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上的女人价值9520万美元。很多人会说,是很“贵”,但不“美”。这画里的女人,“丑”得像妖怪,真是欣赏不了!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

为什么这么丑还这么值钱?

因为是毕加索画的,这幅画的名字叫​《朵拉和小猫》 。

很多人看到毕加索的画,会说,这乱七八糟也叫画?这么丑的画也是艺术?我学画画的时候,毕加索的画曾让我怀疑过“艺术”,我想知道:

“真正的”艺术为什么不都是“美”的?

那我们,就从这幅画上的女主角:

朵拉·玛尔 开始说起吧!

这就是真实的朵拉·玛尔▼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2)

她好美呀!

怎么会被毕加索画的这么丑?

毕加索,到底会不会画画?

有人问Picasso:“什么是艺术?”

Picasso反问说:“神马不是艺术?”

Picasso自己说过:“我13岁就可以画的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

什么叫天才?看了Picasso就知道了。

看看毕加索,9岁画的涂鸦油画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3)

看毕加索13岁时,画自己的母亲。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4)

《科学与博爱》1896年 毕加索15岁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5)

《海边可怜人》1903年 毕加索22岁 蓝色时期代表作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6)

《拿烟斗的男孩》1905年 毕加索24岁 粉红时期 代表作

这幅画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画之一,2004年在伦敦,以1亿416万美金天价售出,创造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纪录。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7)

《亚威农少女》 1907年 毕加索26岁

世界上第一幅立体主义作品,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8)

好啦,你看到了,

毕加索不是画不像,

而是压根儿没打算画像,不想画好看。

毕加索为什么不想画“像”?

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摄影术诞生于1826年,毕加索的童年已经是可以用照片来拍摄真实人物的时代了。左边这个好英俊的小男孩呀,是不是很惹人爱呀。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9)

古典浪漫主义大师:安格尔,在1814年创作的《大宫女》,已经把写实唯美的画法,表现到了艺术的极致。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0)

毕加索临摹的《大宫女》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1)

画的像,有照相机。

画的美,无数画家都在画。

我是Picasso,

摆脱视觉真实概念的束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画的是灵魂。

哇偶,这下,你懂了吗?

毕姥爷说:

I paint objects as I think them, not as I see them.

我画什么东西是在我思考它们的时候,而不是在我看到它们的时候。

毕姥爷还说:

Art is the lie that enables us to realize the truth.

艺术是谎言。

然而,这个谎言能让我们认识真理。


在《让爱绘画》一书中,作家:克洛德·鲁瓦在和毕加索朝夕相处的几年里,亲自见证了毕加索的创作过程。他写到:毕加索的绘画方法很独特,可以称为“连续画法”。

他总是拿着一个本子,第一张是按照模特儿或实物画,后面按照他的设想和想象一张一张画下去,一张与一张不同,连续不断的修改,连续不断的变化。画到最后一张,最初的模特儿或实物的面貌就所剩无几了,画面上只有一个两三笔的图案,一个记忆符号。看的人天真地叹息到:“画了这么多,才最后仅仅画成一幅画呀。”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2)

关于艺术家的异乎寻常,热里科说了一句令人惊诧的话:

“我着手画一个女人,结果画成了一头狮子。”这句话太适合毕加索。

好了,饶了好大一个圈,我们还回到朵拉·玛尔这个女人身上。左边是朵拉的照片,右边是毕姥爷和朵拉热恋时期里画的画。虽然依旧是变形的立体主义,但朵拉的美丽韵味,是不是被爱人刻画的入木三分呀。这下有感觉了吧!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3)

朵拉曾是一位有才华的先锋立体主义摄影师,与毕加索相识后,两人被彼此才华深深吸引,朵拉成为毕加索众多情人之一。两人热恋时期,毕加索创作的朵拉,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眉梢,深情的红唇,撩人的指尖····还有性感的耳垂和发梢,都跃然画中。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4)

朵拉深爱毕加索,但毕加索生性多情,和多位女人保持着情人关系,这让朵拉无法接受,郁郁不乐。在这张她和毕加索的合影照片里,可以看到毕加索和她之间已经疏离的情感,和朵拉伤心无奈的神态。朵拉经常在毕加索面前流泪痛哭,毕加索非常厌烦。这幅《哭泣的女人》也成为毕加索结束这段恋情的宣战。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5)

画上的朵拉,极度悲伤。眉毛和睫毛像钢刷,她用手撕着自己的脸,声嘶力竭的放声大哭,面色忽黄忽紫,浸透着墨绿般的苦涩,扭曲和断裂的线条,不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极度更痛苦的心灵。

Art is the lie that enables us to realize the truth.

艺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毕加索

画上你丑,是谎言

但我,已经不爱你了,才是事实。

毕加索的画里,最美的女人,是这幅画。

《梦》▼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6)

《梦》画于1932年,又称《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画里的女人名字叫:玛丽·德蕾莎。

1927年,47岁的毕加索与17岁德蕾莎相遇,这位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少女,便一直成为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又过了17年,64岁的毕姥爷在给她的生日贺卡中,写到:

“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7)

德蕾莎是毕加索最爱的女人。

毕加索在画里,给她戴上女神一样的花环,打上粉红色的胭脂,洁白的裙,温柔的唇,还有仿佛马上就流出来一汪清泉般的眼神·····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8)

《思考的玛丽·泰蕾莎》 毕加索

虽然,我们没有见过这位美丽的姑娘,但是从毕加索的画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纯洁,善良,可爱的姑娘。虽然毕姥爷画的,依然不是唯美派的写实,但是她的神态,她的心灵,他对她的爱,她对他的依恋,呼之欲出。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19)

《坐着的玛丽·泰蕾莎》毕加索

毕加索去世时,泰蕾莎68岁,她选择了自杀。

她的女儿解释其原因说 :“她唯恐父亲,忍受不了一个人的寂寞生活。”

毕加索一生桃花朵朵,经历了两段婚姻,在册的就有7个情人,而玛丽·泰蕾莎可能是陪伴他时间最长,唯一愿意和他生死相随的女人。

看到这里,

你可能以为我写这篇文章,是在八卦毕姥爷的情史。你错了,我只是用这个引子,把毕加索拉下神坛,让你发现,以前你根本看不懂的画里,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六十年间,毕加索在艺术形式问题上玩了那么多花样,常常与同时代人的方向,看法和期待背道而驰。有些人真的认为他本质上是个恶人,甚至认为他是个魔鬼。其实不,他的作品从根本上讲,都是充满激情,是一种充满感情的语言。

毕加索,就是画布上的一颗心。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20)

被毕加索丑化的,

不光是女人们,还有他自己。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21)

《自画像》毕加索 92岁

他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在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完全不同于他那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这是毕加索对其内心的刻画,那是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

或许,此时,你可以尝试去理解他。

毕加索说:

没有抽象的艺术。

总得从某种东西开始,然后去掉一切现实的表象,留下抹不掉的印记。

我相信,现在你已经懂了,毕加索的情人们都貌美如花,为什么他画出来却都这么丑的原因了。艺术有各种形式,毕加索选择的艺术语言,就是去掉现实的表象,留下自己感受到的印记。这种艺术的感知,非常自我。

同样是艺术家,

为什么达芬奇画的女人,却这么美呢?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22)

这是两位艺术家对“美”的不同选择。

每一位有思想的艺术从业者,都选择了自己对“美”的态度。

无论世界级大师还是普通的艺术爱好者,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每一位作者的素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每一位作者的创作过程,都在诠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每一位作者的最终作品,都是在表达自己心中的“美”。

其实,不仅仅是艺术从业者,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看见、感受、表达着自己的“美”的态度,用自己不同的语言、照片和文字。


我是一位自拍摄影师,我的摄影艺术观和毕加索相同,但表现手法和他相反。

我和毕加索相同的艺术观是:

艺术表达的是“所感”,而不仅仅是“所见”。

摄影艺术,之所以不同于“日常拍照和记录”,恰恰就因为经过了摄影师的取舍和心灵加工。她把看似和你共同生活的同一个世界,拍出了自己的不同。她用摄影来表达的,不光是“真相”,还有“心相”。这正是摄影的神秘和奇妙之处。

而摄影的第一步:拍照,只是摄取最原始的视觉素材,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法表达有思想的摄影师内心想法的。于是,我们修片做后期。后期有一个艺术表达的关键功能:【就是把照片从你眼睛看到的样子,修成你心里想象的样子。】

很多人问我:“你的照片是“原汁原味”吗?”

我回答:“修过的。”

有人说:“为什么要修,修过的照片,就不真实了。”

我想说的是:修片也是摄影艺术中很重要的部分,不用抗拒,更不需要执着所谓的“真实”。因为真实只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这世界本来就没有“真相”,每个人的世界各有不同,毕加索的世界和其他任何一个画家的世界,就不相同。

我和毕加索不同的表现手法是:

他放弃了传统的“美丑观”,把自己的感知,任性的自我的肆意宣泄。而我的选择是唯美和诗意。

摄影师必须爱着这个世界。

这听起来老套,但确实是我所感受到的,也是我希望在照片里体现的。无论我拍的是人还是风景,我都让自己充满深情地去爱,去感受那些被人们错过的美丽角落,去发现一个女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美的角度。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23)

发现美、成为美,分享美,是我的艺术理想。

泰戈尔和我一样,也选择这样的表现手法。

他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现实生活无情地夺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但他依然写出了《金色花》的甜蜜亲情,写出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唯美生死观。

别人问他:“诗人啊,黄昏迫近,而你鬓发渐斑。你可曾在孤独冥想之中,听见来世的音讯?”

他说:“我若是坐在生命的岸边,冥想死亡与来世,谁来为他们,编织热情的歌诗?”

我为泰戈尔的“美”的选择热泪盈眶,我告诉自己:

泰戈尔用文字写诗,我,把照片拍成诗。

无论世界如何待我,

我都要给世界一个美丽的身影。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24)

总之,路还长,姿势要美!

如果你和我一样,热爱世界,追求唯美和诗意,欢迎关注@影像诗人董艺,我们一起,把照片拍成诗,一起遇见更美的自己,更美的世界。

毕加索艺术现状(毕加索的情人貌美如花)(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