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选择:7.1.1 市政消火栓和建筑室外消火栓应采用湿式消火栓系统在寒冷或严寒地区采用湿式消火栓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如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鹤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室外消火栓按其结构不同可分几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室外消火栓按其结构不同可分几种(案例分析笔记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按其结构不同可分几种

系统选择:

7.1.1 市政消火栓和建筑室外消火栓应采用湿式消火栓系统。在寒冷或严寒地区采用湿式消火栓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如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鹤等。

7.1.2 室内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室内消火栓系统。

7.1.3 室内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宜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

7.1.4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多层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湿式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干式消防竖管。

7.1.6 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充水时间不应大于5min,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供水干管上宜设干式报警阀、雨淋阀或电磁阀、电动阀等快速启闭装置,当采用电动阀时开启时间不应超过30s;

2 当采用雨淋阀、电磁阀和电动阀时,在消火栓箱处应设置直接开启快速启闭装置的手动按钮;

3 在系统管道的最高处应设置快速排气阀。

布置要求:

7.3.4 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

7.3.5 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

7.3.7 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0m。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

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还应符合市政消火栓的有关规定:

7.2.6 市政消火栓应布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应妨碍交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m,并不应大于2.0m;

2 市政消火栓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5.0m;

3 市政消火栓应避免设置在机械易撞击的地点,确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撞措施。

数量计算相关规定:

7.3.2 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间距不超过12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L/s~15L/s计算。

7.3.3 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7.3.6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烃罐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7.3.10 室外消防给水引入管当设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灾时因其水头损失导致室外消火栓不能满足本规范第7.2.8条的要求时,应在该倒流防止器前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

7.2.8 当市政给水管网设有市政消火栓时,其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火灾时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

6.1.5 市政消火栓或消防车从消防水池吸水向建筑供应室外消防给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供消防车吸水的室外消防水池的每个取水口宜按一个室外消火栓计算,且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距建筑外缘5m~150m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但当为消防

水泵接合器供水时,距建筑外缘5m~40m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当市政给水管网为环状时,符合本条上述内容的室外消火栓出流量宜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但当市政给水管网为枝状时,计入建筑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宜超过一个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

施工:

12.3.7 市政和室外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式消火栓顶部进水口或顶部出水口应正对井口。顶部进水口或顶部出水

口与消防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应大于0.4m,井内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应做好防

水措施;

2. 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