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1)

常看中国近代史题材影视剧的观众一定会熟悉三位演员:唐国强、刘劲、马晓伟,就算是不熟悉他们的名字,也熟悉他们所塑造的角色:伟人、总理、蒋委员。

相比如今每天芝麻大的事儿都要挂在热搜和头条的明星,马晓伟实在是低调得多,很少参加活动,许多采访也是能谢绝的就谢绝,活跃在戏里而不在戏外。

老戏骨不是一天养成的,也不是浑浑噩噩地演,年纪到了,就成老戏骨了。

马晓伟最为人所熟悉的是他扮演的蒋委员,但他不仅仅只是蒋委员的特型演员,要知道,在唐国强以"奶油小生"红遍全国的时候,与他齐名并称"北唐南马"的"小鲜肉"就是马晓伟。

如今的总在谈"小鲜肉"怎么转型,不如看看八十年代的"小鲜肉"马晓伟是怎样的转型为老戏骨的。

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2)

小鲜肉转型

马晓伟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家喻户晓了,那时他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扮演的角色都是帅气的知识青年。

在第一部作品《海之恋》中女主说马晓伟扮演的角色南下说话"像个诗人"一样,确实,马晓伟无论是气质形象还是台词表演,都有诗人般的敏感、脆弱感和忧郁感。

如今在王志文、黄磊后,已经很难找到有这样气质的演员了。在《雷雨》中他是周萍,将这个自私懦弱想逃离封建家庭又日益被其腐蚀的大少爷演绎得淋漓尽致。

1988年年轻气盛的马晓伟离开演艺圈下海经商,不到而立的他当然难以抵抗商海的血雨腥风,公司也倒闭了。

不过历经了商场的挫败,马晓伟的性子变得沉稳了,当他回来演戏的时候,扮演的角色更多了份沉淀过后的儒雅,这拓宽了他的戏路。

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3)

四十岁之后,男演员的黄金期到来,马晓伟饰演了音乐家冼星海,大概真的很难找到哪个男演员能演出冼星海的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但马晓伟做到了。

那时已经44岁的他,通过眼神依然能把冼星海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单纯干净表现出来,丝毫没有我们所说的油腻。

观众念念不忘的还有《大唐情史》中的房遗直,都说如果自己是沈傲君扮演的高阳,对清朗的辩机与儒雅的房遗直哪个都难以忍痛割爱。

马晓伟对曾经"男神"的头衔并不以为意,但他始终都对自己的身形、气质管理得很严格,并不像那些35岁后就大腹便便的男演员,《冼星海》中赤膊上阵劳动的他依然很精壮。

演员保持身材身形,这不过是个最基本的素养,但如今打开电视,这样的男演员也实在不多了。

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4)

永远都在突破中

如今大部分的观众,熟悉马晓伟这张脸,更多是因为他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演活了蒋委员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他扮演蒋委员二十次以上,但每一次,观众不但能看到一如既往出色的表演,还能体会到他每次扮演这个角色时不同的处理方式。

演一个熟悉不过的角色,还能每次看到变化,这是不可多得的。《海棠依旧》中有一幕是蒋委员得知中国重返联合国后吐血。

第一个近景镜头卡在左侧的上半身,光从右侧打过来,脸上的明暗比是一比五;马所饰演的蒋没有说话,只有灰白的眉毛与胡子发出了微微的颤动,全靠眼神传达出这个人物内心的落寞。

接着,依旧坐得板正的蒋咳了两声,他的眼神才从刚才的落寞中收回,极力克制地去拿手帕,而还没等到手帕掏出,血已经从口中喷出。

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5)

这段表演不足30秒,已经将这个人物的性格、心理、身体状况、情绪全然展现出来,节奏的安排、动作的顺序、眼神的转换,都体现了他精湛的演技。

为了更贴近角色,马晓伟扮演的蒋委员大多是李立宏老师担任的配音,不过《风云1927中》中使用原声观众不仅没有出戏,而且依然认为他表现不俗。

马晓伟说,他不想当"蒋委员专业户",是不接一些人物形象概念化、模式化的剧本,还是要好好研究这个人物,去贴近人物的内心。

哪怕这个人是蒋委员,都需要去挖掘他的内心世界,才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当时真实的蒋委员。

同时,历史任务离不开历史时期的大事件,每一个阶段的蒋委员都有变化,这些都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演员细心的揣摩才可以演绎出来。

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6)

与马晓伟搭档十年饰演朱老总的王伍德说,马晓伟每一次的角色塑造都有突破,从他第一次出演蒋委员就是个突破。

"因为他是个英俊的小生,可塑性很大,又演过冼星海等等,那会儿是偶像,漂亮小生,各种类型的塑造,而且他这个人本质特别善,我管他叫马善人,第一次是《延安颂》,没想到也不可想象。"

这样的一个人,需要去演城府极深的蒋委员,还能得到业界和观众的认可,肯定是下足了功夫。

而马晓伟自己说,"作为一个演员,我觉得永远是下一部戏需要我去突破"。

他认为自己既然在重现这样一段历史,就肩负着还原历史的责任,而不简单是一份工作,有历史的责任感,不把角色脸谱化。

同时也要把握好尺度,如果自己的表演和历史差距很大,自己的内心也会受到谴责。

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7)

演员与明星

塑造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是非常累的,累的不在于台词和场次,更多是要对人性的了解和揣摩,马晓伟可以说是从一个偶像演员转型的演员,能完成到如此精彩,确实称得上老戏骨。

然后当我们打开电视,看到如今的小鲜肉,他们所饰演的角色几乎是与他们同龄的、生活环境也类似,人物性格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单薄。

但他们的表演依然令人大失所望,还在用着挤眉瞪眼、乱吼乱叫的表演方式来完成角色,当受到观众批评时,还自认委屈。

"做演员是需要具备,当明星是需要规则。"演员声台行表基本功必须扎实,还需要多多读书、研究人物;当明星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曝光率、制造话题这才是他们关心的。

从小鲜肉成(从小鲜肉转型老戏骨)(8)

明星需要包装打造,而演员不用包装,观众要认识的是演员所饰演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角色,而不是他本人的私生活。

这一点,马晓伟虽然如今熟悉他名字的观众不多,但他的角色都深入人心,在塑造蒋委员这样复杂的历史人物依然具有历史责任感,确实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好演员。

文/文史旺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