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城市谱新局。

时光回溯,2018年7月21日,郫都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立足省委“一干多支”、做强成都“主干”的发展战略,贯彻市委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决策部署,郫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善作善成,作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四个《决定》,出台产业发展等四个攻坚计划,全盘布局推动城市发展全方位变革。

一年后的7月,438平方公里的郫都大地上产业功能区、乡村振兴示范、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等重大建设正如火如荼,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郫都加强战略谋划,抓住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实际需求,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助推郫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人才价值转化助推郫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助推郫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提速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中心城区的步伐。

郫都区小学教育(突出郫都优势做好要素乘法)(1)

郫都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图 孙浩

重教育 以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回应群众美好期待

从过去的“产、城、人”,到现在的“人、城、产”,郫都切实转变营城思路,自觉用新发展理念引领规划建设。城市的核心是人,从三个《决定》的起草制定到在区委全会上委员们的思考讨论,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都是为了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吸引人才来,郫都下足了功夫。让人才舒心、安心、放心留下来,郫都也没有丝毫懈怠。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放在优先和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福祉改善持续加力。

此次做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助推郫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正是基于此。当前,人口激增对郫都教育资源造成巨大压力,教育学位的严重紧缺也暴露了过去的发展中,没有将教育资源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的短板。

郫都区小学教育(突出郫都优势做好要素乘法)(2)

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为郫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图 孙浩

“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这是摆在郫都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组织专题研究,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相关部门和地方积极参与、协同研究,凝结成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助推郫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坚定而清晰地表明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使命。

《决定》聚力解决好入学难等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重点从完善办学设施建设和提升办学内涵等方面,明确了今后三年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按照“七个聚焦、七个着力”的思路,从21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加快郫都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擘画出逐步建成全国教育强区的蓝图。

重人才 以科学布局实现人才资源价值转化

“人才”二字,只有五笔,却是一座城市强盛的动力源。

“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人才是最活跃、最宝贵的要素和资源。然而,如何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并将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本,进而更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已成为许多城市“人才抢夺”的共鸣。

随着成都“十字方针”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步伐加快,郫都区“中优”和“西控”的使命担当更加凸显。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川菜产业、科技影视文创产业、乡村振兴博览园等功能区,以及菁蓉镇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郫都区的高质量发展产业版图正加速重构,郫都区对于人才,尤其是与主导产业功能区建设相匹配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

正是基于此,郫都区决定充分利用电子科大、西华大学等在内的19所驻区高校,25万余名在校大中专学生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加快推进校地企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推动高校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郫都区小学教育(突出郫都优势做好要素乘法)(3)

西华大学

据郫都区委组织部人才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台的《决定》中,“人才资源价值转化22条”从打通校地企人才资源价值转化通道、建立校地企人才资源价值转化平台、优化校地企人才资源价值转化环境三方面着力,针对性极强。“这一人才计划背后的逻辑是,郫都‘广聚人’的营城理念,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的集聚带动产、城的协调发展,打造出人、城、产高度融合发展的郫都样本。”该负责人说道。

“人城境业”理念下,随着这些致力于创新人才政策服务保障体系的内容一项项跃然纸上、形成决议、付诸行动,一幅郫都“人才强区”之路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重生态 以控促优系统推进生态价值多元转化

郫都究竟有何生态本底?为何要做出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这与其在整个成都平原和都江堰灌区所处的独特区位和一直以来保持良好的天然生态有关。

郫都又称“鹃城”,一座城冠以花名,其优质生态可见一斑。作为长江上游农耕文明的源头和川西林盘发源地,其境内八河并流,润泽百世,早在900年前,南宋文学家范成大就盛赞其“郫邑屋极盛,家家有流水修竹,浓翠欲滴。”

郫都区小学教育(突出郫都优势做好要素乘法)(4)

生态底色纯,郫都颜值高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郫都深化认识,积极承担“中优”“西控”历史使命,按照“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的任务要求,全面做好“绿色加法”。“都江堰精华灌区之首”“天府水源地”金字招牌愈加靓丽,“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文化遗产。

7月19日,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进一步加快了以“东进”为支撑、实现城市“千年之变”的步伐。面对新一轮成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重大决策部署,郫都也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姿态,坚定了“生态营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坚守“西控”定律,与“东南北中”竞相发力,共同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为成都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贡献郫都力量。而在此过程中,优良生态本底是郫都发展最大的优势。正是由于郫都在成都市自然生态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中干货满满的“生态价值转化20条”,无疑将最大限度地锚固郫都绿色生态本底,真正实现走出以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记者 雷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