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艾要讲的城市是滁州市,别称涂中、清流等,俗称“皖东”,是安徽省的地级市,是国家节水型城市。
滁州风光
秦朝时期,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地方分为郡、县两级。当时的滁州市属于九江郡管辖,东临鄣郡,南濒庐江郡,西接衡山郡,北边与陈郡、泗水郡、东海郡接壤(从左往右)。
西汉时期,当时的滁州市属于九江郡管辖,东接临淮郡和丹阳郡,南毗庐江郡,西毗汝南郡和六安国(郡国并行制,众多封国之一),北边与沛郡接壤。
东汉时期,当时的滁州市属于九江郡管辖,东临广陵郡和丹阳郡,南靠庐江郡,西北是汝南郡,北边与沛国、下邳国(众多封国之一)接壤。
三国时期,当时的滁州市(淮南郡和海陵郡交界处)属于淮南郡管辖,东临海陵郡,南接庐江郡(属于曹魏),西北靠汝南郡,北边与谯郡、下邳郡、广陵郡接壤(从左往右)。
西晋时期,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淮南郡管辖,东接临淮国(与汉朝的封国相识,众多封国之一)和丹阳郡,南毗庐江郡,西北是汝阴郡,北边与谯国、沛国接壤。
隋朝时期,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江都郡管辖,东临东海,南濒吴郡、毗陵郡、丹阳郡、历阳郡(从左往右),西毗庐江郡、钟离郡和下邳郡(从南往北),北边与东海郡接壤。
唐朝时期,统治者实行道、州、县三级的地方层级管理。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滁州(滁州市地名的由来)管辖,东临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地名的由来),南接和州,西靠庐州(合肥市古称的由来)和濠州,北边与楚州接壤。现在许多城市的名称和古称来自大唐时期。
北宋时期,从开国的州、县两级发展为道、州、县三级的地方层级管理。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滁州管辖,东临扬州和真州,南接和州,西毗庐州和濠州,北边与泗州接壤。
南宋时期,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滁州管辖,东临真州,南接和州,西濒庐州和濠州,北边与盱眙军(一般设在军事要地管理地方军事,相当于州一级)。南宋时期滁州地区与北宋时期的地区划分有一点变化。
元朝时期,统治者实行行省制,地方分为行省、路、府(州)、县四个层级。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扬州路管辖,东临东海,南靠平江路、江阴州(州府同级)、常州路、镇江路、集庆路(从东向西),西接庐州路和安丰路,北边与淮安路和高邮府接壤。
明朝时期,地方分为省、府(州)县三个层级。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滁州管辖,东临应天府(州府同级),南靠和州,西接庐州府,北边与凤阳府(面积巨大)接壤。
清朝时期,当时的滁州市属于滁州府管辖,东临江宁府,南靠和州,西接庐州府,北边与凤阳府接壤。
民国时期,滁州废除改为滁县,直属安徽省;1932年滁县县属于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滁县专区;1952年原巢湖专区的肥东县划入滁县专区,将江浦县划入江苏省扬州专区;1955年将盱眙县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1956年撤销滁县专区,将滁县、来安、嘉山、炳辉、全椒、定远、凤阳、肥东8县划归蚌埠专区;1961年复设滁县专区;1965年肥东县划入巢湖专区;1971年滁县专区改为滁县地区;1982年滁县改为地级滁州市;1992年撤销滁州地区,设立滁州市(地级市);1993年天长县改为天长市(县级市);1994年撤销嘉山县,设立明光市(县级市)。
现在的滁州市管辖区域:南谯、琅琊2个区,全椒、来安、定远、凤阳4个县,以及代辖天长、明光2个县级市,滁州市总面积为13433平方千米。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东边靠江苏省的扬州市和南京市,南接马鞍山市,西毗合肥市和淮南市,北边与蚌埠市、江苏省的宿迁市、淮安市接壤。
老艾讲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