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八景(青州记忆三探青州)(1)

◎本报特约撰稿 李继武

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遗址出土了400余尊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大型窖藏佛教造像,这次出土的佛教造像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历时时间之长、雕刻技艺之高超和贴金保存之完整,都让世人惊叹。这项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随之而来的赞誉、研究纷纷而至,《西部文明播报》称这是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这是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享誉世界,还直接将龙兴寺佛像造像工艺命名为“青州风格”,并归纳出“秀骨清像”的特点;夏名彩先生更是在他的《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一文中说道,龙兴寺造像在全国及全世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提到有的学者将此发现定义为中国本世纪佛教美术考古最重要的发现;还有人给出了更高的评价,直接用一篇《中国古代石刻佛像艺术的最高水平,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敲响网络。

据青州市博物馆发表的《青州龙兴寺佛像造像窖藏清理简报》得知,龙兴寺出土的“石灰石造像”占总体石质造像的95%。而这种石灰石就是青州的“十三层白”,这也得到了今天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认可,为此青州石雕技术非遗传承人孙鼎万先生也做了专门调查研究。然而如此之高的雕刻技术、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是如何形成的呢?

日本“民艺之父”的柳宗悦在他的《工艺文化》中说过“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器物的功能,不适合的材料会影响器物的作用,这是决定性的……器物之美的一半是材料之美,只有适宜的材料才具备优良的功能,没有良好的材料就不能产生健全的工艺。”所以在我们无比敬仰先人之卓越贡献和超长智慧的同时,有必要好好称颂一下承载了这么高超艺术成就的青州石材——青州十三层白。

历史渊源颇深。青州十三层白是当地老百姓延续了多年的一种俗称,是青州青石的一种,属石灰岩,但至今很少有官方文字材料呈现,网上也很难查到。十三层白是在什么时候、如何成为众多石匠或者雕刻家手中的宝贝?现在无从知道,但至少从现在的探究可以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兴寺佛像雕刻中十三层白运用已经相当成熟。

沿着历史的脉络向前看,以青州现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石来看,其厚度用料等特征都符合十三层白。1985年益都火车站南侧县社招待所发现的汉画像石,纵130、横57、厚12厘米,石质为石灰岩;青州弥河镇傅家庄发现的北齐线刻画像石大小不一,高130—135厘米,宽80—104厘米,厚薄不均,最薄的10厘米,最厚的20多厘米。

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以前尤其是汉代画像石已经有了十三层白的运用,至于运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但至少说明,对十三层白的选择,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分布呈U型。青州山脉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山脉北麓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属于石灰岩山区,是鲁中南台隆的一部分。十三层白则分布在从城西邵庄镇温庄村山脉向东南延伸至城南前寺后寺村、北青山(云门山街道与弥河镇交界处,原名青山)、弥河镇壮汉庙村,再往南到临朐;向西南沿淄川峨庄、博山的一条U形带上。温庄的十三层白主要分布在村东沟沟底,壮汉庙的分布在村前后的山(鸡叫顶山)脚下,前寺后寺村的山上,北青山也有但是现已经很难发掘。

另临朐、淄川峨庄、博山等地的部分村庄也有十三层白的分布,详细分布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至于温庄以北的尧王山和明祖山山脉有没有十三层白?据长期做石雕工艺的孙先生探访,结论是没有的。他还说,临朐山旺博物馆也有不少十三层白的造像,博兴博物馆也有,至于从哪里开采的石材,还不是很确定,可能是青州或者淄川的,待考。

青州古八景(青州记忆三探青州)(2)

据资料显示青州青石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至今约5-6亿年,原石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并含有白云石晶体等多种矿物质。据青州市非遗雕刻专家孙鼎万先生介绍,因为这种石材,带有天然层隔,石层清晰,多至十三层,老百姓才以“十三层”笼统代之。

据孙先生考证,这种石材存量很少,不像我们青州的青石一样到处都是,这种石材“脉走山根”,所经之地或为沟壑或为土崖,因其存于山脚少阳处,所以温良润嫩。个别地方也有蜿蜒于石岭之上的,然因风吹日晒太过,燥性浮泛,用于雕刻就大为逊色了。

石质特征明显。十三层白这种石材主要存在于部分山脉山脚下一米半左右深的岩层中,大致分十三层,最上面是盖头,厚薄不一,接下来是两层二寸子(分别十二、十四公分)、两层三寸子(分别十五、十八公分)、四寸子(二十二公分左右)、六寸子(近六十公分,料不好,老百姓用来打猪食槽子)、最底层是当地俗称的石头蛋。

这一点壮汉庙村霰根堂(78岁)老人的说法,他是村里的老把头,从年轻就领着乡亲们开石头、盖房子。据霰老讲,老百姓大多用中间部分,两层二寸子、两层三寸子和四寸子,其他一般不用。又据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雕刻坊的杨国震老师说,他曾经专门去探访过一个淄川老石匠,那里十三层白也有比较细致的称谓,第一层叫和子石,第二层叫二和子石,第三层叫寸五子,第四层叫二寸子,第五层叫二寸五,第六层叫二寸子,第七层叫四寸子,第八层叫薄板,第九层叫六寸子,第十层叫蛤蟆黄,第十一、十二两层为杂石不成材,第十三层叫老山根。并且说那里的第一、十一、十二、十三层老百姓也一般不用,石质不好。

根据孙鼎万先生介绍说,这种石材板阔平直,结构细密,质地温润,其声如磬,筋纹也不多见。石呈豆青色,青中泛白色,每层间粉白石浆凝隔,厚度不一,钎凿分处,其声嘶嘶,戛然直裂,断面隐约泛黄微褐斑,细而不腻,少有杂质。试刀软硬适中,用孙先生的话说,硬度大约在4度左右,敲击音色清沉互溶,是青州雕刻中上好的石材。

用杨国震老师的话说,与十三层白相比,青石打磨抛光后呈现青黑色(景区部分青石石材的石人石像等长期抚摸的地方呈黑青色),这应该是长期风化的结果,而十三层白则一直不变色,一直保持它原有的豆青色,也就是说这种石质具有抗氧化的特征。这恐怕也是我们老祖宗们,为什么选用十三层白来雕刻龙兴寺佛像的原因之一吧。

据青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年也曾探寻过龙兴寺造像石头的特色,还专门请中国地质方面大学探查、化验,分析佛头造像的断臂残肢,得出的结论是用的青州最好的石材雕刻而成,只是当时不知这种石材产自哪里,没有命名,也不知“十三层白”这个名词,甚是遗憾。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对“十三层白”的挖掘,尤其是这么多专业人士的加入,必将青州“十三层白”再一次推到中国雕刻史的前台。

青州古八景(青州记忆三探青州)(3)

石质特征造就佛像特色。青州龙兴寺造像真可谓是美轮美奂、惊世骇俗。细细观摩得知,绝大多数造像都是有背屏的,佛像也大多身材单薄略显清瘦,并且并定义为“青州模式”,这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的造像,北魏末以前的“秀骨清像”,主要以背屏式造像居多,注重服饰刻画,佛衣着装褒衣博带式,下摆两侧外展;

东魏时期的圆雕造像,形体较大,佛衣轻薄,下摆内敛,菩萨璎珞配饰增多;北齐时期的佛像更加突出人体,佛衣少或者无,通身以方格图案并绘有人中像,佛衣着装小圆领为主,下摆两侧贴体垂直,佛头低髻螺发及高宝冠菩萨造像较为普遍,璎珞配饰也进一步增加。此三个阶段的造像,特点突出,风格稳定。

殊不知,这样的风格恰恰是受了青州当地石材限制而成的,最厚约为22公分的十三层白石材更适合雕刻这种立式造像,所以当时的很多雕像也在这个尺寸范围之内。我们应该感谢这种“厚度”,因其而成就了一种“青州风格”。青州市博物馆北展厅里面有两尊厚度约四十多公分的佛像,据孙先生说这应该是两块“十三层白”石层分绺紧密,融合为一体所致。

不朽石材造就不朽作品。正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石材,成就了众多至美至佳的不朽作品,成就了千年龙兴佛像的美誉。同样名声在外的还有欧阳修故里西阳宫里的国家级文物《泷冈阡表》神道碑,是欧阳修任青州知府时,精心选择碑料,请能工巧匠刻文制成,后不远千里运至故土。

这国家一级文物也正是得益于优越的青州石材,它才流传后世,名垂千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中记载,“(青)山产石,色青细润,青州出碑材即此山也,欧阳文忠泷冈阡表即用此石。”再有明青州知府朱鉴,其墓(在河北省卢龙县(今迁安市)八家寨村)出土后的石椁上刻有“青州府制造”。

其石材其产地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至少这几处无不说明青州碑刻石材尤其是青州十三层白是绝好的雕刻石材毋庸置疑。又宋代《云林石谱》记载,灵璧石为第一,青州石能够排次第。这里虽然说得是“玩赏石”,但仅就雕刻石材来看,十三层白当为第一,绝不为过。

写到这里要感谢几位老师。自从在青州通讯发表《“十三层白”探源》、《再探青州“十三层白”》以后,就跟石头较上了劲,先后走访了青州的温庄、壮汉庙、前寺后寺、临朐、淄川、博山等部分村庄,拜访过青州的孙鼎万、霰根堂、杨国震、淄川的李信勇等雕刻专家和老石匠,请教过北京大学教授刘玉琳老师、山东大学历史教授李森老师、齐鲁工业大学国重实验室教授张华勇老师,也得到过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王万顺老师、潍坊学院历史学院谢金庸老师的帮助,非常感谢这些老师的无私帮助。

我将持续地非常虔诚地继续探访这种老祖宗为我们发掘的最好雕刻石材—“十三层白”。可惜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珍贵,更没有有序开采、集中雕刻场所(原有车马石雕厂,现已经衰败),所以我提议,不仅要重点保护好我们的这些优质石材,更要重点保护好我们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技术传承,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手工匠人尤为值得敬重,更应该保护,是他们保护和传承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久不息,延绵不断。他们就如同我们的宝石一样,共同浸润了生养我们的这片魅力土地。

秀骨清像待玉裘,饮露吞霜伴晚秋。

操刀挥锤淋冬雪,天寒地冻亦风流。

我辈性情多浪漫,探古访今少忧愁。

何患坊间无人恋,待到春来舞不休。

【本文选自今日青州 特此感谢原作者】

,