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唤起了许多市民热爱大自然的热情。明天(3月12日)是植树节,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绿化市容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可供认建认养的树木有100余种、1万余棵(包含古树名木200余棵)。

记者注意到,因为疫情取消的线下植树和认建认养活动今年恢复,许多公园绿地出现了“一树难求”的热闹景象。同时,线上的上海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平台也出现了受欢迎树种被“秒杀”的情况。

优质树木“手慢无”

今天15时,记者登录上海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平台时,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和上海植物园分别只有2棵和1棵树木未被认养,其余开放认养的树木都已有主。

共青森林公园办公室工作人员任洁表示,公园近期开放认养的树木有樱花、桃树、海棠、雪松4种共245棵,目前还剩2棵雪松,“名单对外公布后,很快就被订了,手慢无,后期可能根据生长情况,再追加一批可供认养的树木。”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1)

上海植物园近期可认养的是70棵水杉和80棵榧树,截至记者发稿时仅剩1棵水杉。

上海植物园科普员谢臻阳告诉记者,今年园方仅对有意认养树木的市民开放线上预约通道,认养成功后统一挂上电子认养牌,并发放电子认养证书,市民可在线查看自己的认养情况,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认养牌,让认养树木这项公益活动变得更加环保。

在滨江森林公园,美人梅、水杉、玉兰也成了“抢手货”。“大部分市民的选择都是相似的,要么是挑现在或将来颜值高的,比如美人梅和水杉,要么是上海本地高度认可的植物品种,比如玉兰,尤其是市花白玉兰,用‘秒杀’来形容毫不夸张。”滨江森林公园科普员高洁表示。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2)

孟雨涵 摄

截至2021年底,上海共有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2812株。其中,古树名木1656株,古树后续资源1156株,它们广泛分布在全市16个区,默默书写着都市沧桑,诉说着无尽的上海往事。在不少市民看来,能够认养一棵古树,是积善积德、恩泽后代之举。

今年2月底,杨意翔主动找到中山公园,提出继续认养1799号古银杏,这已是杨意翔一家第3年和这棵古树结缘,“以前和爱人谈朋友时,一起认养了一棵复兴公园的广玉兰,我觉得认养和保护树木的过程,也是一家人编织紧密情感纽带的过程,尤其对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乡愁,这些见证他们长大的树木就是乡愁。”

上六年级的杨谦告诉记者,自己经常会去中山公园探望这位老朋友,用画笔记录下它最近的容貌,用文字留下那时的想法,这些美好的回忆将是她宝贵的人生财富。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3)

杨意翔一家认养的1799号古树 受访者提供

长宁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群绿科科长潘琰表示,上海市民认养树木的热情高涨,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旁观者”变为了主动参与者,这种共治意识和生态责任感的提升,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二手义卖来养树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了中国公民的植树义务。截至2022年底,上海森林面积189.9万亩,较2021年净增5.1万亩,相当于增加了24个世纪公园大小的森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51%。

但土地资源紧张、建绿空间有限等因素,让上海的义务植树资源紧张起来,市民参与线下植树的机会不多。于是,上海不断拓展植树的内涵,成为全国最早尝试用其他形式来置换义务植树的城市之一。

比如,以捐资代劳的形式,在指定地点新建乔灌草植被,或对指定乔灌草植被进行冠名或非冠名的养护,即认建认养,可视作植树。此外,捐资一定数额来植树或出资委托专业队伍代为完成绿化责任,也可视为植树。

今天的杨浦公园内,一种新颖的公益形式进一步提升了市民认养树木的积极性。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还有抽奖!”公园城市党群服务站前洪亮的叫卖声来自10岁的侯弈妍。精美的绘本、专卖店里排队才买到的米妮挂件都标出了白菜价,小弈妍坦言自己有点心疼,但听公园的叔叔阿姨说可以用义卖所得认养高大的广玉兰,她就高兴地把“亏本”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一旁套圈游戏摊的摊主——7岁的王艺雅背着充气的蝴蝶翅膀忙得不亦乐乎:“要赚100元才能认养一棵树,我要加油了!”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4)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5)

孩子们为了认养树木都很拼 陈玺撼 摄

“交换闲置资源,或让旧物能被重复利用,这本身就是件环保的好事,现在加上认养树木,就更加环保了。”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社会宣传科负责人潘玮表示,今天的义卖所得全部捐入中国绿化基金会,让12个摊位的摊主们集体认养了9棵杨浦公园的广玉兰,他们都是在家长注视下尝试独自与陌生人交流的孩子,既锻炼了心智,又培养了环保意识,将来每年的植树节都会尝试开展类似的活动。

据透露,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还将通过各类“变废为宝”活动,充实义卖的内容。“除了闲置的二手资源,市民可以尝试将废弃物做成手工艺品,进行义卖,用所得认养树木,这样垃圾分类和植树一举两得。”潘玮表示。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6)

不让闲置资源浪费,又能为环保出力 陈玺撼 摄

认养渠道更便捷

除了新的认养形式,上海还在不断优化“互联网 义务植树”的渠道。今年,市民可通过专用平台实现认建认养全流程的线上操作。

“新平台解决了过去‘时间差’的问题。”上海市绿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认养登记只留下有意愿市民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报名结束后,相关单位再逐一回访,由于间隔时间较长,一些市民认养的热情会消退,还有一些市民可能不方便接电话,多次沟通不上,错过了当年的认养。

现在,平台直接让市民在线完成选树和认养费用的支付,完成后,将获得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出具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如支付未成功,这棵树就会重回数据库。

平台还提供了“优先续签”功能,让市民可提前“抢下”自己往年认养的那棵树,延续这份人与自然可贵的羁绊,鼓励更多人通过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方式,为义务植树尽责。

市民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绿色上海”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官网等多种途径进入认建认养平台。

上海市绿委办透露,一些有条件的公园已经开展试点,为市民提供“代认养”服务——市民无法来现场写祝福语和挂牌,可由工作人员代劳,并拍摄照片、视频发给市民留作纪念。挂牌后的认养期内,公园将安排专人拍摄树木、树林的照片、视频,上传到平台,供认养人查看。目前,上海植物园和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已试点该功能。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7)

认养人的电子挂牌信息

儿童公益音乐会爱心义卖(最近这种活动火了)(8)

一树粉霞下,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正与认养人管女士视频连线,询问她对这株精挑细选的美人梅是否满意,以及想在认养信息牌上写什么祝福语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来源:作者:陈玺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