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和皇后谁最可怕(无论是家世还是聪明)(1)

再刷甄嬛传才发现,皇后太懂人性了。

甄嬛生下女儿还义无反顾离开皇宫就是皇后利用人性的结果。

那时,皇后身边的太监担忧,甄嬛生了公主会不会复宠,皇后非常有把握地说,就算是皇子、天意要转圜,甄嬛也不肯了。

从爱情的角度来看,甄嬛初次体验爱情的美妙,她一心一意爱着皇帝,皇帝虽说不会一心一意待她,却也是对她极好。

她以为找到了白头偕老,恩爱相守的人。

一朝得知,这些年的恩爱相守不过是为人替身,心性那么高的甄嬛怎么受得了?

另外,那时的她单纯又炙热,爱情可不就是那个年龄段的人心里最主要的事吗?

皇后就是看到了这两点,设计了“误穿纯元皇后故衣”这么一场戏,直击甄嬛心底,打死了她对皇帝的心。

皇后不仅懂人性,还懂皇帝。

皇后是皇帝第一个娶回家的女人,皇帝的妈还是她的姑姑,有这层关系,她必然会知道更多实情。她见证了皇帝由王爷到帝位的过程,见过皇帝专情,多情,无情的方方面面。

她看得懂皇上的算计与心狠:

否则她为什么号称自己更喜欢花香果香,就是知道了华妃常年得宠却无子嗣,是因为皇帝赐欢宜香的缘故;

她看得懂皇上的柔软和仅存的真心;

否则怎么能一次次利用纯元去打击别人和拯救自己呢?

人人都想懂皇帝,从而得到皇帝的宠爱,以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也让自己在深宫之中,仍能体会爱的味道。

为什么皇后这么懂人性又懂皇帝,不仅没有得到皇帝的心,位子也没有保住?

《周易》中写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孔子将这句话分三种情况来分析,其中一种说的就是皇后这类人。

德薄而位尊:一个人的德行低于他的地位时,必有灾殃。

让我来看看皇后的德行。

一、对生命,失去敬畏

王府时,皇帝对皇后也不错,只是见了她的姐姐纯元后,更喜欢纯元。

皇后嫉妒纯元能得到皇帝的心。

她把恨意都放在了姐姐纯元身上。

这本也是人之常情,就好比丈夫有了小三,大多数人更恨小三。

问题的关键是,他是王爷(那时他不是皇上),爱几个都是正常,她恨得过来吗?

另外,作为一个爱着皇帝的女人,虽知他可以三妻四妾,但难免会嫉妒,也正常,因为有情嘛。

这些都可以理解,只是,她亲自下手害死了姐姐纯元,也害死了纯元和皇帝的孩子。

杀人的心常有,比如路上开车想杀人,商场吵架想杀人,但杀人的行为一定是极少有的。

不只是因为法律的惩罚,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同类生命的敬畏。

她杀了纯元,暂时解决了问题,可接下来会有黄元,绿元,问题真正的点是那个男人啊。

她不仅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还将自己推入了黑暗的深渊。

我越来越觉得,心安是福。

在皇后这里却不适用了。

老鼠从来不觉得自己的东西是偷来的,苍蝇从来不觉得自己脏。

皇后从杀了纯元开始,就不觉得杀人有什么好在意的,那不过是谋得一切的手段罢了。

她的心里已经没有光了,心安与她已经形同陌路。

一个心里没光的女人,目之所及皆是黑暗。

二、对人性,突破底线

新人入宫,皇后都会为自己挑选助手,安陵容就是她最得力的助手。

这个最得力的助手,却对她恨之入骨。

这方面,甄嬛就做得很好。

无论是上层的端妃、敬妃,还是下层的太医卫临、首领太监苏培盛,都通过共赢的处事原则让大家紧密地团结在她周围,上下扭成一股绳,想要办事顺利很多。

而在皇后的心里,没有同盟,只有“枪手”。

当不需要那个枪手,或枪手无用时,基本就可以成为死人了。

看脑子不好的祺贵人就知道,祺贵人和祺贵人的父亲为除去甄嬛一族也是费尽心力,当甄嬛反扑回来,皇后丝毫没有保护祺贵人的意思。

太监们打死了她,皇后当着安陵容的面说:“不中用的人,确实不需要留着。”

同为枪手,安陵容的心里恨死了她,怎么可能真心实意为她办事?

聪明如皇后,怎能不知道安陵容的心思,只不过,她并不在意一个枪手的内心,只要达成自己的目标,真心假意都无妨。

因为,如果不行,她还有危陵容,花陵容等等。

人在她心里,早已不是人了。

拿破仑说:忠实的朋友是菩萨的化身。

皇后常年抄经礼佛,却苛待盟友,空有礼佛之手,却无礼佛之心,最终还是被反噬了。

恨毒了皇后的安陵容,常年在皇后身边,判断出纯元是皇后害死的。临终时,将这秘密告诉甄嬛,这给了甄嬛彻底击倒皇后的最大王牌。

三、对真心,彻底误解

皇后的那句“臣妾做不到啊”,被制作成了表情包,传播率一度很高。

她做不到什么呢?

做不到恨皇帝?

大错特错。

有句话这样说:对不起的事都做了,就不要说对不起了。

放到皇后这里可以这样说:不爱皇帝的事都做绝了,就别说爱了。

杀了皇帝的心爱之人,是为了皇帝?

杀了皇帝的多个孩子,是为了皇帝?

这样的“为了”,谁敢要!

雨果说:爱是感情的升华,它有如阳光照耀大地,给万物一种生长的力量,使其欣欣向荣。

真正的爱是以善良为底色,让彼此充满生机和活力。

皇后给皇帝的爱,却让他枝叶飘零,差点断子绝孙。

一个被黑暗吞噬的人,即便有仅存的一点所谓的真心,也不过是为自己自私行为找的借口。

四、最后

藐视生命,泯灭人性,扭曲真心,这样的德行,配不上福报。

人生须知,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

人品不正,再成功优秀都是暂时的。

对当代人来说,可能曹德旺的这段话更有警示意义:钱的反噬力非常大,一个人如果没有很高的德行和智慧,是很难扛得住的。一般人,当他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无视规则、礼仪,无视底线、人格、道德,他们会把这些全部卖给钱。

厚德,才能载物。

德是修出来的。

不是装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