,所以非常关注并重视首都央企疏解搬迁政策,希望以此增强本市的实力,为回归东亚国际大都市行列起到支撑作用。结合主营范畴来看,中国铁路物资集团、中粮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和建设类、金融类、航空类公司等央企适宜迁鄂,因武汉、襄阳等地都是全国一流铁路货运节点,湖北又是“千湖之省”、鱼米之乡及长江最长岸线所在地,人均GDP位居中部首位,且富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矿物质,发展空间广阔,与这些企业的权重完全相符,武汉具备联合北京主导搭建京鄂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决条件。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5)

焦点:在武汉新设立证券或者期货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或期货交易所不仅是资本市场强市的“标配”,也应是产业强市或区域龙头城市的特有配置。全国主要有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台北五家证券交易所和上海(独占三家)、郑州、大连、广州六家期货交易所。相对期货交易所而言,内陆尤其是长江中游地区对证券交易所的需求更加迫切,武汉具备填补腹地没有证交所空白的优势。可查资料显示,武汉企业数量高达200多万家,其中,9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300多家“金种子”“银种子”上市后备企业,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近700家金融机构,2000多家各类重点户群,4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145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将达4000多户。在武汉设立证券交易所是对湖北实施“后疫重振”的具体举措,有益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实现以点带片式的高质量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深远,将会是加快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利器。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6)

焦点:推动特斯拉二厂落户武汉城市圈。

特斯拉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总部位于美国,因2019年投资500亿元建上海超级工厂的消息火遍全国,上期收市市值折合人民币约8664亿元。在国内,有众多城市渴望与特斯拉开展合作,这其中有的城市或只是为了体验“快感”,因其本身并无多大竞争优势,部分配套资源更是可用匮乏来形容,其主张整车项目的落户行为,虽积极乐观,但该企业对此并无所谓,反而对意向落户城市建设第二工厂的计划起到延迟作用,无序无谓式招商引资对吸收外资企业投资带来不利影响。

2021年上海汽车总产量283.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3.2万辆,当地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20万辆。广泛消息指出,特斯拉上海新能源汽车产能50-150万辆。由此来看,仅特斯拉一家企业就可实现上海“120万辆 ”的新能源汽车产能目标,那汽车销量排名全国第一的上汽集团肯定不甘落后,也会有扩能之举,在科学落实规划的前提下,特斯拉必将打造沪外第二工厂。

年产能逾300万辆的广州居全国城市汽车产能第一位,境内还有高速成长的广汽集团,同时还在为中西部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贡献力量,或无暇北顾特斯拉开辟新阵地之事。整个大湾区工业高度密集,特斯拉舍弃广州而投周边也没有多大意义,原本已在沿海地区建成一厂的特斯拉还有何理由选择广东其他地方建第二工厂呢?因此放弃南方沿海城市的概率很大,这个机会自然而然地落到东北、中部、西部城市身上,省的将来转迁内地费时费力费人民币。

至于东北地区,它有着广阔的东北亚市场,唯缺少长江这样的腹地物流通道,最大优势或许就是辽宁出海口,具体到城市则属大连。可是较海运来说,特斯拉上海基地足以达成对东北海岸线的辐射,在东北地区构建第二工厂对眼下需求并不迫需。从投资角度来说,短期内仅需在辽宁省建设海运转送中转基地,初步形成东北亚市场的战略据点,并服务东部地区的北部局部区域,在未来实施中长期整车基地规划时逐步优化赋能即可,当下省钱最关键,把钱用在刀刃上,在获取更大的空间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根据科学排除法排除东部地区和东北亚后,特斯拉第二工厂概念将上升为“第二基地”。所谓第二基地,首先不同于“大东部(东部 东北)”地理人文框架,而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社会,即中外媒体广泛报道的中西部地区,这个地区实为中部、西部两个地区,由于深处祖国内陆,被贴上了中华战略腹地、中华复兴根据地等标签,对先进行业龙头企业介入都会给予超常关注,与大东部有着鲜明区别。在这个区域里,重在政策倾斜,估计这就是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国家推动特斯拉的根本原因之一。

得益于中央企业——东风汽车集团深耕湖北的缘故,武汉从一个普通的汽车工业城市迅速成长为名列前茅的汽车城,湖北与东风汽车集团两者的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了突破,长期以来养成了“着力打造服务车企最周到省份”的惯性,形成了全力引进车企入驻并支持壮大的悠久传承,因此特斯拉非常关注武汉城市圈乃至整个湖北省。众所周知,湖北是世界级汽车产业大省强省,不惜全域之力发展汽车产业,去年三季度,湖北省宜昌市领导率团拜访特斯拉后没几天,紧接着湖北省领导又率领省商务厅、襄阳市干部再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谋划合作,同一时期特斯拉华中首家交付中心也在武汉建成投用。分析认为,特斯拉第二基地最佳落户城市定当位于中西部,它被湖北的独特、专一和魅力所吸引,特斯拉对武汉城市圈的倾向越来越高,毕竟武汉在中部地区有着最高的首位度,东联长三角、西通成渝陕三角经济区的天元地理使其加倍绽放光芒,可与上海第一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三位一体的辐射圈。

去年,我国汽车产量、实际销量分别是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数据表明实际需求大于车企预计的供应量,上汽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六强车企销量均在150万辆以上,排名之首的上汽集团销量超530万辆。尽管如此,需求还是很大的,不时出现品牌崛起引发市场大爆发的场面。

各大车企虽有满产上限,它们现存的各个基地适度交叉调度,可满足东西南北四面八方订单配比,特斯拉仅一个上海基地的现状也将随之改变,首屈一指的新基地属湖北为最。仅2021年这一年,武汉就迎来了四家新能源整车厂落户,带来了400多亿投资款,新增产能超过70万辆,足以说明当地汽车凝聚力、集聚力强,而武汉新能源汽车产能还未到饱和状态,即便特斯拉中(西)部基地规划100-200万产能,也才刚刚好。

特斯拉建湖北基地是打开中西部新篇章的第一页,此举大幅增强对中部的影响力,上海基地还可通过海运服务东北亚、东南亚及其他境外市场。远景畅想,不排除特斯拉今后十年在重庆或西安、成都、宝鸡等西部城市建设第三基地的可能性,但第二基地还是湖北最合适,这是捷径更是对接中国纵向开发战略之举,何乐而不为呢。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7)

焦点:支持武汉至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洪湖等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

按照国家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湖北部分的核心即武汉城市圈,是2025年全群实现实质性进展的第一军团,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洪湖等地都是重点发展区域,它们同属于武汉城市圈。该《方案》要求,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其中,武汉都市圈是三大核心之一,“三带”中的沿京广通道、沿江-京九通道也处于武汉都市圈。

结合自身实情对标国内外成熟的一体化都市圈先进案例来看,交通先行战略势必处于首位,市域(郊)铁路正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交汇贯通的路网是形成人流聚合之力的基础,不仅能够为三千多万本地人口带来实打实的出行便利,还能对招商引资创造契机,故以七条铁路为重点工作推进,争取批准实施后即可强化“总部在武汉、配套在孝感”,“研发在武汉、基地在鄂州”,“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营销在武汉、生产在仙桃”,“注册在武汉、生产在仙桃”,“生产主体在武汉、辅助产品在仙桃”等省内产业转移格局,使武汉都市圈高频转动,真正地成为“九城一市”,届时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全面一体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促进加快建成全国重点增长极,支撑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腾飞,更快速地达成国际领先的城市群的目标。

特斯拉落户襄阳深圳工业园(创设国家级新区和证交所)(8)

综上,寻求国家支持武汉长江新区建设国家级新区、首都央企搬迁至武汉、设立武汉证券或期货交易所、特斯拉二厂落户武汉城市圈、武汉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等事宜,都是实现湖北加快崛起的良策,期待好消息!湖北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