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救命神器(这件救命神器您家里有吗)(1)

“救命神器”AED

撰文 杨建萍

编辑 保健君

公共场所配备的 AED 能做什么?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fibrillator)即“ 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可挽救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命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非专业人员可以操作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好用的救命神器(这件救命神器您家里有吗)(2)

什么时候需要使用 AED ?

当发现身边有人无接触倒地、呼其没有反应没有正常呼吸,这时我们考虑患者存在心脏骤停,就应该立即呼救同时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获取AED进行施救。

家庭需要配备 AED 吗?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医学常识: 心脏骤停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黄金4分钟”。在“黄金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AED除颤和心肺复苏术,能极大地提高复苏成功率。

心脏骤停的高发时间段是晚上9点到早晨9点,约70%的心脏骤停患者发生在家里,因而在家庭或社区设置AED,才能最大限度地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提供保障。

所以说,家庭或社区配备AED具有重要意义。

AED具有便携、有效、操作简单的特点,目前在各国被广泛应用,成为像“灭火器”一样的公共设施。国外不少家庭拥有 AED。我国配置AED起步较晚,近年来,在国内一、二线城市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逐步推广普及,同时正在加强民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让更多拥有急救意识的志愿者,承担起AED的维护并参与急救的社会责任。

对于有猝死风险的人员,提倡家庭配备AED配备,但前提条件是家庭成员有急救意识和心肺复苏 (CPR) 技能。

猝死风险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有心脏疾病史,或者做过心脏手术。

●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有家族心脏病病史。

●有熬夜、吸烟、酗酒等不健康习惯,以及经常进行剧烈运动、极限运动等。

好用的救命神器(这件救命神器您家里有吗)(3)

如何正确使用 AED ?

AED的品牌多样,但是操作方法大同小异,全程语音提示,“傻瓜”式操作,对没有接触过AED的民众来说,也可以快速上手施救。

基本操作步骤:

01.打开包装,开启AED。

02.听语音提示,拿出电极片,按照图示贴在患者身体的对应位置。

03.插入插头,AED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提示不要触碰患者。

04.根据分析结果,有建议除颤和不建议除颤两种情况。

●提示建议除颤:

AED自动充电,充电完成提示立刻进行除颤,在确保所有人不接触患者的情况下,按除颤按钮,放电完成,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提示不建议除颤:

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每隔2分钟,AED会再次进行分析是否需要电除颤。在急救的过程中,心肺复苏 AED除颤一直要循环操作;如果AED提示“不建议除颤”,那就一直做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使用 AED 时应注意什么?

一是AED在分析和电除颤时不要触碰患者。

二是除颤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此外,如果患者身体被水、汗或油浸湿,除颤前请务必保证患者胸壁干燥,避免施救者受到电击。

好用的救命神器(这件救命神器您家里有吗)(4)

AED 使用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

AED是医疗设备,普通人群不能使用,万一出现意外会有麻烦。

否。

AED分为专业型AED和公众型 ( 便携式 )AED,前者主要给专业急救医师使用,后者操作简单是专门为非医疗人员 ( 普通人群 ) 设计使用的急救设备。根据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AED管理的规定,非医疗人员是能够使用AED在现场进行急救的。

同时,民法总则184条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也是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

误区二:

任何心脏骤停都能靠 AED 拯救。

否。

小贴士;可电击心律

可电击心律是指心室颤动(VF)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pVT),在心脏骤停中发生率最高,抢救成功率也最高。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击除颤。

误区三:

使用AED可能“误击”患者。

否。

AED可以自动检测到患者是否需要电击除颤,根据语音提示正规操作即可。

误区四:

孕妇和儿童不能使用AED。

否。

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孕妇不能使用AED。如果孕妇突发心脏骤停(如室颤),也需要及时为其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AED除颤。大部分AED都有儿童模式,切换到儿童模式 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注意:AED儿童模式,是指0至7岁的儿童使用;而8岁以上或体重大于25公斤的儿童,应使用成人模式。

误区五:

患者体内有植入式除颤器或起搏器不能使用AED。

否。

对于这类患者是可以使用AED的。起搏器或体内除颤器一般植入在患者的胸部上方或者腹部皮下的位置,局部形成硬块,很容易辨别。AED的电极片分别贴在患者的胸部右上方和左下方的位置,只要避免直接将AED电极片放在植入装置上即可。

希望大家通过本文对 AED 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消除对AED使用的恐惧感,以普及AED的应用, 从而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作者简介

好用的救命神器(这件救命神器您家里有吗)(5)

杨建萍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从事急诊急救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对各层次医师的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获得过北京市优秀住院医师、朝阳区医保优秀服务医师、中日友好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12月刊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