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云集了一时人杰,但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宋仁宗朝重要名臣包拯却迟迟没有亮相。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演员表中是有包拯的大名的。今天就来说说包大人的故事,到时看看和剧情有没有对得上的地方。

包拯在人们心目中是黑脸包公、断案如神,三口大铡,上铡皇亲国戚,下铡贪官污吏,日审阳间,夜断阴世,号称包青天。“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而真正的包拯,还地地道道是个杠精,把皇帝和他的美人闹得生不如死,恨不得天天躲着他走。

包拯的仕途起点是御史台的言官,专门找官员的污点和碴子,专门跟他们对着干。

皇上要杀包拯四大天王为包拯求情(不只喷了一脸口水)(1)

(图)包大人出场

当时是宋朝第四任皇帝宋仁宗在位,他宠爱着张美人,可能是《清平乐》中张贵妃的原型。

张美人的伯父叫张尧佐,从四川的地方推官坐直升飞机做到了中央的三司使,也就是财政部部长,掌管天下钱粮。

张尧佐也是进士及第,做官、升官都没有问题。但在包拯看来,却有着天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张尧佐凭什么破格提拔?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带出来的,他的好命是张美人的关系,还是名字取得好?尧佐,意思是辅佐圣君尧帝,宋仁宗看了自然高兴。

包拯认为,张尧佐是外戚,即便真的有才,因为要避嫌,正常提拔都要掂量掂量,越级任职更要避嫌。举贤还是要避亲。

于是,包拯上书宋仁宗,弹劾张尧佐不懂财政部业务,靠裙带关系上位;因此还导致黄河改道、东京地震。

从事实来看,第一条可能是真的;从科学来看,第二条则太过牵强。不过包拯就想用这种因果报应来吓唬宋仁宗。你不怕我,总得怕天地鬼神吧。

皇上要杀包拯四大天王为包拯求情(不只喷了一脸口水)(2)

(图)包大人黑脸对着宋仁宗

可是宋仁宗对包拯的举报和恐吓理都不理,就当包大人和举报信如同空气一般。

第一轮吵架,包大人失败,但算不上完败,皇帝给他升了官,可能是为了安抚他,也可能是为了堵住他的嘴。那意思很明白,这事你就别闹了,闹了也没用,不闹好处大大的,你要知趣。

包拯不这么看。你不理我,不应是皇帝对举报人的态度,你错了;你给我好处,说明你心虚,你又错了。你理亏才不吭声,你不想把事闹大,知道闹大对皇帝小夫妻俩和张尧佐都没有好处。

而包拯就是想闹大,不闹大他就不是杠精了,不闹大也就表明是他包青天错了,这不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吗?

所以,包大人继续和宋仁宗吵架,继续要求张尧佐下岗,不下岗誓不罢休。

这第二轮吵架,宋仁宗输了,他被包拯烦透了,只好把张尧佐免职,图个清静。

皇上要杀包拯四大天王为包拯求情(不只喷了一脸口水)(3)

(图)包大人继续和宋仁宗抬杠

宋仁宗回寝宫,可能像唐太宗被魏征气着后回寝宫一样,骂骂咧咧,说包拯这个乡巴佬,哪天一定要好好收拾他。

和唐太宗不一样的是,宋仁宗没有贤惠的长孙皇后,他只有好吹枕边风的张美人,这就注定宋仁宗成不了唐太宗。

张美人对宋仁宗吹了温柔的枕边风。包拯当然不会被收拾,宋朝有规矩,要收拾一个大臣实在太麻烦。他们夫妻俩合伙给包大人难看,这场争吵最后还是包大人输了。

因为张尧佐财政部长不当了,却一口气被戴上了四顶乌纱帽: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

淮康节度使是个虚职,后头两个官衔且不说它,只说这个宣徽南院使,只有太祖赵匡胤时的大将潘美、曹彬做过,这俩人都南征北战、军功赫赫,张尧佐一个文人、外戚、刚从地方调上来的小官,凭什么能做这个高官呢?

这还不算,张尧佐的两个儿子还被赐进士出身,不参加考试就有了进士的待遇。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上要杀包拯四大天王为包拯求情(不只喷了一脸口水)(4)

(图)包大人脸都气黑了

这简直是向包拯示威。暴脾气的包大人哪里受得了皇帝的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立即上奏《弹张尧佐》开骂:一骂张某人“无功受禄,不知羞耻”,二骂“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说的是大宋朝哪里是圣明天子、朗朗乾坤,简直是昏天黑地、白日见鬼!

这是竹竿子横扫一片,既骂了张尧佐,更骂了宋仁宗。皇帝是随便乱骂的吗?后世的海瑞骂皇帝,连棺材都给准备好了。

好脾气的宋仁宗对暴怒的包拯,继续不理不睬,他想来个冷处理,等过了风头,包拯就会忘了这事、消了气。

可是他对包拯和形势的研判绝对错误。

7天后在朝堂上,宋仁宗被惹急了眼的包拯纠集一帮言官堵在大殿上,不罢免张尧佐就不准回宫,完全是一副逼宫的架势。

皇上要杀包拯四大天王为包拯求情(不只喷了一脸口水)(5)

(图)包大人继续对宋仁宗黑脸

被逼得心力交瘁的宋仁宗,只好宣布罢免张尧佐的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而且还保证,从此后妃家人不得进中央政府当官。

包大人的抬杠大获全胜。不,包大人的黑脸到底没有张美人的粉脸有魅力。

皇上要杀包拯四大天王为包拯求情(不只喷了一脸口水)(6)

(图)包大人的黑脸比不过张美人的粉脸

过几天张尧佐的宣徽南院使竟然又被恢复了,气得脸如锅底的包拯对宋仁宗再次声色俱厉、大骂出口,要求外放张尧佐到地方做官,彻底断了张美人和张尧佐的念想,张牙舞爪之间,包拯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口水。

宋仁宗抹干净脸上的口水,答应以后涉及张尧佐的任命,都得先和包拯他们这些言官商量。身心疲惫的宋仁宗回宫后,也对着莺莺燕燕的张美人大呸了一顿狠话。

包拯大人不屈不挠地和皇帝夫妻抬杠,终于取得了彻底胜利。

对于包拯的胜利,朝野和历史上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他们为了一个外戚的个人前途,没完没了地打嘴仗,耽误了大事、浪费了时间、损失了资源,比如治理改道的黄河、救民于水火等。

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对包拯也是不公平的。

包拯当时只是御史台的言官,弹劾不对的人和事是他的权利和责任。他要是不这么做,倒是一种失职。

皇上要杀包拯四大天王为包拯求情(不只喷了一脸口水)(7)

(图)包大人可爱可亲的卡通形象

包拯和皇帝过不去,和皇帝喜欢的女人家亲戚较劲,不是他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清楚可能的后果,他不依不饶、不屈不挠,是在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他也可以随大流,还能得到好处,只是这样还有什么制度可言呢?

包大人是执法如山、刚正不阿的典范,他说话、做事,坚持不唯上、不畏权势,而是唯实、唯制度,这样人世间才有希望。

看来,包大人流传下来的高大形象也是有来头的,因为清官难得,人们才把他神化了。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