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的国宝级书画珍品之一。全套共十二卷,纵68.6厘米,总长15417厘米,描绘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

乾隆南巡图全集(再现清朝帝国盛景)(1)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乾隆十六年,为了奉年届六旬的皇太后南下游赏,乾隆皇帝仿效圣祖康熙皇帝的南巡旧例,从北京出发,经德州,过运河,渡黄河,然后乘御舟沿运河南下,从瓜洲渡长江,经镇江、无锡、苏州、嘉兴、杭州而达绍兴,最后从绍兴回銮。 全程五千八百余里,历时一百一十二天。一路上,爱写诗的乾隆皇帝总共写了五百二十余首御制诗,并从中选出十二首,本着“以御制诗意为图”的原则,令宫廷画师徐扬依前后次序分卷描绘。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图卷以中国画的写实手法,将诗、书、画三者结合起来,描绘了乾隆南巡期间省方问俗、察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庙和游览湖山名胜的情景。《乾隆南巡图》第一卷《启跸京师》。图卷人物众多,山川形势,城池车船,各行各业,林林总总,为我们提供了清乾隆年间丰富而生动的历史信息。《乾隆南巡图》有绢本和纸本两种,均为十二卷,纵六十八·六厘米,总长一五四一七厘米,绢本已经散佚,现分藏于海内外不同的博物馆中。《乾隆南巡图》第二卷《过德州》:本卷以“御制过德州作”为题,重点描绘乾隆皇帝乘轿从山东德州附近的一座浮桥过运河的情景,并展现了刚修整一新的德州古城。

乾隆南巡图全集(再现清朝帝国盛景)(2)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乾隆南巡图》第三卷《渡黄河》:全长约13.6米,本卷主要描绘乾隆皇帝在淮安府清河县徐家渡大营起行,经杨家庄,在孙家码头坐船渡黄河至对岸的彭家码头的情景。纸本则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九五九年调拨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乾隆南巡图》第四卷《阅视黄淮河工》:本卷以“御制恭依皇祖揽黄淮诗韵”为文,描绘乾隆皇帝渡过黄河后,当日和次日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和洪泽湖四大水系汇合处险要工程的场景。《乾隆南巡图》第五卷《金山放船至焦山》:全长约10.8米,本卷描绘乾隆皇帝从金山乘船到焦山,一路游览长江胜景的场景。

乾隆南巡图全集(再现清朝帝国盛景)(3)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全长约为21.7米,本卷描绘乾隆皇帝在苏州胥门外舍舟登岸,经胥门进入苏州城,重点展现苏州阊门到胥门一带的繁华景象。《乾隆南巡图》第七卷《入浙江境到嘉兴烟雨楼》:全长约为9.5米,本卷展现的主题为“入浙江境”,描绘御舟在江苏吴江县和浙江秀水县的交界处进入浙江境,止于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场景。《乾隆南巡图》第八卷《驻跸杭州》:全长约为11.3米,本卷据“御制三月朔日车架至杭州驻跸之作”而成,重点描绘杭州城的繁华以及南巡队伍游览西湖苏堤的情景。《乾隆南巡图》第九卷《绍兴谒大禹庙》:全长约12.4米,本卷据“御制谒大禹庙恭依皇祖元韵”而绘,画面起于绍兴府城,出东门,穿过街市和乡村,止于会稽山麓的大禹庙。

乾隆南巡图全集(再现清朝帝国盛景)(4)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乾隆南巡图》第十卷《江宁阅兵》:全长约9.2米,本卷主要描绘乾隆皇帝在江宁大阅驻防八旗满汉军和绿营兵的情形。 《乾隆南巡图》第十一卷《顺河集离舟登陆》:全长约为12.4米,本卷表现的主题是“顺河集离舟登陆”,描绘乾隆皇帝在顺河集离舟登陆,乘马北归,着重描写当地的乡村景色。《乾隆南巡图》第十二卷《回銮紫禁城》:全长约9.8米,本卷为“回銮紫禁城”,重点描绘南巡队伍从端门到午门的这一段路程。卷尾为《乾隆南巡图》作者徐扬写于乾隆四十一年夏五月的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