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白事风俗(民俗文化大同地区农村)(1)

红事:

指结婚,娶亲的前一日叫“下茶”,男方送聘礼并酒一壶,叫“宝平壶”,插鲜葱苗,一定要选骈生的“子母葱”苗。正式亲之日,男方有“娶亲”的人;女方有“送亲”的人,这是男女双方的全权代表,也是至尊上客。新妇要坐轿的(现在已经改为汽车)。到男方家后,有“下亲”的(相当司仪)提斗到轿前,斗内盛(Cheng)着干草(谷草)节,杂放红枣和核桃,新妇下轿后,边走边撒扬草节和枣核;并唱说吉利的话。

新妇下轿前,先有三个妇女:一个“端胭脂盘”,盘内一个大圆白馍,上插鲜花并放脂粉盒,表示装饰后下轿的意思。然后由两个“搀亲人”扶新人出轿。另有两个“拉黄道布”的,各拿黄布一段,交互铺地上,供新郎新妇踏走,叫“走黄道”。如此,引到堂前,行“拜堂”仪式,由“下亲人”主持,礼毕,双双入洞房,要挂上窗帘,新夫妇“走(俗语,八字步慢走的意思)四角”,表示古礼新郎弯弓射四四方之意。

当晚,新夫妇要吃“对面饭”,亲朋戏谑一番。第二日,女方亲朋要来男家会宴,叫“原饭”也有称“圆饭”的。第三日女方写下请帖,新夫妇要回到娘家,叫“回门”,下午送走,要在日落前。娘家要给新夫妇拿“做伴馍馍”,庆示成双成对。隔二、三日,女家请女婿和女儿叫“打当日”。再后,夫妇要到娘家“住对月”,一定要在双月,单日请来,双日送走。至此,大体婚事告一过程完结。

大同白事风俗(民俗文化大同地区农村)(2)

白事:

指丧事:亡者寿终正寝之后,设床,初奠。当晚大殓,入棺前要“开光”(以棉花洗亡者眼)。入棺后要在棺上“斩碗”。第二日晚要到五更前烧“鸡明纸”(谐音方言明白之意)。过去讲“排七”,逢死者七日,十四日…请僧道诵经,亲朋初吊。

排七个七,第七个七叫“尽七”。排七后,择日入葬,讲究不逾年(不隔年入葬)。出殡前三日请僧、道、鼓手吹打,视家底儿而定。僧人念经要另立“佛堂”(在本族另一院内诵经)。讲究诵读成本佛经,晚上要“放焰(yan)口”(佛教故事:佛弟子阿难于夜三更见一饿鬼名焰口,谓阿难曰:“汝明日为我等百千鬼各施饮食……汝得增寿。”有《佛说救拔焰口饿鬼罗尼经》。俗传向饿鬼施食使其超度为放焰口)。

道士也诵经,兼有各种法事名称:有的和佛家同名,有的不同名而实际一样,有的是佛家没有的。大体佛事以诵经为主,道家以游戏跑跳为主。兹举道家法事如下:

大同白事风俗(民俗文化大同地区农村)(3)

游莲:袭取佛家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母入地狱,食物入口,即化烈火,佛作孟兰盆以度其难。世俗道士以赚钱为事,胡乱杂作,先扎一纸做的“莲池”,由花儿匠随意裱札,饰以纸花,晚间,道士铙钹齐鸣,绕“莲池”旋转,兴尽焚“莲池”了结。

度桥:先架车辕数个,连成桥状。作法时,道士在前,穿孝的在后,上下车辕,表示过桥。取东岳有奈河,上有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故“奈何”之意。

走罡步斗:罡,天罡即北斗。揽办丧事的道士,自备一大北斗星图布旗,作法时铺地平面上,道士踩着星图念经。

跑五方:选一广场,四方及中央竖一彩纸糊的方斗。一道士在前导引,金鼓铙磬齐鸣,还有旗、幡等仪仗,边跑边撒扬五谷麻麦。或疾或徐,从中央到四方走各种螺旋式盘桓形状,实际是一种舞蹈。

大同白事风俗(民俗文化大同地区农村)(4)

摆十献:用小碟盛放花、果、耳环、戒指等十种东西,由家属中主祭者披麻戴孝捧盘托着这十个小碟,其余“戴孝”的亲朋在主祭者后边。道士一面诵经,一面一碟一碟地取放在经案上。

玩花:道士里有个“了事的”(头领)坐在经案正中,其他道士分坐左右。那个“了事的”随口说唱(貌似相声),就眼前事物,人的来往动作,编成顺口溜。特别是多以妇女取笑,品头评足。

点判官:实是放花炮。扎成判官状纸鬼。内装花炮。出殡前夕点燃。另,少数有点“活判官”的,雇人,身裹湿麻袋之类的保护层,蒙头护面,装作判官状,将花炮架在背上点放。这在过去地主富豪为之,未免恶作剧。

大同白事风俗(民俗文化大同地区农村)(5)

出殡:也叫“发引”(引,绳。这里和“绋”同义,拉棺的绳叫“绋”)。棺埋祖坟后,将亡者牌位送回,由长媳“接主”(主,牌位)。三日再到坟地祭奠叫“服三”。

婚丧大事之外,搬家要庆贺称“乔迁”(《诗·小雅·代木》:“出于幽谷,迁于乔木。”)。庆贺搬房叫“暖房”。女儿出嫁后如盖新房或兄弟分家,娘家一定要给“暖房”。有妯娌的,在“暖房”礼物上要争高低,互相攀比。

大同白事风俗(民俗文化大同地区农村)(6)

部分资料来源:大同知名文史学者 许殿玺(已故)、《大同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