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双膝一曲,跪倒在地,说道:“弟子自幼孤苦,承蒙师父师娘大恩大德,收留抚养,看待弟子便如亲生儿子一般。弟子虽不肖,也决不敢违背师父意旨,有意欺骗师父师娘。”

小说前期,岳不群的确将令狐冲当成自己孩儿看待,令狐冲在处理田伯光、仪琳这件事上的确犯了武林正派的大忌,更违背了岳不群好好先生的初衷(挑衅青城派),岳不群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让他到思过崖闭门思过,说难听点是关禁闭,说好听点就是让令狐冲好好钻研武功。所以不久以后岳不群再次上山,他当时也做好了将《紫霞秘籍》传给令狐冲的打算,怎奈令狐冲不争气,结果闹得岳不群气急败坏。

岳不群为什么让令狐冲上崖面壁(难怪岳不群这般怨恨令狐冲)(1)

岳不群从什么时候开始讨厌令狐冲?从令狐冲学了‘独孤九剑’以后——【岳不群冷笑道:“这个自然,你武功到了这地步,怎么还会将师父、师娘瞧在眼里?我们华山派这点点儿微末功力,如何能当你神剑之一击?那个蒙面老者不说过么?华山派掌门一席,早该由你接掌才是。”

按理说,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该是高兴的时期啊?这就涉及到储君与皇帝的问题了。储君不好当,你存在感太强,上位那个会忌惮你。早期的令狐冲显然便是华山派的“储君”,不出意外,将来华山掌门迟早会落到令狐冲头上,他的问题便是存在感太强,你剑法胜过了岳不群,这让岳不群老脸往哪搁?

在金庸笔下比较聪明的“储君”就不少,比如全真教里的马钰,你看他多么老实,何以丘处机名动天下,马钰却默默无闻?原因便在于此。再如武当宋远桥,虽然他几乎接掌了武当派,可在张三丰面前始终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为何这样?怕功高盖主啊!令狐冲,你终究还是未能明白这一点。

岳不群为什么让令狐冲上崖面壁(难怪岳不群这般怨恨令狐冲)(2)

如果各位朋友依然不信,咱们通过张三丰与俞莲舟的一个小故事便可明白其中的关键。

武当俞二侠的武功在七侠中可算第一,此人悟性极高,张三丰的武功数他领会最深。当年张三丰所创造的武功中有一门名为“虎爪手”,招式挺不错,但未能臻于绝顶境界,俞莲舟苦练多年后发现了其中的弱点,便强行修改,使其威力大增——【俞莲舟学会之后,总嫌其一拿之下,对方若武功高强,仍能强运内劲挣脱,不免成为比拼内力的局面,于是自加变化,从“虎爪手”中脱胎,创了十二招新招出来。

岳不群为什么让令狐冲上崖面壁(难怪岳不群这般怨恨令狐冲)(3)

徒弟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师傅来说应当是快乐的事情,比如孔子就很赞赏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然而张三丰见后却不太满意——【张三丰叹了口气,道:“莲舟,这一十二招虎爪手,比我教给你的是厉害多了。不过你招招拿人腰眼,不论是谁受了一招,都有损阴绝嗣之虞。难道我教你的正大光明武功还不够,定要一出手便令人绝子绝孙么?”

显然,张三丰这是没话找话,我拿住敌人腰眼不发劲不就好了?武功本就无善恶之分,看的是使用者的人品,段誉不照样学了吸收别人内力的北冥神功吗?所以这段话中张三丰看似是在贬斥俞莲舟所创武功太过阴损,实际上却是因为俞莲舟犯了“储君”的大忌,这便是他听完张三丰的话后,表现异常的原因——【俞莲舟听了师父这番教训,虽在严冬,也不禁汗流浃背,心下栗然,当即认错谢罪。

为何他会“汗流浃背,心下栗然”?俞莲舟话不多,但一说便能说到关键上,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也深知张三丰这番教训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因此才会这般紧张。

岳不群为什么让令狐冲上崖面壁(难怪岳不群这般怨恨令狐冲)(4)

当然,张三丰心胸宽广不像岳不群,所以数日后他又做了一个决定——【过了几日,张三丰将七名弟子都叫到跟前,将此事说给各人听了,最后道:“莲舟所创的这一十二下招数,苦心孤诣,算得上是一门绝学,若凭我一言就此废弃,也挺可惜,大家便跟莲舟学一学吧,只不过若非遇上生死关头,决计不可轻用。

俞莲舟当真放心了吗?没有,后来百岁寿宴上,张松溪提出以”虎爪绝户手“对阵武林豪杰时,俞莲舟却犹豫了——【今日到了紧急关头,张松溪提了出来,俞莲舟仍颇为踌躇。】俞莲舟为何这么犹豫?难道是因为他比宋远桥、张松溪等人慈悲,担心江湖门人断子绝孙吗?显然不是,因为这门武功是他改进的,如果他们胜了,那么将来武林传出来,是俞莲舟改进的‘虎爪绝户手’赢了其他门派,俞莲舟岂不功高盖主了?

岳不群为什么让令狐冲上崖面壁(难怪岳不群这般怨恨令狐冲)(5)

俞莲舟很聪明,始终小心谨慎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多年后他也迎来了”春天“——【张三丰道:“此事你确有罪愆,本派掌门弟子之位,今日起由莲舟接任。你专心精研太极拳法,掌门的事务,不必再管了。”

令狐冲终究还是犯了大忌,如果他能明白这一点,将‘独孤九剑’的来历告知岳不群,那么岳不群不但不会怨恨他,相反,还会更加关心他。但是令狐冲如果这么做的话,他就不是令狐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