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因位于中原大地,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自古以来,洛阳城文人墨客云集、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公元前770年,自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洛阳,时间长达1500多年。具体的朝代与洛阳的名称对应如下:

1.夏都——斟鄩,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2.商朝——西毫

3.西周东都——成周

4.东周——洛邑

5.东汉——洛阳

6.曹魏——洛阳

7.西晋——洛阳

8.北魏——洛阳

9.隋朝——洛阳

10.唐朝——洛阳

11.后梁——洛阳

12.后唐——洛阳

13.后晋——洛阳

这十三朝古都美名足以令洛阳天下闻名,但是,洛阳还有一个白马寺,它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官方建立的寺院,堪称世界著名伽蓝,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史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梦见有头顶放光的六丈金人,自西而来殿庭飞旋。廷臣傅毅释梦为“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如陛下梦见的这般”。汉明帝遂派人出使西域求取佛经佛法。三年后,使者与印度高僧牵着白马、驮着经书返回洛阳。汉明帝举行隆重仪式亲往迎接,这就是佛教进入中国皇家的正式发端。当然,这也可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比唐玄奘西天取经整整早了560年。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都城洛阳建造僧院,名为白马寺,以纪念“白马驮经”,寺的本意原为官署,从今往后慢慢变成了宗教场所。白马寺建成后,“术业有专攻”,高僧们翻译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经书——《四十二章经》。自此,影响古今的佛教文化开启了人们的另一个精神世界,这也标志着中国“儒道释”三大主流思想正式形成。

对于《四十二章经》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虽然未知其内容如何,但是却是金庸先生的钟爱之物。金庸先生从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面都写到了《四十二章经》。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来,这部经对金庸本人的影响,一定是非常之大。

同样《四十二章经》在小说中对江湖人物的影响也极大,尤其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将其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线索,表面上是一本普通佛经,其实关乎大清宝藏,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有趣又有情的江湖争斗,也给洛阳这个传奇的古都增添了不少魅力。

洛阳,作为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有文化有魅力。而现今的洛阳,是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古今辉映、底蕴十足”,处处浸透了历史的气息与气质。

参考:

1.史记

2.资治通鉴

3.百科知识

洛阳十三朝古都是哪个(十三朝古都洛阳)(1)

洛阳十三朝古都是哪个(十三朝古都洛阳)(2)

洛阳十三朝古都是哪个(十三朝古都洛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